治疗手抖的方法

主要针灸三个穴位一是阳陵泉穴;二是太冲穴;三是太溪。可以用用一些有尖的物品刺激这三个穴。

本人手抖这个毛病已经有十年以上,拿筷子吃饭总是把食物抖到饭桌上,浪费了不少粮食,别人也经常笑话我未老先衰,我内心也很烦恼。此办法是2021年7月在网上偶然得到,报着试试的态度,连续针灸五天就见到效果。现在不到一个月已经感觉不到手抖了。老祖宗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啊,以前吃了许多的药,都没有见效。我刚学针灸不到两个月,我更爱针灸了。时间允许多多学习中医知识,把自己身体保养好。此办法已经适应本人,是否对他人有效请自酌。

(0)

相关推荐

  • 针灸治疗多年手抖,三次针灸痊愈

    针灸治疗多年手抖,三次针灸痊愈

  • 触电的针灸取穴方法

    临床表现为惊恐,头晕,严重的有昏迷,肌肉痉挛,血压下降,更严重的有心跳和呼吸都停止. 取穴:素髎,人中,合谷,太冲,没有昏迷的间歇性捻转提插,强刺激.已经昏迷或者是心跳和呼吸都停止,不停地提插捻转,强 ...

  • 消化不良,完谷不化的针灸取穴方法

    消化不良,完谷不化,小儿称为疳积,成人称为消化不良,一般表现为纳差,面黄肌瘦,治法以健脾和备用消积为主. 取穴:天枢,气海,足三里,三阴交,消积穴,补法,留针30分钟.

  • 溺水的针灸取穴方法

    面部青紫肿胀,球结膜充血,腹大,肢冷,不省人事,更严重的呼吸,心中停止,瞳孔散大. 取穴会阴,素髎,内关,涌泉,合谷,持续捻转提插,强刺激.

  • 惊厥的针灸取穴方法

    症状:手足抽动,两眼上翻,牙关紧闭,或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 取穴:大椎,合谷透劳宫,太冲透涌泉,筋缩,无发热:加后溪,阳陵泉,身柱,有发热加印堂,太阳,曲池,十宣放血.有神昏加人中,有痰加内关,丰隆 ...

  • 肘痛的针灸取穴方法

    先扎患侧后溪,再扎健则二间,再扎患侧的曲池,捻转三到五次,留针20分钟,再扎健侧膝部相对应的位置找天应穴.

  • 妊娠呕吐的针灸取穴方法

    足三里,内关,中脘,天突,针法为补法,留针40分钟,刺完呕吐缓解,三到五次可止.

  • 震颤、麻痹的针灸取穴方法

    临床表现为一侧肢体开始,为迟缓的刻板节律性震颤,呈齿轮样强直,面个脸,慌张步态,随意运动缓慢,精细动作笨拙.治法以养阴熄风镇颤,活血化瘀通络为主. 取穴:四神聪,大椎,风池,风府,合谷,太冲.如出现手 ...

  • 晕车的针灸取穴方法

    临床表现为乘车后出现头晕乏力,恶心呕吐,心慌等症,治法以镇定宁神为主. 取穴,中冲,内关,太阳,风池. 可在晕车的时候针刺,也可作预防.

  • 心动过缓的针灸取穴方法

    临床表现为心率每分钟低于60次,脉迟缓,治法以益气养心为主. 取穴:通里,素髎,太冲 每天一次,每次留针40分钟,一个星期一疗程.

  • 尿频的针灸取穴方法

    针灸治疗尿频,一般立杆见影 近取穴:中极,关元,有效穴:大敦(向上刺用补法),治湿穴:阴陵泉,头针:额旁三线,前顶

  • 呼吸衰竭的针灸取穴方法

    呼吸微弱,隔一段时间又呼吸一下或者突然停止 取穴:气舍,素髎,人中,内关,足三里,持续捻转,直到咀嚼恢复正常为止,留针两小里,每10分钟行针一次. .

  • 休克的针灸取穴方法

    症状:神志淡漠或昏迷,汗出肢冷,血压下降.治法以醒脑开窍,回阳救逆,取穴:素髎,内关,足三里,有昏迷加人中,中冲,涌泉,有肢冷脉微弱加灸百会,神阙和关元.留针两小时,每十分钟运针一次,加压回升后可延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