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杂病|阴痒
女性外阴及阴道瘙痒,甚或痒痛不堪,或波及肛门周围,大腿内侧,或伴带下者,称为“阴痒”。
病因病机提要
阴痒多由虫蚀阴中,湿热下注,或脾虚血少,或肝肾阴虚,精血不足而致。
一、湿热下注 下阴不洁,或久居阴湿之地,以致虫湿浸染,或肝郁脾虚,脾虚生湿,肝郁化火,湿热生虫,发而为病。
二、脾虚血少 素体脾虚,或饮食失节,损伤脾气,脾不化精,气血不足,血虚生风,发而为病。
三、肝肾阴虚肝肾之阴素虚,或年老体弱,精血耗损,或久病伤血,血虚生风化燥,阴部肌肤失润,发而为病。
辩证施治
阴痒属于妇科的一种常见症状,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白斑、外阴干枯症以及糖尿病、卵巢功能低下、白血病、甲状腺机能紊乱等病都可引起阴痒,但这些病证不能完全代替阴痒症,因此,这里仍然单列论述。
临证之时,以湿热为患居多,治以清热、除湿、疏风。对肝肾阴虚,则治以滋阴补肾,柔肝疏风。在内服药物的同时,还当配合外治,并保持下阴清洁。
一、湿热下注
「主证」 阴部瘙痒,甚或痒痛难忍,坐卧不安,带下量多,色黄,臭秽,或色白如米泔,心烦难寐,胸闷口苦,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病机」 湿热下注,虫蚀阴中。
「治法」 清热利湿,杀虫止痒。
「方药」 萆薢胜湿汤(《疡科心得集》)加味。
萆薢 薏苡仁 黄柏 赤茯苓 丹皮 泽泻 通草 滑石 苍术 苦参 鹤虱 知母
本方为萆 胜湿汤加苍术、苦参、鹤虱、知母。
方中知母、黄柏清热泻火;丹皮清热凉血;薏苡仁、苍术健脾燥湿;萆薢、赤茯苓、泽泻、滑石、通草利水渗湿;苦参、鹤虱杀虫止痒。
若带下较甚者,酌加鱼腥草椿根皮;若伴见心烦易怒、口干苦、两胁灼痛者,此为肝经湿热之证,方易龙胆泻肝汤(录自《医方集解》)加味。
龙胆草 黄芩 栀子 泽泻 木通 车前子 当归 生地 柴胡 生甘草 苦参 白藓皮 鹤虱
本方为龙胆泻肝汤加苦参、白藓皮、鹤虱。
方中龙胆草清泻肝经湿热;黄芩、栀子清热燥湿;泽泻、木通、车前子渗湿利水;当归、生地滋养阴血;生甘草清热解毒;柴胡引药入肝经;苦参、白藓皮、鹤虱杀虫止痒。
二、脾虚血少
「主证」 阴部瘙痒干涩,带下量多色淡,伴见一组气虚⑵和血虚⑹之症。
「病机」 脾虚血少,血虚生风。
「治法」 健脾养血,疏风止痒。
「方药」 归脾 汤(《济生方》)加味。
白术 茯神 黄芪 龙眼肉 枣仁 人参 木香 炙甘草 当归 远志 生姜 大枣 白藓皮
本方为归脾汤加白藓皮。
方中人参、黄芪、白术、甘草、生姜、大枣补益脾气;当归、龙眼肉滋补阴血;茯神、枣仁养心安神;远志宁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使补而不腻;白藓皮疏风止痒。诸药合用,具有健脾养血,疏风止痒之效。
三、肝肾阴虚
「主证」 阴部瘙痒,干涩灼热,带下量少,色黄,或见赤带,伴见一组肝肾阴虚⑿之症。
「病机」 肝肾阴虚,生风化燥。
「治法」 滋补肝肾,疏风止痒。
「方药」 滋水清肝饮(《医宗己任篇》)加减。
生地 山药 山萸肉 茯苓 泽泻 丹皮 当归 白芍 栀子 大枣 首乌 白藓皮 知母 黄柏
本方为滋水清肝饮去柴胡,加首乌、白藓皮、知母、黄柏。
方中生地、白芍、丹皮滋荫凉血;知母、黄柏滋阴泻火;栀子清热;茯苓、泽泻利水渗湿;当归、首乌养血疏风;白藓皮祛风止痒;山药、山萸肉滋补肝肾;大枣健脾益气。诸药合用,共凑滋补肝肾,疏风止痒之功。
其它疗法
一、外洗方
1、塌痒汤
鹤虱30克,苦参、威灵仙、归尾、蛇床子、狼毒各15克。
煎汤熏洗,每日一次,十次为一疗程。若外阴并发溃疡者忌用。
2、蛇床子散
蛇床子、川椒、明矾、苦参、百部各10 ̄15克。
煎汤,先熏洗,后坐浴,每日一次,十次为一疗程。若阴痒破溃者,去川椒。
3、洁阴煎
蛇床子、苦参、百部、苍术、黄柏各15克,苦楝子、明矾、黄芪、石榴皮、生姜各10克,冰片 1.5 克炒盐30克。
煎汤,先熏洗后坐浴,每日一次,十次为一疗程。外阴溃疡者,去生姜。
4、椒茱汤
花椒、吴茱萸、蛇床了各30克,藜芦15克,陈茶一撮,炒盐60克。
水煎,趁热熏洗。
5、阴痒外洗方
蛇床子1地骨皮各30克,黄柏1玄参、百部各15克,枯矾9克。
用纱布袋装好,水煎,熏洗,每天三、四次,每剂药用二天。
二、外搽方:适用于阴痒皮肤破溃者。
1、珍珠散
珍珠、青黛、雄黄各3克,黄柏9克,儿茶6克,冰片0. 03克。
共研细末外搽用。
2、蛤粉3克,冰片0. 3克。
共研细末,涂撒于外阴患部,或用香油调涂。每日1-2次。
3、霉滴净丸
飞雄黄10克,蛇床子12克,老颧草12克,硼砂9克,元明粉4.5克,青黛4克,冰片2克,樟脑1.5克。
上药共研细末,装入零号胶囊,每粒装药粉0.5克。
每晚局部冲洗后,塞入阴道一粒,十二天为一疗程。适用于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