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月朗星稀,一片寂静祥和,忽然传来几声...

窗外月朗星稀,一片寂静祥和,忽然传来几声清脆的打更声。在屋里走来走去的
梁朝散骑(jì)侍郎周兴嗣心中万分焦急,已经四更天,案几上的竹简上却只字未墨。

心中不免一阵烦闷,周兴嗣走到窗边欲关窗,忽然看到天地一派祥和,联想到宇宙无限浩瀚,心中一震。只觉才思泉涌如有神助,他奋笔疾书,边吟边写,终于在雄鸡报晓之时,完成了千古奇文——《千字文》。

翌日,周兴嗣将《千字文》献给梁武帝,梁武帝读罢,赞不绝口,当即下诏送去刻印,刊 (kān)行于世,并且要重赏贤才。周兴嗣到朝堂拜见谢恩,梁武帝和满朝文武看见他都大吃一惊,原来周兴嗣竟然在一夜之间鬓(bìn)发皆白。

周兴嗣编撰的《千字文》把书圣王羲之的一千个字串联成文,作为皇孙贵族的启蒙读物,流传至今。

整篇文章气势雄浑,婉转有致,妙语连珠,四言一韵,琅琅上口,是我国几千年来最有文采的蒙学经典,对后世的《百家姓》《三字经》等蒙学课本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现分享《千字文》原文、注音和释义!赶紧戳图↓↓为孩子收藏起来吧❤
#教育微头条# #育儿经# #国学#

长图
长图
长图
长图
长图
长图
长图
长图
长图
(0)

相关推荐

  • 书法史上精美的1000字,出自明朝小楷第一人!观之如沐春风

    在南北朝梁武帝时期,梁武帝派大臣周兴嗣,从书圣王羲之作品中,选取了1000个不同的字,然后将其编撰成文. 这周兴嗣是当时有名的大才子,但是面对这1000个毫无联系的字,他也是有些拿不准,所以只能是伏在 ...

  • 《千字文》其实只有999字

    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萧衍,是兰陵萧氏的世家子弟,为汉朝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他自幼聪明好学,在文学方面很有天赋.他才情出众,博古通今,对围棋乃至占卜算卦也颇有研究.曾著有<孔子箴言>200多 ...

  • 书法史上精妙入神的1000字!出自“四绝奇才”之手,字如其人

    魏晋南北朝,南朝梁时. 坐在大殿之上的梁武帝,对着面前的周兴嗣说道:"周卿才思敏捷,这1000字,能否编撰成诗文,流传后世?" 周兴嗣重重点头:"请陛下放心,臣当尽全力! ...

  • 书法史上精妙绝伦的1000字!出自明朝小楷第一人之手

    在南北朝梁武帝时期,梁武帝派麾下大臣周兴嗣,从书圣王羲之的作品中挑选出了1000个不同的字,然后编撰成了一篇流传千古的文章,此文就是<千字文>. 据说,周兴嗣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但是面对这 ...

  • 窗外月朗星稀,一片寂静祥和

    忽然传来几声清脆的打更声.在屋里走来走去的 梁朝散骑(jì)侍郎周兴嗣心中万分焦急,已经四更天,案几上的竹简上却只字未墨. 心中不免一阵烦闷,周兴嗣走到窗边欲关窗,忽然看到天地一派祥和,联想到宇宙无限 ...

  • 寂静祥和的中原主干道

    --点击右上方<天地沐春风>添加关注-- 独自想了很久很久,还是没有想起华夏历史上曾有哪一个历史时期可与眼前的社会状态相比,无论是个体缺乏灵魂的奴隶时代还是个性张扬的军阀混战百家争鸣时期, ...

  • 耿晓莉丨窗外窗内的寂静(外二首)

    窗外窗内的寂静 不会轻易罢休 不依不饶的 咽不下最后一口气 我探囊取物 所有的文字都摆在面前 我家的词组扎着小辫儿都跳跃着欢欣鼓舞 等着我来打扮她们 缭绕的春雾 带来苏州河畔那千古不变的场景 那一幕浅 ...

  • 街头又传来货郎声

    下班回家路上,突然被响亮的叫卖声吸引住--"贝贝南瓜十元四斤,博洋九号七块五一斤--"我循着声音看去,一辆农用车边围了不少的人.好奇的我也停下来走了过去,挑了四个甜瓜,美滋滋地骑上 ...

  • 零点17分传来一声巨响!长征三号再传好消息,中国人民乐开怀

    零点17分传来一声巨响!长征三号再传好消息,中国人民乐开怀

  • 妻子去世,坟里传来求救声,道士:这坟不能挖

    阿牛出生在一座偏僻的小山村里,父母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没什么本事.不过由于阿牛天生就力大无穷,长得也是五大三粗的,因此,随着他年龄的增长,家里倒是慢慢变得富裕了起来. 不过,即便是变得比同村的其他人都 ...

  • 第7天 · 聆听寂静下的静默之声 | 30天静心陪伴音频系列

    30天静心陪伴音频系列 第7天 ·  聆听寂静下的静默之声 这首<清风峦月>前段时间曾为大家推送过,但是昨天晚上突然想听这个音乐,就开启了单曲循环,如果说上一次推送的曲子像清晨第一缕阳光, ...

  • 限价18800元/㎡!袍江传来一声枪响

    限价18800元/㎡!袍江传来一声枪响

  • 神秘千年古塔 夜晚传来唱戏声

    莺莺塔是一座典型的唐代古塔.平面为方形,密檐式结构,内部则为空筒式.与之类似的还有着名的西安大雁塔.小雁塔.然而,因为时代久远,又历经磨难,能保存到现在的唐代古塔,已经寥寥无几.在莺莺塔,有人听见了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