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帝陵--定陵

    春秋晚期开始诸侯国君的墓已明确开始称为“陵”,并规定,“民不得称陵”。那么作为当时最高领导人的皇帝陵墓其历史文化价值,就远不止于地下部分。它的地面部分,包括:陵址的位置风水、陵墓与环境的关系、陵园的平面布局和各种附属建筑物及下宫神道,石像生的雕刻摆放以及装饰等等,无不出自当时的能工巨匠、大师等顶尖人物之手,无不达到当时最完美的境界,可以说都是当时代最伟大的作品。
  唐朝在历史上开建以山为陵的先河,建设规模宏大,而整个陵园建设又是仿照唐长安城规模建造,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帝陵都是一样的那?经过一千多年的历史,所有地表建筑全部毁坏,极少数陵墙现在还有保存,能够保留到现在的石刻还不到一半,其中不乏精品之作,现在还有多少能够看见,今天我开始系统的对唐陵做以总结,本文所记载的情况基本都是我自己以眼睛看见为准,埋入地下的石刻不在记录之内,至于地下本分,我一个普通人也是没有办法知道的。只能等待考古部门发布。
    唐中宗李显这一辈子是最不容易的,两次称(帝),最后竟然被自己的老婆和女儿给呜呼哀哉了,终年55岁,葬于定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15里的凤凰山)。虽然李显是被毒死的,但是死后坟墓还是修的比较好,必定当时是盛唐,国库富裕,也拿的出钱,在说有乾陵为范例,唐陵已经形成一套自己的陵墓制度和形制,在陵前石刻等方面石刻水平的提高肯定是要优于乾陵的,从去年新发掘出来的翁仲来看也确实是这样的,很多细节都表现的相当好。当然明朝大地震和文革的天灾人祸导致定陵也是破坏最严重的一座陵墓了。甚为可惜。     
南门(朱雀)
  鹊台;定陵双阙就在宫里镇路北偏东方向。东西鹊台都完好保存。从宫里镇街道供电所边向北不到300米的地方就坐落着两个没有被挖掉的鹊台,这简直就是个奇迹,目前西鹊要好于东鹊,鹊台高当在5米以上,东鹊以东种地导致破坏严重,高不足4米。
  乳台;定陵南门乳台目前只剩下东乳台存,保存完好,且高在6米以上,西乳台早期盖房子被拆掉了。
  神道及石刻;定陵神道都已经是地,在神道两侧共有翁仲4个,且均为武将,估计中宗李显一辈子被女人压制,为了死后给自己壮胆,故不设文臣吧。四尊翁仲中有两尊是今年考古新挖出来的,本准备回填,不知道怎么又给立了起来,可能和开发旅游有关。两个新挖出来的石刻保存相当完美,可以充分看到就短短的几十年光景,我们国家的环境破坏有多大,这里是很好的参照,希望早些把挖出来的翁仲埋回土里,给我们的后人留下点东西。
   阙门;双阙台目前均存,保护完好,高在4米以上。
   番臣石刻;待考
  门狮;定陵南门双狮目前只存西狮。狮子保存完整,西狮整体雕刻圆润,肌肉发达,比较具体的体现了唐朝以胖唯美的要求。今年(2016年)挖掘的时候原有的一尊翁仲和新挖的两尊都不同程度的在原址上有所抬升。严重的破坏了原石刻的高度,给后人造成了不必要的数据破坏。
  石碑;现代文保碑,界碑和界桩多通。
  下宫;定陵下宫寻找异常艰难,我前后去了多次,在刘家村北找见,有考古部门立的界桩多枚,田间地头有少许砖瓦残片。
  玄宫;墓道口就在山陵中间,石山中间有不是太明显的低洼,去过多次寻找,没有实物证实具体位置的准确性,(待考?)
   北门(玄武)
  阙台;双阙均存,西阙高一米许,基本能看见,被耕地已经挖的剩下一点边,东阙破坏严重,地面夯土基本铲平,只能隐约看清楚原阙台痕迹。
  仗马;2016年前还有两处石马,考古挖掘以后把一个埋入地里,另一无头残马在原址挖出抬高一米许安置。
  门狮;目前北门原址就剩西狮一尊,损坏严重,2016年在原址挖出抬高一米许安置。
   西门(白虎)
  阙门;西门双阙均存,破坏严重,土台高度整体不到2米高。从东向西观察高度不到一米。北阙台要比南阙台完整,南阙因为耕地,几乎就剩下一点阙边。
   门狮;双狮均毁,
东门(青龙)
   阙门;双阙保存完整,大小相等,高度在2-5米左右。
   门狮;原址双狮均无(其中一狮现存富平文管所之内。
  角阙;定陵四角阙中西北角和东北角以平,都是最近十年平掉的,当地大多村民都知道具体位置,
   西北角阙,有一不知道姓名的老乡指认,
   东北角阙由当地村民陈群郎指认具体位置,在原址现有文保界碑。
   西南角阙,保存完好,因为人为踩踏,面积巨大,高度不足两米,
  东南角阙,保存完好,且面积巨大,可以清晰观察到早期唐朝国力之强盛,建筑之高大,目前角阙高度在3米以上,
   陵墙;定陵陵墙是目前唐陵保存下来比较完整的一个唐陵,相当难能可贵,是研究唐陵陵墙的重要建筑形制遗存,从整体陵墙走势看,定陵南,西,北基本保持方形,但是在东门北边是一个大(大)的P形陵墙,整个东门北部是按照山势的走向而建,并且陵墙保存完好,很多道路就是在陵墙以外顺着陵墙而建,陵墙高度都是2-3米以上,西门以北陵墙更是难得的完整,从西门到西北角阙保护完整,夯土完整,陵墙最高处当在6米以上,站西南角阙之上向东瞭望,陵墙痕迹明显,直通南门。目前定陵陵墙能够看见的最少在十里以上。
 其他;我这次写的记录不是游记,都是最近几年走陵观察到的实际情况,最近j几年唐陵都在大面积修建,尤其是富平的几座唐陵。我博客的文章早在5年前就开始记录了。而且是去一次,回来就要修改一次,可最近变化太快,所以我写的和今天的样子是有出入的,如果大家要用我的记载参考走陵,需要多参照我的游记,以便去了记录和实际情况有所出入。
    
(0)

相关推荐

  • 唐陵蕃酋像发现与研究

    王子云1940年至1942年曾率西北艺术考察团调查关中西汉十一陵和唐十八陵,将乾陵的蕃酋像称之为"客使像",并对其象征意义做了推测:"乾陵人像雕刻中的客使像,是武则天为显 ...

  • 大唐帝陵--献陵

        春秋晚期开始诸侯国君的墓已明确开始称为"陵",并规定,"民不得称陵".那么作为当时最高领导人的皇帝陵墓其历史文化价值,就远不止于地下部分.它的地面部分, ...

  • 大唐帝陵--昭陵

      春秋晚期开始诸侯国君的墓已明确开始称为"陵",并规定,"民不得称陵".那么作为当时最高领导人的皇帝陵墓其历史文化价值,就远不止于地下部分.它的地面部分,包括 ...

  • 大唐帝陵--乾陵

       春秋晚期开始诸侯国君的墓已明确开始称为"陵",并规定,"民不得称陵".那么作为当时最高领导人的皇帝陵墓其历史文化价值,就远不止于地下部分.它的地面部分,包 ...

  • 大唐帝陵--桥陵

       春秋晚期开始诸侯国君的墓已明确开始称为"陵",并规定,"民不得称陵".那么作为当时最高领导人的皇帝陵墓其历史文化价值,就远不止于地下部分.它的地面部分,包 ...

  • 大唐帝陵--泰陵

       春秋晚期开始诸侯国君的墓已明确开始称为"陵",并规定,"民不得称陵".那么作为当时最高领导人的皇帝陵墓其历史文化价值,就远不止于地下部分.它的地面部分,包 ...

  • 大唐帝陵--建陵

       春秋晚期开始诸侯国君的墓已明确开始称为"陵",并规定,"民不得称陵".那么作为当时最高领导人的皇帝陵墓其历史文化价值,就远不止于地下部分.它的地面部分,包 ...

  • 大唐帝陵--元陵

       春秋晚期开始诸侯国君的墓已明确开始称为"陵",并规定,"民不得称陵".那么作为当时最高领导人的皇帝陵墓其历史文化价值,就远不止于地下部分.它的地面部分,包 ...

  • 大唐帝陵--崇陵

        春秋晚期开始诸侯国君的墓已明确开始称为"陵",并规定,"民不得称陵".那么作为当时最高领导人的皇帝陵墓其历史文化价值,就远不止于地下部分.它的地面部分, ...

  • 大唐帝陵---丰陵

       春秋晚期开始诸侯国君的墓已明确开始称为"陵",并规定,"民不得称陵".那么作为当时最高领导人的皇帝陵墓其历史文化价值,就远不止于地下部分.它的地面部分,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