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肠镜“无瘤者”此后随访也无腺瘤!上海四院团队创新提出大肠癌“净瘤肠镜”筛查策略

提高大肠癌筛查效率,减少大肠癌发病率,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内镜中心主任张其胜团队创新提出,大肠癌“净瘤肠镜”筛查策略,引起业界广泛关注。日前,该成果登上《外科内镜》杂志。

在社区大肠癌筛查的工作中,张其胜团队发现一个有趣现象,初次肠镜检查没有发现腺瘤(无瘤)的人,此后的随访肠镜往往也没有腺瘤。基于此,团队假设,如果肠镜能发现所有的息肉,并且这些息肉能被完全切除,这样就达到了无瘤状态,以这个无瘤的状态为基础,确定随访肠镜间隔,就会降低大肠癌发生率。

确立了“净瘤肠镜”的筛查策略后,上海四院内镜中心建立了肠镜检查数据库,记录所有肠镜检查者初次和以后随访肠镜的结果,在12325例入选对象中,有2700例符合研究条件,并完成了8年随访。

张其胜介绍,研究发现:进展性腺瘤(大肠癌的替代指标)的发病率在“净瘤肠镜”组明显低于传统肠镜组(1.7% vs 4.7%)。第一次随访肠镜就达到“净瘤肠镜”目标者,进展性腺瘤的发病率更是低到0.4%。

实现“净瘤肠镜”目标并不难,初次肠镜检查切除息肉后,低危腺瘤者,术后1年接受随访肠镜;高危腺瘤者,术后6月接受随访肠镜。

若随访肠镜未发现息肉,则该次肠镜即为“净瘤肠镜”,若仍有息肉,重复以上程序,直到“净瘤肠镜”。

对实现“净瘤肠镜”者,低危腺瘤5年以后随访肠镜,高危腺瘤3年以后随访肠镜。

据了解,大肠癌是很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为第3位,肿瘤相关的死亡率位于第4位。近年来,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增大肠癌患者约为40万人次左右。

张其胜说,“净瘤肠镜”筛查策略可以减少大肠癌的发病率,在实现“净瘤肠镜”的目标时,通过短期的重复肠镜发现了初次漏诊的或没有完全切除的息肉,避免因漏诊和不完全切除导致的大肠癌发生。

能较快实现“净瘤肠镜”目标者,进展性腺瘤发生率低,可以延长随访肠镜的间隔;实现“净瘤肠镜”目标较慢者,进展性腺瘤发生率高,应缩短随访肠镜的间隔。

作者:李晨琰 陈霞琼 肖鑫

编辑:张鹏

图源:文汇报资料照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