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资讯】上门取件退货,拼多多为何只用顺丰?

作为当下中国快递市场最重要的“增量极”,拼多多的重要性和行业地位不言自明。根据老鬼掌握的信息,目前拼多多平台的包裹量已经与阿里淘系平台的包裹无限接近,待春节过后,拼系包裹量很有可能反超淘系包裹量,成中国内第一大包裹流量平台。

伴随着巨量包裹的产生,“逆向”物流方面的退换货需求,尤其是上门取件的需求也与日俱增。

当上门取件退换货成为一种“刚需”,甚至成为能够直接触达C端消费者的另一个流量入口,为了提升消费者体验和战略卡位,电商平台势必要进行干预。比如最典型也最成功的代表——菜鸟裹裹。

问题来了:没有“裹裹”的拼多多,在这一块是怎么做的?答案是“开放”与合作。

之所以将“开放”加引号,是因为自2020年拼多多推出上门取件退换货这项目服务以来,截至到目前,其合作伙伴只有一家。这个唯一的合作伙伴,既不是性价比相对较高的通达百,也不是与其关系暧昧的极兔,而是价格(收费)最高的顺丰。

这背后的算盘,是怎么打的?

顺丰“赔本”也要接

对于拼多多的这个动作和选择,驿站老铁“枫叶”先生早在去年就关注到了,并与老鬼进行了一次简短的交流和分享。

据其了解,拼多多推出的上门取件退货,界面流程模式和淘宝差不多。消费者在线下单后,都是顺丰上门取件。

“问顺丰的快递员,说总部和拼多多合作搞了这个业务,但下面业务员都很不愿做这个业务。”

业务员为什么不情愿?因为拼多多很多退货本身都不如运费贵,从眼前利益来看顺丰收拼多多的退件纯粹是赔本的买卖。

在“枫叶”先生看来,顺丰之所以会接下这笔看上去“得不偿失”的生意,背后的主因可能跟菜鸟裹裹的崛起直接相关。随着裹裹的规模效应和成本优势越来越明显,在退换货的引流之下,散件市场眼看就要被“垄断”性渗透了。这样的情势之下,顺丰和拼多多合作也算是未雨绸缪,加速占领和分割中低端散件市场。

战略上的亏损不是亏损,是投入和养成。

拼多多“账本”有心机

顺丰战略切入中低端散件,以攻为守来对抗菜鸟裹裹的渗透,这个不难理解。那么秉持着“开放”心态来做这件事的拼多多,又是抱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和目的呢?

在分析和拆解“为什么是顺丰且只有顺丰”这个问题时,老鬼的朋友安德华提供了几个有意思的视角。在他看来,拼多多的“账本”心机重重——

1.联顺丰是“最优”选择

在电商三巨头的“快递代理人”大战中,阿里坐拥申通百世,手牵圆通、中通和韵达;京东自建物流体系足以独挡一面;唯剩拼多多显得“孤立无援”。

2020年强势起网的极兔,虽然堪称拼多多的“嫡系”,规模也已稳定在千万级,但在终端网络的建设和揽派能力上,远远满足不了上门取件退货的需求。

极兔“待定”,正在向中低端电商件市场发力的顺丰就扶摇而上了。加上王卫本就是拼多多的早期投资人,有这层内在关系的背书,双方的信任与合作,更显稳固。

顺丰的服务能力和上门体验,毋庸置疑,只要他做,肯定能保证品质。这对拼多多来讲,当然是利好。除此之外,安德华还指出了拼多多借力顺丰金字招牌的另一个小心机:

“顺丰即便是放低身段,也不可能完全置成本于不顾。因此相对通达百来讲,退换货的运费仍然不低。这也就出现了'退货货值还不如运费贵’的奇葩场景。看上去奇葩搞笑,但拼多多要的就是这个效果——通过抬高退货'门槛’来打消和减少退货率。拼多多这波骚操作,够心机。”

如此,联顺丰就成了最优解。

2.“拒阿里”是深层考量

除了上述小心机,拼多多推出上门取件退换货的另一个核心考量就是“拒阿里”,准确说是防止菜鸟裹裹的渗透。

我们知道,经过多年的布局和深耕,裹裹在电商退换货领域的消费认知已经养成。有了这个认知,菜鸟裹裹“社会化”的路子也越来越顺。除了阿里系的淘宝、天猫、聚划算、闲鱼等自有电商平台,外部的电商平台也可以接入裹裹。或多或少,这都是一种潜在的威胁。

即使拼多多不对接裹裹,在上门取件这个需求上,消费者依然可以通过裹裹来实现。因此,如果拼多多没有官方的上门取件退换货渠道,那么由他平台产生的这种需求,就很有可能为裹裹引流、做嫁衣了。

不可缺席的“退换货”之争

阿里深度布局,拼多多极力追赶,顺丰“不计得失”切入,电商退换货背后的市场之争,其他快递公司也不应该缺席。就像驿站老铁“枫叶”先生所言:

“如果淘宝和拼多多把退货入口都给截胡了,那没有加入退货业务的快递公司将面临着无退件可收的局面,虽然有自行寄出的入口,但是电商平台一旦把入口隐藏起来了,不熟悉的人不好找,找不到就直接点上门取件了。”

这种“危机”意识,一定要有。

据老鬼所知,自从拼多多联合顺丰推出上门取件退货这项服务以来,通达系快递中的个别玩家也曾主动找到拼多多,希望也能够接入。但就像大家现在看到,目前承揽拼多多上门取件退货的快递,有且仍然只有顺丰一家。

战争早已开始,不参与并不意味着可以置身事外。你说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