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是书法的用笔之祖,影响了中国书坛2000年!
文/卢秀辉 书法网签约作家:卢秀辉,江苏兴化人。职业书法家、画家、篆刻家、文艺评论家。
李斯,是个了不得的人物。他在秦国为客卿时,韩国恐惧秦国要灭他们,派了一个叫郑国的水工为间谍,献计秦国,大修水利,以削弱秦国国力。阴谋被识破后,秦王下逐客令,李斯也在其列。
李斯给赢政(即后来的秦始皇)写了一封信,这就是后来影响中国二千多年的名篇《谏逐客书》,从秦穆公求贤得五臣,所以霸西戎;说到秦孝公用商鞅,而强秦;秦惠王用张仪,而拆六纵;秦昭王用范睢,而弱贵族。四代君王皆是用的客卿,成就了秦的霸业,说的赢政心服口服,遂取消逐客令。
而《谏逐客书》而成了历朝历代必选文本,被历代文人尊为圭臬。鲁迅说:“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至于废分封、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车同轨等等一系列大事不说,今天谈谈他玩的雕虫小技,书法。对,就是书法。
李斯做了一件事,统一文字。公元前221年,赢政统一六国前,六国的文字各成章法,电视剧《芈月传》中秦王教芈月写马字,其中,韩、赵、魏三国的"马”字最为接近,秦王对芈月说,因为这三国文字皆出于晋国。
当时的六国文字有齐、燕、晋、楚四大体系,而韩赵魏出于晋,故划为晋国体系,加上秦,时天下文字有五大派系。而天下文字,本有源头,但是,因为各行其令,各自书写,《金文篇》记载,“宝”字有194 种写法,“眉”字有104 种写法,同字异形,极不便于交流,至使秦始皇统一后,发诏书于天下,诸如桂林等地方的人,已经读不懂诏书了。各国文字如此迥异,对政治、文化、经济、人文交往必然产生了影响。秦始皇下令"车同轨,书同文”,于是,经李斯等人研究,小篆诞生了。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李斯等人在制作标准字样时,“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
李斯亲自书写《仓颉篇》七章,每四字为句,供天下学习临摹。
当时,有个叫程邈的小吏,认为篆书曲折回环,不利书写、不利交流,于是,将笔画舒展开来,形成了一种新的书体一一隶书。目下,书法的正草隶篆四大体,与李斯有关的就有篆隶,隶书虽然兴于汉,但始于秦。书法正草隶篆与李斯有关的就有半壁江山,你说他厉害不厉害?
不过,也有人诟病李斯,说他于文字有功,于书法是罪人。统一了文字,灭杀了五大体系文字的发展。这样的说法,是钻牛角尖,没有小篆,没有隶书,就没有后来文字的演变,对于假设性的话题,除了增加辩论的乐趣,于学问是个伪命题。我们能不能说,如果王安石变法成功,中国必然走上一条工业化道路,而第一次工业革命将在中国发生。我觉得这样的讨论既无聊又与事实无补,而且也不符合唯物主义的科学发展观。
李斯留下书法作品,主要有刻石《泰山封山刻石》《琅琊刻石》和《峄山刻石》等。
《泰山封山刻石》,此刻石原分为两部分:前半部系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泰山时所刻,共144字;后半部为秦二世胡亥即位第一年(公元前209年)刻制,共78字。刻石四面广狭不等, 刻字22行,每行12字,共222字。两刻辞均为李斯所书。现仅存秦二世诏书10个残 字,即“斯臣去疾昧死臣请矣臣”,又称“泰山十字”。
《琅琊台刻石》 传为李斯书。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东巡,群臣请立石刻铭,记其事。始皇三十七年,二世元年,胡亥东巡,李斯随从,行至始皇此碑,刻随行官员于旁,又刻诏书,彰始皇帝文功武德。苏东坡为高密太守时,始皇帝刻石已泯灭不存,仅存有秦二世所加刻辞。
“清光绪中叶尚存山东诸城海神祠中,后没于海中,现仅存残石一块,藏北京历史博物馆。现所传明拓本存篆书十三行,每行八字。字迹多剥蚀模糊,但仍可于此揣摩到秦篆的笔意。清杨守敬评其:'虽磨泐最甚,而古厚之气自在,信为无上神品’。”《古代碑帖鉴赏》一一 费声骞
《峄山刻石》是小篆的代表作。也是李斯所书。《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东行郡县,上邹绎山,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唐《封演闻见记》云:此碑后被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登峄山时推倒。但是,因为李斯书名太盛,登山拓碑者络绎不绝,官民疲于应付,乃积薪碑下,毁了。今天所见到的是根据五代南唐徐铉的摹本由宋代人所刻,现藏在西安碑林里。
李斯的书法圆而匀整,不板不滞,正如韦续所说:
“先急回,后疾下,鹰望鹏逝,信之自然,不得重改;送脚如游鱼得水,舞笔如景山兴云,或卷或舒,乍轻乍重。”其结体平稳、端严、凝重,疏密匀停,一丝不苟。其中和之美、对比之美极其打动人。唐太宗说“其道同鲁庙之器,虚则攲,满则覆,中则正。正者,冲和之谓也”。
欣赏李斯的书法须从变化美和对比美中看门奥,然后深入从中感受虚和之美和力量的冲击。李斯的篆书不是刻板的表现装饰,而是极尽自然之美。李斯用纵长笔画且下无横画托底的字,密上疏下,稳定之中又见飘逸舒展的写法,至今仍为学习小篆者所沿用。后人奉他为笔法之祖,不为褒奖,而是尊重事实。
卢秀辉作品
李斯是丰碑,斯人已去,此绩永留。书法史,感激你;中国文明史,感激你;中国历史,感激你。中华民族,为你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