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坛已走进“俗隶”时代?
西汉《五凤二年刻石》
东汉摩崖刻石《蜀郡太守何君阁道碑》
当下“隶书”到底俗不俗?如果说当代书坛确实存在“俗隶”,那这些“俗隶”俗在何处呢?我想不外乎以下几点:
东汉刻石《大吉买山地记》
一,俗在取法。
西汉马王堆帛书《战国纵横家》
二,俗在设计。
西汉马王堆帛书《阴阳五行(甲)》
三,俗在理念。
伟大的秦汉时代,为什么会产生隶书这种伟大的书体?这与那个时代的文化、审美密切相关。不一个猛子扎进秦汉人的隶书堆里、艺术堆里、文化堆里,在审美认识上彻底取法乎上,参悟汉人的审美指导下的书写习惯,那今天手下的隶书,不俗也难。
西汉马王堆帛书《春秋事语》
俗隶是怎么产生的?
秦隶《里耶秦简》
俗隶如何可医?
一句话,要想改变当下“俗隶”之风,就要“提纯复壮”。
农家有云:勤施肥,不如选良种。不断近亲杂交的种子已经退化了,那就到古人那里去“提纯”,然后回到今天再“复壮”。
西汉末《莱子侯刻石》
东汉摩崖《杨淮表纪》
其实在这方面,华人德、鲍贤伦等先生,都为我们做出了好的榜样。
华人德作品
鲍贤伦作品
流沙坠简曾经深刻地启发了一代民国大家。而今天,新出土的秦汉文字新材料,可谓车载斗量,但我们当代书法人对此似乎还嫌冷漠。从秦隶到汉初的古隶,再到成熟的八分,这些隶书墨迹在简牍中可谓蔚然壮观,为我们的隶书创作走向百花齐放提供了最大的可能。
剩下的,就是耐住寂寞,深入古代经典,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份既古又新的独特隶书语言风格了。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