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把过去的记忆与感受纳入现在的意识中 -《精神健康讲记》连载11

法国南部山区意志和情感力量的出口听众A:刚才老师提到,有人会在很长时间内怕某个东西,我就有这个问题。从很小的时候起,我就特别怕老师、长辈。虽然害怕,但我反而会和老师打架,越怕就越去打架。大学毕业后,我妈说,你从小就和老师打架,工作后别和领导打架。但我工作后还是和领导打架,实际上也是心里害怕领导。李辛:北方说打架有“吵架”的意思,不是真打,那你会和家人吵架吗?听众A:因为怕爸爸妈妈,所以也吵架。李辛:你给我的感觉,是个生命力很强的人,但是又有一层约束。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说,“老师、领导、父母”这些角色代表了约束你的那个东西,只是外在的投射。这个冲突顶撞的状态代表了你的内心不知道如何合理应对。有生命力的人,往往是胆子很大、有突破力的人,所以,会用抗争的模式来解决问题。这是积极的心理状态,这类吵架有某种程度的好处。如果换一个生命力不够强,胆子非常小的、懦弱的人,可能就一直被压在那里了。表面上会非常顺应,呈现出的是乖乖女的形象。我们这里就有好几个乖乖女,通常我会建议她们去练武术。练到一定时候,心身的能量强盛了,生命力强了,就有能力突破原来封闭住自己的那层壁垒。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在中医临床上,常常碰到很多乖乖女,她们采取的这种应对模式,会使得很多因为“被动接纳”却“消化不良”而产生的心理垃圾,最后都积压在身体里。能量本来不足,再加上心身的堵塞,就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甲状腺问题、乳腺问题、胆囊问题、子宫卵巢问题等等。所以,如果在有压力却没法化解的情况下,适度表达出来,实在不行,吵个架,有垃圾就倒点出来,比全都压在里面要好一些。听众A: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辞了工作,因为没吵架的对象了。李辛:最近跟人吵过架吗?听众A:没有。李辛:你能不能回忆某个印象比较深的事件,当时的具体原因是什么?比如你是觉得受到不公平的对待了,或者觉得某件事情没有道理?听众A:我记不清了,但有个规律,凡是吵架的,实际上都是对我非常好的老师和领导。我跟领导吵完架,他还给我涨工资。李辛:你当时吵架的时候是哪种情况?是完全陷在吵架当中,还是一边吵,一边很清楚自己在吵架,而且知道自己是在通过这个吵架达到某个目的,比如表达不满,或者想让领导明白某些事情?听众A:我很清楚在吵架,也想表达一些东西,只是用了吵架的方式表达,结果也蛮好的,连工资都涨了,但是我在想,也许会有另外一种更好的解决方式,不用吵架。李辛:第一次聊天的时候你说有过很长时间的偏头痛,是吧?听众A:是的,是从上高中的时候开始,这么多年我自己也在找原因,比如,可能和曾经煤气中毒,还有被篮球、足球打到过脑袋有关系。李辛:除了偏头痛,还有什么症状?听众A:还有手痛。高中做化学实验的时候,实验用的浓氨水洒在手上了,然后痛了很多年,剧痛的那种,我觉得这是外在的原因。李辛:一般来说,长期的偏头痛和精神心理因素有很大的关系。从你的神气来看,是属于意志和情感力量都很强烈的一类。我们整理一下思路。人,其实像一台机器,有肉体的部分,还有认知、情感、思维、行为的部分。每个人都不一样,但这些模式就像电脑的程序,每次运行都要耗能,都要调用我们的气血,气血和能量就是生命力的基础。所以,吵架也好、头痛也好,它首先代表你有生命能量,还不小。但是它没有合理、均匀的出口,或者被堵住了。这些不光是肉体部分的有形堵塞,也是经络气血层面上的堵塞,还代表你的意识、情感、思维、人际交往部分的堵塞。吵架和发烧其实是一回事,就像高压锅到了一定压力的时候,必须要通过一个出口来释放蒸汽,不然会炸掉。吵架成为你精神压力的一个习惯性出口。有的小孩子会定期发烧,发高烧成为他排出病邪的一个方式。有些中老年妇女的关节痛或者妇科问题是她们的排邪出口被堵塞了。不了解人体运行模式的人就会牢牢地抓住这些问题,把这些本来属于“全心身”的问题归纳在肉体部分,而且还是肉体的一小部分,比如风湿科、妇科。但实际上,我们心身上的每个问题都在指出,整个生命体的运行和交流状态出现了问题,它们分别在肉体、情感或人际关系等层面上显现出来,或者按不同比例夹杂。有几个方面建议你尝试去做,花更多的时间跟自己相处,通过坚持练瑜伽、跑步甚至拳击、网球等等,这样能帮助你对自己的肉体部分有更深的感受,也能建立一些合理的意志和情感力量的出口。练习“对身体的感受”是我们回到中心的基石。在此基础上,再慢慢练习对情绪、想法的觉察。我在大学的时候学针灸,给自己扎针,开始感受自己的身体,因此渐渐地对身体的每个细微的变化越来越熟悉。现在,我虽然在上课,和大家交流,同时,我对身上的每一个部分都有感觉,包括脚指头。对身体单纯的感受,可以是一项随时可行的觉察练习:现在头这里有点痒,我知道,可以挠,也可以不挠。风池穴那里有点紧,我知道。这个方法需要长期训练,这部分能帮助你把外放的观察力、外散的能量往回收。不然你始终处于长期耗散中,是一种浪费,你的能量就没有机会储存下来,去帮助你发现和处理自己更深层次的问题,不管是肉体层面的,还是精神心理层面的。这个回收的能力做到之后,你再试着观察和留意在不同的情绪和想法时与外界的交流模式和当下的心身感受。

法国南部山区回溯:把过去的记忆与感受纳入现在的意识中一般来说,我们和周围人的关系,比如和领导、老师、同事,属于外围关系,和比较熟悉的朋友就近了一层,和家人最近。我们处理这些关系的反应模式,是从我们和自己的内部关系开始的。如果我们和自己没有良好的关系,比如不喜欢自己,总是认为或担心自己做不好,这也会向外影响到自己跟家人以及很亲近的朋友的关系,所以我建议你要开始留意自己平时的内心状态。我还需要了解一些问题:你平时跟父母能够很好地沟通吗?你和他们的对话,能收到正常的回应吗?回应充分吗?听众A:我和父母没什么沟通。李辛:你的行为模式可能和这个关系很大。父母是我们小时候的外在世界,我们和父母的互动过程也是在编写我们未来与外界世界互动的原始程序。如果小时候就和外在的沟通不畅,每次发出的信息都没有得到合理的回应,那么,日后反映在我们的情绪和肉体上就会有很多的积压和堵塞。这个程序的回路一直是单向且不通畅的,如果内在又是有能量的,那这个情况会显得更严重些。长大了以后,过去以父母为代表的外在世界,渐渐扩展为同学、领导、朋友、陌生的人事物等等。同时,自我意识渐渐扩展且变得有力,就会寻找出路。由于在早期家庭的交流中没有形成合适的交流方式,可能一开始,无意识的尝试中,以“强烈情感和语言攻击”为特点的表达模式,成为你的默认模式。好的部分,这种看似激烈的交流模式,能帮助你意志的表达与实现,获得真实的交流,减少内部的压力和压抑。缺点是,会被看成不够成熟,且这部分力量也会打到自己身上。听众B:我的父母已经过世了,但我还有很多话想和他们说,这种情况怎么解决?李辛:你们两个都需要和父母完成未完成的沟通。古人认为,梦境或者死亡,是精神或者灵魂层面的另一种延续。在大航海时代、地理大发现那会儿,达尔文,还有很多植物学家、人类学家,他们坐船到非洲,以及现在的新几内亚半岛、大溪地这些还没有跟“现代文明”接通的世界,跟当地的土著交流。于是出现了很多关于“原始人的意识,原始人的宗教、文化”的研究作品。有兴趣可以翻翻荣格、列维·施特劳斯的书,很有意思。身为现代人,围绕我们的社会文化、认知是偏于“物质化”和“现实化”的,而关于精神、家族记忆、梦境、潜意识、祖先信息等偏于内心的无形世界,由于历史等原因断层了,我们既不关心,也无从了解,这也是我向各位推荐精神分析学家荣格的作品的原因。简单来讲,无论你此刻是否和你的亲友、同事、领导在一起,无论你们的父母是否在世,你们都可以把需要展开的部分带入自己的意识中,在内心中完成你想完成的。比如可以通过回忆、想念,和他们形成一个连接,尝试一下,敏感一些的人,很快会有感受,这个不玄,就像我们想到酸葡萄,嘴里很快会有反应。要留意通过“忆念”这一特定操作出现的身体和内心的反应,包括情感、思想上的变化。这个时候,过去的感觉会回来,我们只管放松安静地坐着,体会这些过去的力量和信息在心身上的映射,抱着接纳和观察的态度,告诉自己:“我在这里,现在的我在这里,我来感受过去的我和他们。”就是这样。这个方法,在心理学上叫回溯。就像拿一杯清水,跟一杯浊水反复兑换,再静置。这个过程需要,一周或一个月,甚至更久。刚开始可能会很难面对,想要逃避这些感受。事实上,我们从小到大都在有意无意地逃避。这时候不用强迫自己,刚开始可以只尝试一分钟或者更短,慢慢熟悉后再增加。熟练之后,就可以在任何时候来玩这个游戏。比如今天突然做了一个梦,或者看到了某一个形象,使得你想到了过去。可以当下回溯,用当下的自己进入过去,让当时的心身感受在此刻重现。然后还可以再进一步,以现在相对成熟的你,与过去同频共感,告诉过去那个幼小恐惧的你:“现在我是成年人,已经明白了。”这就是把过去的记忆与感受纳入现在的意识当中。或者你过去有什么经历与不快,一直耿耿于怀,或者你觉得某人没有正面回应你,他做得不对,或者哪些方面,现在的你想让他们明白,或者只是一个单纯的道歉和祝福,都可以尝试在这个“回溯”的状态下告诉他们,不必担心他们是否能听见,只是表达你想要表达的就可以,这是在自己内心完成的练习。然后留意这样做之后,你的日常生活中,以及你跟外界交流中身心意的细微变化,留意梦境的变化,这些都会在你的转变过程中相应发生变化。我太太的父母在多年前先后去世了。刚开始她的梦境是父母去世之前身体不好的状态,梦的颜色很灰暗,心情也是难过的。渐渐地,她的梦境开始明亮了,梦境里父母越来越健康,互动也越来越快乐。从心理学上来说,代表她在内心渐渐完成了这个“告别”的部分,这意味着内心的“母子/父子”这部分关系趋于完整和稳定。很多宗教场所,都有为去世的人进行祈福的活动,帮助我们完成过去未完成的部分。在心理学意义上,这些看似“迷信”的过程,是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内心需要去完成的弥补、表达、祝福、追思的那一部分,这部分有其重要意义。换个角度,当我们内心升起一个念头,为远方的朋友和亲人送上生日祝福的时候,这与“迷信”或“不迷信”有关系吗?Tip7:回溯练习注意:该练习必须在熟悉“初级放松与觉察练习”与“中级放松与觉察练习”的基础上,才可以尝试。准备环节,如前“初级放松与觉察练习”所述,准备安静不受打扰的空间与时间。1.找一张舒适的椅子或沙发坐着,也可以躺下。2.闭目,放松呼吸,放松身体各部。3.觉得自己相对放松、安静的时候,可以回忆过去生活中感觉对自己影响最大,或者最不想回忆、面对的场景。4.回忆那个场景,回忆当时的人事物和环境,同时留意自己的呼吸、身体、情绪和思想的细微变化。5.如果觉得身体有紧张、心慌、情绪变化等回溯反应,可以提醒自己,这是过去未完成、压抑在内的力量正在外显,是正常的心身反应。接受它们,这是自己的一部分,继续保持放松、观察,不评判、不对抗。6.如果觉得过于不适,可以睁开眼睛稍作休息,感受一下,是否需要结束,或者继续。7.以上练习可以不定期尝试。8.以相对客观的心态观察自己的各种“回溯反应”和感受,放松,保持觉察,就像旁观另一个自己,熟悉这个人。* 转载请注明:摘自李辛《精神健康讲记》

李辛简介中医师,心身医学硕士。师承国家级名老中医宋祚民先生。著有:《儿童健康讲记:一个中医眼中的儿童健康、心理与教育》2015年,立品图书。《经典中医启蒙:一个中医眼中的生命、健康与生活》2018年5月,立品图书。《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ack to the sources for a Modern Approach》(《回到本源》2013年瑞士,英文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