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伤科秘方集锦
李家教跌打风湿膏
一、膏药处方
生川乌25克、生草乌25克、生南星25克、生半夏25克、马钱子25克、当归18克、川芎18克、红花12克、骨碎补18克、续断18克、麻黄25克、桂枝18克、地鳖虫20克、自然铜25克、生大黄25克、生栀子25克、硼砂20克、轻粉15克、血竭15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麝香壳2克、梅片12克、桐油或香油3.5公斤、黄丹1.5公斤。
二、功效主治
温经通络、祛风除湿、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伤筋折骨、风湿骨痛、腰背酸痛、四肢麻木、经脉拘挛、肌肉僵硬、骨质增生等症。
三、用法用量
洗干净患处皮肤,擦干水份后烤热膏药贴于患处,每贴膏药可连用3—5天。
四、制膏步骤
1.首先将血竭、乳香、没药、麝香壳、梅片、轻粉研成细末装瓶备用。
2.把黄丹置于锅内炒去水份,冷却后装瓶密封备用。
3.将处方中前17味药材置于桐油或香油中浸泡3—10天后,先用文火熬炸1小时,再改用武火熬炸1小时,最后以文火熬炸1小时,用钢丝或铜丝滤网除去杂质,静置7天后取净油炼至滴水成珠(即油烟从浓墨色转为青色再转为白色)时,即可离火下丹,每500克药油下黄丹210克,边下丹边用铁勺捞油,以免黄丹沉淀,影响氧化反应。待药油与黄丹反应冷却后成为膏药时,将其分成小陀置于冷水中浸泡10天,每天换清水2次,以去火毒。
最后,将小陀膏药加温熔化,加入麝香壳,血竭、乳香、没药等细末,乘热用竹片将膏药摊于15×15厘米的优质牛皮纸或红布上,然后将膏药对折即可。
五、方解
膏药中生川乌、生草乌、生南星、生半夏、马钱子、当归、川芎、红花、骨碎补、续断、麻黄、桂枝、地鳖虫、自然铜、乳香、没药有活血化瘀生新、祛风燥湿除痰、逐寒通络止痛之功效;硼砂、轻粉则有祛痰利水除湿、消肿拔毒生肌的作用;甘松、白芷、麝香壳、梅片芳香开窍,可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促进病理产物和炎症渗出物的吸收,并使病态组织(如结疤、粘连等)软化和分解,缓和骨骼、肌肉经脉痉挛性疼痛;生大黄、生栀子消热解毒,凉血止血,消肿止痛。诸药合用,相辅相成,共奏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风除湿、温经通络、活血化瘀、续筋接骨之功效,适应于跌打损伤各期的治疗需要,亦适应于风湿骨痛、骨质增生、颈椎腰椎间盘突出症。
李家教跌打伤科药酒
一、药物配伍
生地9克,当归6克,赤芍9克,川芎5克,柴胡5克,三棱6克,田七6克,桃仁6克,红花3克,枳壳5克,黄芩9克,元胡6克,香附6克,青皮9克,龙胆草6克,五灵脂6克。
二、浸泡方法
将上述药物置于容器内,加入纯正50度米酒750毫升,密封浸泡15天后可用。
三、治疗范围
适应关节损伤、软组织损伤;胸、腹、背、损伤所致的伤气型、伤血型、气血两伤型疼痛。
四、用法用量
(1)内服:每次15—20毫升,每天2—3次,连服3—9天;轻伤者3天可愈,中度者9—15天,重伤者视伤情,一般情况下,需20—30天左右。
(2)外用:外用适量,搽敷患处即可。
五、临床体会
“损伤一证,专以血论”,活血化瘀是治疗跌打损伤的指导原则。本方在桃红四物汤方剂的基础上,增添了凉血、行气、消积药物而成。方中当归、川芎、生地、赤芍、桃红、红花、田七、五灵脂活血化瘀,兼有补血养血之功;“血源于水而成于火”,因瘀血凝滞、积瘀化热,故用龙胆草、黄芩泻火解毒、清热散结;用柴胡、元胡、香附、青皮行气解郁、理气止痛、升举阳气;三棱削积除坚、散血行气;酒能行药势、通气血。诸药合用,相辅相咸,共奏清热凉血、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削积散结之功效,故适应损伤各期的治疗。
说明:本方对腹部、胸部、背部、肋部损伤疗伤最佳。忌食雄鸡、连鱼、竹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