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女儿被亲妈带去整容,大家却习以为常?心理学解析自恋型父母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如果一个小学生,从1年级开始就被家长送去上奥数班,做奥数题目,可能同为1年级孩子家长的群体,不会对此大惊小怪,甚至会习以为常。
因为大家都是这样做的,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现在社会竞争如此激烈,早起步就会比别人更多经验,早训练就会比他人更多机会。
早出发,早抵达——这是身为家长的培养思维和方法。
正如当下有些家长,孩子才7岁就被他们带去做诸如“双眼皮”、“开眼角”、“塑身”等整容手术一样。
这样做的家长,肯定比旁观者更爱自己的孩子,也实实在在为孩子的将来做打算。因为他们做了许多父母根本不理解和赞成的事,而且他们的逻辑思路是这样的:
如今的社会就是这么现实而简单,就是看重脸面和颜值。让我闺女现在就变得好看,将来有大把的人生机会供她选。我这么做,肯定对她有益。
你不能说他们所思所为不对,毕竟那是他们的孩子,花的是他们的钱和精力,都是爱的表现。但是我们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太对。
7岁的孩子割双眼皮或者垫高鼻梁,长大后真会比他人好看,又能拥有更多人生机遇吗?
况且,如果整容就能让人生变得美好顺畅,那为什么7岁孩子整容会成为新闻事件,而不被社会主流所提倡?
在毫无必要的前提下,提前给孩子整容美颜,无论怎么拆解都会觉得古怪。
在孩子父母看来,割双眼皮这件事,却只是一件再小不过的事了。因为双眼皮割了以后,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它会固定成为身体特征的一部分,不会变形,也不会对孩子的生命造成什么危险或损伤。而且手术风险小,花费不高,做了就万事大吉。
从父母之外的社会角度来看,这事儿极不正常,甚至有些疯狂。
说得杞人忧天一点就是:给身体尚处于发育状态的孩子,进行非必要整容手术,这一行为结果引发的变化不仅仅体现在形体上,还会对精神意识造成影响。
倘若身为成年人榜样的父母,尚且不认为改变身体形态有什么问题,那么尚未成年的孩子,就会在有此经历之后,对身体整形、面貌整容整改持接纳态度。
而接纳整形整容这件事原本无错,防止出错的前提在于,未成年人在今后的生活中,不会养成“我对身体某处不满意,就去改头换面一下”的,如此自然而然的主观意见和判断。
公众舆论之所以对孩子整容这一社会性事件和现象,做出过于严肃的解读,并对此社会现象的蔓延表示出忧虑是因为:单从整形整容所引发的普遍性影响和结果来看,目前而言绝对是弊大于利。
不管它从经济效益层面对社会经济有如何巨大的贡献,诞生了多少新锐经济体,总体而言,在非必要情况下,当下社会群体认知,对于某些人随意改变自己的形体和外在,并寻求以此获得俗世利益的全过程,并不支持和赞许。
因为,如此方式,并不能够确保个体获得人生幸福,反而会导致身体出现诸多问题和后遗症,也就是我们俗常所见所闻的整形失败,乃至因此丧命的社会现象。
更为深入一点讲,整容整形这种方式,某种程度上助长了人性中的虚荣心,同时鼓励人以非常规手段弄虚作假,获取利益最大化。
既然假的可以带来更多个体收益和好处,那么何妨更假,或者干脆把假人假事全做一遍,人生岂非就此完美无缺?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而言,这样的事实和现象之所以不被提倡和鼓励,原因就在于:它并非一劳永逸单纯让人从外形上变美,而是会从心理和认知层面,将人引入人生歧途。
安排自己的女儿小小年纪就去整容,的确是一种爱。
这种爱,也是在为孩子长远做打算,外人无可厚非并无从指责,毕竟这是个体家庭的权利和自我选择。但倘若这件事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开始在上、中、下社会阶层中蔓延开来,就需要我们有所警惕。
因为这不仅意味着一部分父母急功近利,更彰显出部分人群在参与社会竞争时,逐渐倾向于更为激进的人生搏击方式和手法。
如果为了赢,个体不惜性命的改变身体发肤,那么她/她在社会竞争中同样会对他人采取更为激进的手段,甚至有可能,逐渐走向冷血、冷酷眼中只有赢的绝对生存主义。
那么,这个社会的未来,会好吗?
显然不会。所以,当爱子女的父母,在“非必要”情况下让子女走这种捷径以赢取人生后,也许会在人生中赢得漂亮,但也可能遭遇到意想不到的伤害或不幸。
因为既然是搏击轮盘赌,选择了危险方式,就应该有心理准备去承担赌博带来的其他后果,而不是只看见事情的单一面。
自恋型父母?还是低自尊以及认知力父母?

当我们听说邻居家孩子,被父母带去做了他们口中所说的“微整形”手术,除了惊诧之外,一瞬间的心态也是相当复杂的。
孩子太小,危险系数虽然如医生所说安全无虞,但身为父母,怎能为了未知的人生和所谓前途,将孩子置身于潜在危险中。
也许人家所处的社会层级和圈层里,一早就流行这种改变人生的方式方法了,只是我们这些平头百姓落伍而已。别人家孩子因此过得比我们的孩子好,而我们自己却不接纳这种方式,又该如何自处?
五味杂陈,难以下咽。
然而,俗语常说,要见微知著。一石惊起千层浪,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小学生整容的社会性事件出现之后,的确会在各个社会层面荡起波澜,引发声浪。但对此有辨识力的群体,绝对不会犹疑或质疑自己。
因为,如果人们一早就从一种社会现象之下,看到了看穿了它背后的腐烂实质,则只会对这类事件嗤之以鼻。除了对那些孩子小小年纪就受如此影响而感到些微遗憾之外,更对自恋型父母对社会认知层级的肤浅,深感遗憾。
而这样家庭观念之下成长起来的下一代,实力与竞争力,也将极其有限。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1] Thibaut, J.W. & Kelley, H.H. (1959)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groups.New York: Wiley.
[2]Wolf, J. R., & Arkes, H. R. (2016). The power of touch. Judgment and Decision Making, 3(6), 476–482.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