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技巧十二讲(6)诗歌中的设定性规则
六、诗歌中的设定性规则
为什么要有设定性规则?现代信息论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每天接受到的信息量低于一定的界限,就感到极其难熬。因为人有一种基本倾向,即寻找刺激和时时改变刺激领域的倾向,通俗地说,即喜新厌旧。读者在读诗时也希望改变刺激领域以获取新的信息。因此诗人创作的职责就必须满足读者上述愿望,也就是说,诗人必须以新的技巧反映变动不居的生活来扩大读者的视野,满足他们的要求。那种旧瓶装新酒的方式总是捉襟见肘的,诗歌中的设定性规则也应运而生。这里不妨以艾青的《墙》与舒婷的《胡苏姆野味餐厅》作一对比。在《墙》中诗人说
一堵墙,像一把刀/
把一个城市切成两片/
一半在东方/
一半在西方/
墙有多高?/
有多厚?/
有多长?/
再高再厚再长/
也不可能比中国的长城/
更高、更厚、更长/
它又怎能阻挡/
天上的云彩、风、雨和阳光?/
又怎能阻挡/
飞鸟的翅膀/
和夜莺的歌唱?/
又怎能阻挡流动的水和空气?/
又怎能阻挡/
千百人的/
比风更自由的思想?/
比土地更深厚的意志?/
比时间更漫长的愿望。
这是一首好诗,它融入了诗人的哲学深思,使它意蕴深广。众所周知,由于柏林墙的存在,它将一个统一的德意志民族生硬地分开了。因此,这柏林墙就是专横、粗暴的代名词,它只能以失败而告终。
舒婷的《胡苏姆野味餐厅》所表达的主题与《墙》基本上一致,同样是对柏林墙的谴责,然而读着下面的诗句,乍看有恍惚之感,但却为它新颖所吸引:
……墙上陈列着许多飞禽的标本
许多年来
鼓着翼
那些鸟儿
始终飞不出
这堵墙
那将自己隐于没于灯光的人
被灯光所惊骇
当他看见
多一个苦苦挣扎的姿势
在群鸟的悲鸣中
装饰墙
这首诗新在什么地方,依我们看来,诗人所使用的技巧比起《墙》来,它是全新的,是舒婷自己所设定的,而不是步艾青的后尘。这首诗体现出来的规则有三:其一是双重视角,即诗人和标本制造者“他”的两个不同的视角;其二是意象切割,作为飞禽是完整的,此时却被切割成活生生的和已被制成的标本;其三是诗的整体隐喻,说的是飞禽的标本,但隐喻的是柏林墙的制造者与维护者,这新的规则设定就给读者带来了全新的感受:切肤之痛跃然纸上。诗人为创新而设定的新规则往往是要付出沉重的代价,那就是因为读者的惯性思维会在一个时期拒绝诗人所设定的规则,如朦胧诗刚兴起时横遭批判与围攻,甚至一些知名的老诗人也加入了唾骂的行列。对此,抽象派绘画大师,也是大理论家康定斯基有一个绝妙的比喻。他说,那些有创见的艺术家如同站在一个锐角三角形顶端的人,顶上为最窄小部分,依次下来越来越宽。由于广大观众和读者都处于三角形底部,他们与艺术家有着极大的距离,他们之间存在着较大的隔膜,艺术家的创新不仅不被他们理解,反而对他们怀着敌意。他以贝多芬为例,在他生前很长时间就被人们说成是疯子、骗子。梵高也有着类似的命运,此时艺术家的命运是孤独的。诗人在诗歌中设定性规则如何被广大的读者所认同?一方面是诗人要有强烈的视读者为上帝的愿望,诚如福斯特所言:“你必须常常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你的读者身上,这就构成了技巧。”同时也希望读者不断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做一个合格的读者”。另一方面,诗评家的类似中介的阐释必不可少,它有义务帮助诗人与读者愉快的对话中认同规则而签定“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