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技巧十二讲(6)诗歌中的设定性规则

六、诗歌中的设定性规则

为什么要有设定性规则?现代信息论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每天接受到的信息量低于一定的界限,就感到极其难熬。因为人有一种基本倾向,即寻找刺激和时时改变刺激领域的倾向,通俗地说,即喜新厌旧。读者在读诗时也希望改变刺激领域以获取新的信息。因此诗人创作的职责就必须满足读者上述愿望,也就是说,诗人必须以新的技巧反映变动不居的生活来扩大读者的视野,满足他们的要求。那种旧瓶装新酒的方式总是捉襟见肘的,诗歌中的设定性规则也应运而生。这里不妨以艾青的《墙》与舒婷的《胡苏姆野味餐厅》作一对比。在《墙》中诗人说

一堵墙,像一把刀/

把一个城市切成两片/

一半在东方/

一半在西方/

墙有多高?/

有多厚?/

有多长?/

再高再厚再长/

也不可能比中国的长城/

更高、更厚、更长/

它又怎能阻挡/

天上的云彩、风、雨和阳光?/

又怎能阻挡/

飞鸟的翅膀/

和夜莺的歌唱?/

又怎能阻挡流动的水和空气?/

又怎能阻挡/

千百人的/

比风更自由的思想?/

比土地更深厚的意志?/

比时间更漫长的愿望。

这是一首好诗,它融入了诗人的哲学深思,使它意蕴深广。众所周知,由于柏林墙的存在,它将一个统一的德意志民族生硬地分开了。因此,这柏林墙就是专横、粗暴的代名词,它只能以失败而告终。

舒婷的《胡苏姆野味餐厅》所表达的主题与《墙》基本上一致,同样是对柏林墙的谴责,然而读着下面的诗句,乍看有恍惚之感,但却为它新颖所吸引:

……墙上陈列着许多飞禽的标本

许多年来

鼓着翼

那些鸟儿

始终飞不出

这堵墙

那将自己隐于没于灯光的人

被灯光所惊骇

当他看见

多一个苦苦挣扎的姿势

在群鸟的悲鸣中

装饰墙

这首诗新在什么地方,依我们看来,诗人所使用的技巧比起《墙》来,它是全新的,是舒婷自己所设定的,而不是步艾青的后尘。这首诗体现出来的规则有三:其一是双重视角,即诗人和标本制造者“他”的两个不同的视角;其二是意象切割,作为飞禽是完整的,此时却被切割成活生生的和已被制成的标本;其三是诗的整体隐喻,说的是飞禽的标本,但隐喻的是柏林墙的制造者与维护者,这新的规则设定就给读者带来了全新的感受:切肤之痛跃然纸上。诗人为创新而设定的新规则往往是要付出沉重的代价,那就是因为读者的惯性思维会在一个时期拒绝诗人所设定的规则,如朦胧诗刚兴起时横遭批判与围攻,甚至一些知名的老诗人也加入了唾骂的行列。对此,抽象派绘画大师,也是大理论家康定斯基有一个绝妙的比喻。他说,那些有创见的艺术家如同站在一个锐角三角形顶端的人,顶上为最窄小部分,依次下来越来越宽。由于广大观众和读者都处于三角形底部,他们与艺术家有着极大的距离,他们之间存在着较大的隔膜,艺术家的创新不仅不被他们理解,反而对他们怀着敌意。他以贝多芬为例,在他生前很长时间就被人们说成是疯子、骗子。梵高也有着类似的命运,此时艺术家的命运是孤独的。诗人在诗歌中设定性规则如何被广大的读者所认同?一方面是诗人要有强烈的视读者为上帝的愿望,诚如福斯特所言:“你必须常常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你的读者身上,这就构成了技巧。”同时也希望读者不断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做一个合格的读者”。另一方面,诗评家的类似中介的阐释必不可少,它有义务帮助诗人与读者愉快的对话中认同规则而签定“契约”。

(0)

相关推荐

  • “读懂一首诗” |有酬征集点评:独角兽 活动结果

    "读懂一首诗"诗评活动 · 第1期 根据已收到的评.析, 经诗评部评选,(甘肃)彭建功(来自留言)的评论被评为最佳,将获得100元稿费.同时,感谢以李永胜.路垚为代表的读者的热情参 ...

  • 急遽多元的时代,诗人何为?

    李犁 新诗已逾百年,当下诗坛是最繁荣也是最热闹的时期,写诗者和作品都是最多的.有人说数量多但优秀的少,这值得商榷,因为现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发表的诗,都强于被称作文艺复兴时期的八十年代的很多作品.还有人 ...

  • #诗歌# #原创诗歌# #现代诗# 法国...

    法国诗人让·贝罗尔说:"在诗最成功的瞬间,总有一个"我说"和"它说"交相辉映.有时诗人掌握话语,有时话语支配诗人:有时诗人使用话语,而有时是话语在呼唤 ...

  • 现代诗歌技巧十二讲(12)互文性

    翟大炳 十二.互文性 石光华的<暗香>中: 昨夜涧户无人 乱草稀落的岩壑想起秋水 便蓦然语-- 浣石上        几点渔影是很处久的空幽 自白坞深处飘来冷月的滴声 芦花带半山霜色 并且 ...

  • 现代诗歌技巧十二讲(11)整体与空白

    十一.整体与空白 刘湛秋的<大自然之恋>(二十一首): 骚动的沙滩/猩红的夜晚/海水忽然变成了酒,月光醉了/山峰却远远地后退越发幽暗/沉默的鱼群/不安的游人/礁石上刻着猜不透的由骨文/享受 ...

  • 现代诗歌技巧十二讲(10)佯谬:通感、荒诞、黑色幽默

    十.佯谬:通感.荒诞.黑色幽默 佯谬,又称悖论,即是非而似,是一种表面上自相矛盾,但实质上却正确无误的表达.它在诗歌语言用运上常以反常的形式将一些表面上看起来毫不相干的事物与感觉嫁接在一起,但却是可信 ...

  • 现代诗歌技巧十二讲(9)陌生化

    九.陌生化 诗歌虽是语言艺术,它有别于日常语言.日常语言是一种实用语言,它无时无刻都在使用,就有自动化性质,它的司空见惯,也就钝化了人们的感受,我们的感觉常处于麻痹状态.诗歌语言则不同,为了给读者以新 ...

  • 现代诗歌技巧十二讲(8)音乐与诗的桥梁

    新诗技巧十二讲 翟大炳 八.模糊体验:音乐与诗的桥梁 音乐与诗的联系决不只是上面那几种,这里再以常为人们所忽略的诗与音乐共有的模糊体验并以杨炼的<蓝色狂想曲>作一说明. 这首诗的主导意象是 ...

  • 现代诗歌技巧十二讲(7)诗歌中的音义对应

    新诗技巧十二讲 翟大炳 七.诗歌中的音义对应 在古代,音乐.诗歌.舞蹈是共生的,只是以后才逐渐分化并各自独立,也因有了这番姻缘,独立后的诗歌也就有了音乐的烙印,那就是诗歌语言要讲究节奏与韵律.然而这一 ...

  • 现代诗歌技巧十二讲(5)诗歌中的习俗性规则

    新诗技巧十二讲 翟大炳 五.诗歌中的习俗性规则 艾青有一首题为<给乌兰诺娃>的诗,开头有这么几句: 像云一样柔软, 像风一样轻, 比月亮更明亮, 比夜更宁静-- 人体在太空更游行. 读后, ...

  • 现代诗歌技巧十二讲(4)诗歌中意义和意思

    新诗技巧十二讲 翟大炳 四.诗歌中意义和意思 诗歌中意义是指诗人通过诗歌内容所作的价值判断,这在放歌派的诗人中常见的是直截了当的方式.如郭小川的<秋歌>(之一): 秋天来了,大雁叫了: 晴 ...

  • 现代诗歌技巧十二讲(3)诗歌的形式和形式感

    三.诗歌的形式和形式感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内容决定形式"一元论的影响,形式的重要性被忽略了,似乎形式是内容的附庸.创作实践告诉了人们形式有独特价值,同样的内容,由于形式不同,其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