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行香子 一叶舟轻》 赏析

渔舟唱晚

 

行香子 ( 过七里滩 ) 苏轼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二月,在杭州任通判的苏轼,放棹富春江,由新城至桐庐。这一带景色优美,一叶小舟,荡着双浆,像惊飞的鴻雁一样,飞快地掠过水面。

天空碧蓝,水色清明,山色天光,尽入江水,波光粼粼。水中游鱼,倏忽可见;水边沙洲,白鹭点点;悠然自得、恍如仙境……

词人用简练的笔墨,满怀深情地描绘了在同一空间并列的事物;水、天、小船、游鱼、白鹭,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形象生动、色彩鲜明的图画。

水流湍急,舟行如飞;霜浸溪水,溪水清冽,似乎触手可摸;明月朗 照,影落溪底,江水明澈。

“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作者用蒙太奇手法,剪接了三个不同时辰的舟行之景。白天之溪,清澈见底;清晓之溪,清冷而有霜意;月下之溪,明亮如水晶。

以上三句,创造出清寒凄美的意境,由此引出一股人生的况味,为下片抒写人生感慨作了铺垫。

如果说词的上阙描写的是江水之清,那么下阕描写的则是夹岸的奇山异景。两岸连山,往纵深看则重重叠叠,如画景;从横列看则曲曲折折,如屏风。

词写水则特详,写 山则至简,章法变化,体现了江上舟中观察景物近则精细远则粗略的特点。只有远山连绵,重峦叠嶂;山间白云,缭绕变幻;晓山晨曦,青翠欲滴。此词在对大自然美景的赞叹中,寄寓了因缘自适、看透名利、归真返朴的人生态度,发出了人生如梦的浩叹。

人生的感慨,历史的沉浮,都融化在这一片流动闪烁,如诗如画的水光山色之中。

富春山水,夙享嘉誉,如南朝梁代吴均《与宋元思书》所说: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此词对看,更能体会东坡抒写之妙!

  “算当年,虚老严陵”,富春江是东汉严光隐居的地方。严光是东汉光武帝刘 秀的同学。刘秀当皇帝后,严光隐姓埋名,避而不见。刘秀打听到他后,三次征召,才把他请到京城,授谏议大夫。严光坚辞不受,仍回到富春江钓鱼。

严光的 隐居,不少人称赞,亦有人认为是沽名钓誉。唐代韩偓巜招隐》诗写道:“时人未会严陵志,不钓鲈鱼只钓名。”东坡也笑严光当年白白在此终老,不曾真正领略到山水佳处。

“君臣一梦,今古空名”,浮生若梦, 皇帝和隐士,而今也已如梦一般消失,只留下空名而已。唯有青山依旧,江水东流……。

  下半阕以山起,以山结,中间插入议论感慨,而以“虚老”粘上文, “但”字转下意,衔接自然。

结尾用一“但”字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三个跳跃的短句,又与上半阕“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遥相呼应。

此词在对大自然美景的赞叹中,寄寓了因缘自适、看透名利、归真返朴的人生态度,发出了人生如梦的浩叹。 词中那生意盎然、活泼清灵的景色中,融注着词人深沉的人生感慨和哲 理思考,也带给人们美的享受!

苏轼用词精简,意境优美,处处透着美感,让人欲罢不能。读苏轼的词我们往往能体会到他豪迈奔放的感情,开朗洒脱的胸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