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歌里说:小暑大暑暑相连;古代人是靠心静自然凉来熬过酷暑吗
今年7月7日是小暑节气,华夏大地几乎都进入了一年之中最酷热的季节。太阳是毒的,正午时分,胆敢抬头看一眼天空,尽是白花花的日头光,这光热照在手臂和脖子上,整个人都快要融化似的。风是热的,有人恨不得穿着超短超薄的衣服,好像这样才能散热,实际上长裤长袖穿起来才能隔离这样的热风。古时候的老人们都说夏天的风是焚风,焚化万物的风。可见这暑天就多热。现代人避暑都离不开空调制冷这样的设备,那么,古时候的人没有这些条件都怎么避暑呢?
皇家避暑
古人消暑的能力十分有限,面对如此酷热天气,似乎只有两个字,要么逃,要么熬。逃去哪儿呢?山林里,逃去水塘边,甚至还有逃去寺庙里的。至于熬的,那就真的哪里凉快呆哪儿去了。
皇家避暑,向来都是用最高昂的代价来解决,其实也就是修冰窖。据史料记载,从周代开始,皇家就有专业的人士负责制冰,包括修冰窖、采集冰、制冰块、储存冰、监督冰窖,这些专业的人士被称为“凌人”。在清代,皇家修建的冰窖在紫禁城内的就有五座,另外还有十三座冰窖在紫禁城外,每年都要保证大约二十多万块的冰块,每个冰块大约有一尺三寸大小。工部有一个司设,叫做都水司,大约有120来个专门负责采冰的差役,另外还有两人任作冰窖监督。有时皇帝会将这些冰块赐予有功之臣,以示皇恩浩荡,原来在古代,皇帝还掌握着消暑的政治待遇。
再到后来,从唐代开始,直到清代, 历朝历代的皇帝都会从初夏之后陆续开始给群臣赐冰。唐宋时期,冰块儿还只是赐予皇帝的近臣,而到了清代,皇帝会给“机关事业单位”普遍发放此等福利,比如说在一些清代的史料中有记载,京师之地自暑伏日开始发放冰票,各有等差,一直到立秋结束。
百姓避暑
古代的平头老百姓就未必有皇家官员这样的夏季好福利了,这暑天可以用“煎熬”来形容,毒辣的太阳之下,劳作的百姓都要承受这种难以摆脱的折磨。暑气腾腾,人就好像在锅里沸腾、翻煮的感觉,这也相当于是一种烹饪方式,一种像是在蒸的感觉,一种像是在烤的感觉。
虽然这两种感觉都很难受,但是烤完全是因为在烈日之下暴晒,可以躲在树荫下或者躲进屋内避开直晒,或者避开正午大概12-14点这样的高光时刻,至少还能有机会不被炙烤。但是蒸的感觉就很惨了,这种感觉就像把人丢进了蒸笼,温度和湿度都极高,体感会感觉更闷热更黏腻,此时的人间世界仿佛就是一个大蒸屉,稍微动弹一下,从头到脚的毛孔里都会沁出大颗大颗汗水,如果是劳作的人,乍一看可能就像刚从井里打捞出来一样,湿漉漉的。
说到井水,那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是夏日里降温的极佳选择。在一些地区,古人们会把井水打出来,放在屋内的水缸里,一旦热到受不了,就会舀出一勺水从头浇下降降温,或者洗把脸清醒清醒,应有的干脆喝上一口,透心的凉快。
暑伏,数伏天
古人认为,酷暑是厉鬼作怪,“厉鬼行,故昼日闭,不干他事”,这里是说,暑天之下,人们要闭门静处,躲避烈日,这个酷暑就是“伏”。那什么时候开始伏,要伏到什么时候呢?实际上,古人对入伏、出伏的计算方法是非常繁琐的,每个地方还有所不同,刻意算计会造成许多不便,但是夏日伏息是古人的共识。因为这关乎到人们的休养生息,休戚安危。古人认为,炎热的夏季在五行之中归为火,金怕火,庚属金,所以一般来说,人们到了庚日就要像金的属性一样,沉淀藏伏。那么,是不是说从初夏开始就开始入伏呢?事实上不是的,因为初夏之时,阴气不弱,甚至一直到夏至,阴阳才开始平衡,转过一天阳气才开始逐渐上扬。而到了入秋之后,阴气又再次占领上风。所以一般来说,从夏至时节开始,大致进入了暑伏天气,人们尽量要躲避炎热,积攒阴气。
所以,到了七月的下半个月,开始进入伏日,此时伏日习俗的发源地,也就是我国的北方地区陆陆续续都进入了雨季,黄河流域开始频繁降大雨,这时气温又高,湿度又大,俗称“三伏天”,“桑拿天”。这种气候比起此时的南方,那种单纯的干烤天气又更加难受。而且湿热的雨季容易流行疫情疾病,所以三伏天一到,许多北方人都愿意找一个合适的地方避暑,比如清朝皇帝们就要移驾到远郊区去了承德避暑山庄,而老百姓们除了选择更早的时间出门劳作,或者日头下山之后摸黑干活,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这样连续的湿热或者干烤天气,一般都要持续30天或者40天,从小暑大约一直持续到处暑,一些聪明的医者发明了三伏贴,利用夏天暑气来治疗冬天的顽疾,也竟然有神奇的功效。
总结:
节气歌里写道,小暑大暑暑相连,进入夏季之后,只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暑热,古人的做法是多多避开酷暑,闭门不出,用一句“心静自然凉”来缓解胸中堵着的那口热气。在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辛苦劳作的人们更是苦不堪言,将这盛夏视作“苦夏”,哪怕剥层皮也难以把这热气散去。现在社会的人们,纵使有空调来调节环境温度湿度,但也别忘了老祖宗们流传下来的主流习俗,躲避酷暑,休戚养生,才能平安度夏。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