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共享经济能否解决最后一公里
最后一公里作为电商行业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历来是企业、顾客等各方关注的焦点,他们都试着对这道难题给出自己的答案。近年来随着共享经济这一新型商业模式的出现,人们似乎看到了破解迷题的最佳答案,那么这把钥匙真的能够如愿打开最后一公里的成功之门吗?台湾交通大学教授陈穆臻结合案例给出了他的答案。
01
服务者同时也是购物者
观察UberRUSH、In-stacart及Postmates这三个案例,我们可以发现通过网络共享平台,共享的最后一公里物流服务资产(运输工具、人力)变得非常便宜,因为运用“顺道”,而不是“专程”,服务提供者同时也是购物者,他们已经有主要的购物目的,通过提供“顺道”的物流服务,降低主要目的的成本,也可以增加价值。《The Rise of the Sharing Economy》中提到: “以社会的角度而言,待在家中即可遇到新的人也是共享经济的魅力之一。”反过来说,许多共享服务提供者也想藉此增加与人互动的机会。同时,因为服务资产变得非常便宜,共享服务的成本也可以大幅降低,使得收费变得相对低廉。然而,如果通过网络平台串联许多使用者、服务提供者、商家,以增加网络外部效应(network externality),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其营收也是非常可观。网络外部效应也可以增加便利性,因为可以很容易地连接供需,并且提供符合需求的服务,例如送货到府。
综合上面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科技发展有机会可以帮助共享经济成为最后一公里挑战的有效解决方案,也可以带来创新的服务与商业模式。接下来,我们必须思考如何让共享经济成为最后一公里挑战的有效解决方案。根据2015年资诚(PwC)的调查报告,69%的人认为他们不会信任共享经济,除非有他们信任的人推荐,且推荐人必须是年龄、地位、兴趣等等方面相近的平辈(peer review)。信任是共享经济物流服务的要素之一。所以,UberRUSH提供司机评价,让使用者选择服务提供者。当然,也需要如同Uber一样,提供使用者的评价,让司机可以选择服务的对象。社群网络使得共享经济平台更容易达成参与者之间互评,以建立彼此之间的互信。
02
发展联盟,取长补短的发展新可能
在电子商务领域中,纯粹电子商务起家者,例如,亚马逊、阿里巴巴,乃经过多年的努力才成功获利,进而成为电子商务的巨人。虽然物流服务在现金商业环境可以扮演策略领导的角色,但是,大多的情况仍是扮演支援商流的角色。因此,共享经济物流服务模式可以和商流业者策略联盟,例如,Instacart与好市多(Costco)合作,提供一小时送达的配送服务。反过来,掌握商流的企业也可以思考,如何与物流业者结盟以运用共享经济物流模式,建构创新的商业模式。就如同过去的传统零售商,例如,沃尔玛(Walmart),应用电子商务增加新的通路,以创造新的竞争优势。传统的汽车制造商也开始经营汽车共享,例如,BMW的ReachNow及Mercedes的car2go。汽车租赁公司Sixt和BMW合资成立DriveNow,以经营汽车共享。第三方物流公司也可以思考在保留传统的物流服务情况下,增加营运共享经济模式,以扩展服务市场。
最后,以资诚(PwC)的调查报告中的一句话作为结尾,“我不是要一个电钻,而是一个在我墙上的洞。”(“I don’t need a drill. I need a hole in my wall.”)。在消费市场中亦然,消费者应该要的不是最后一公里的服务,而是在他们指定的地点所需要的商品。
【他山之石】 "中国制造"与“工业4.0”实现路径——以A家电企业改善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