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暮桥的统计机械化和自动化
1949年,新中国建立了,行政管理有效地覆盖到最偏僻的城乡,经济快速发展要依据来自基层的数据汇集和政府决策,大量的统计工作促进了计算技术的同步发展和数字设备的大规模应用,海关、铁路、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处理迈出了第一步。海关使用机械计算机有多年的历史,在他们的博物馆中还留下了一些痕迹,还有一个部门就是东北的铁路局,也有机械计算机的历史。1954 年10 月,新华社发布了苏联计算机专家康·札瓦里森在北京展览馆向统计人员讲解的照片,反映出统计部门对电子计算设备的渴求。
1954年统计人员在苏联展览馆参观苏联计算机
薛暮桥
1952 年,薛暮桥担任国家统计局局长,他长期从事经济研究,对统计工作的过程和难度有经验、有体会,要求统计资料的采集和加工要走机械化、自动化的道路,并立即付诸实施。他得知上海有美商留下的机械式的计算设备,当即派员前往调查,后与华东军管会联系,将这些残存设备调至北京,打算从这些设备着手迈步数据自动处理。
1953 年下半年,国家统计局成立了计算室,负责人为张天一科长,1954—1955 年陆续调来蒋佰申、丁涤清等人,又从南京、南昌、重庆、涿州招聘了一批中学生和统计学校毕业生,1954 年派出二十余人到海关总署统计处学习数据自动处理,跟班工作。
1950年,海关率先使用成套统计机器
1955 年初,国家统计局向捷克斯洛伐克订购ARITMA(阿立脱玛)90 行卡片计算机,包括制表机、卡片穿孔机、分类机等组成三套系统(以后增到五套)。
1956 年,进口设备到货,赴海关学员返回,计算室的统计工作自动化正式运行。计算室从东德引进了25 台加法机,有的能打印宽行报表,省市上报的综合报表直接过录、加总、打表,每分钟“吞吐”卡片约100 张,一气呵成。
计算机使用的数据卡片
中国的电子计算机研制开始之后,统计数据的处理体系也同时在探索。从1957 年开始,计算室汇总各省市上报的多种综合报表,机器操作优质高效,但在准备环节,代码标注工作量巨大,这是早期国内外计算机应用的通病。“类别编码”成为一种负担,也带来了差错,遂开始建立报表编码规范。计算室主动参与报表设计,类别代码随统计报表的建立相应产生。其实,代码标注直到八十年代许多单位还在进行,比如轻工业部就花费了许多精力将各个局司的报表品种和排序统一,以便于全部委的项目统计。
1956 年,国家统计局计算室全体人员在计委大楼前
1957 年,国家统计局计算室人员在三里河宿舍区
1958 年,丁涤清与捷克专家米哈里奇卡(Mihalichka)在景山公园
1958 年,广东、江西、辽宁、黑龙江、内蒙古、新疆、陕西、河北、山东、福建、上海、湖南、湖北、贵州、四川、云南、河南、安徽等省区市统计局也引进了同型卡片计算机,成立省级计算室, 阿立脱玛分析计算机共有25 台(套),东德产Ascota 加法机约200 台,机器汇总形成网络化趋势。
新中国的省市区县实现全面层次管理,渴求提升数据处理能力,使用算盘的人工模式遭遇强烈挑战,机器数据处理的时限和精确度的优势,明显压倒了人工操作与计算设备费用的权衡。当然,政府的编制规模和自动化程度的相关度是一个要长期论证的课题。20 世纪50 年代,统计数据的机器汇总,从概念到操作程序都有了明确定义与标准,开始形成专业处理队伍,形成覆盖全国的处理网络,这是一个重大创举。不过,数据处理体系的建立与装备先进设备相比,多少受到忽视。
1968 年,因“文革”,机构调整,统计局撤销,所属计算室解散,全体人员下放“五七干校”,卡片计算机等逐一清点、维护、封存。当然,现在的人一定很难理解那个时期为什么要停止统计、停止使用计算机?这么大一个国家,可以糊里糊涂过日子吗?
1972 年,原计算室人员中,先后有10 人调回国家计委统计组,恢复了联通28 省市的传真通信网,使用上海有线电厂生产的晶体管传真机。1974 年春,统计组筹备建立计委电子计算中心,是年7 月,国家计委生产组统计组成立计算室,配备DJS-6(108- 乙)机。
2014年,笔者在国家信息中心访问丁涤清先生
薛暮桥,1904 年10月25 日生于江苏无锡县礼社镇, 就读初中时因丧父辍学工作,20 岁成为沪杭铁路最年轻的站长,投身工人运动被捕,在狱中学习政治经济学著作,抗战时期参加新四军,在山东根据地主持经济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任政务院财经委员会秘书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国家计委副主任、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总干事。1955 年当选为社科院学部委员,2005 年7 月22日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