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雄‖生活的文心

生活的文心

文|成雄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曹雪芹先生曾借《红楼梦》告诉我们好的文章就来自我们的生活。我们精通的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东西正是一篇篇好的文章。

曹老说的精通人情练达者众多,但为什么只有少数人写下好的作品呢?因为要想学写作必须先学做人,没有一颗真挚和纯洁的心灵,没有对真善美的热爱,没有义无反顾的正义感,没有一定的良知坚守,是不行的。世事万物逃不出一个顺序,王阳明的《致良知》里说过“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念,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我们做事前应该先分顺序、分大小、分先后、然后知行合一。写作亦是如此,在我们提笔之前,我们应该明白我们所写的是否是该写的东西?我们要分清楚风花雪月和淫秽不堪;要分清愤世嫉俗和煽风点火;人心鬼蜮者写出的文章就如同在一条康庄大道上的污秽之物,它一出现就会吸引很多人的注意,它迟早会被智者清理,但它的出现就会蛊惑人心、污染大道。

我认为的写作主体是一个记录者,或是记录历史,或是记录个人心理。一个真正的写作主体在写作时是冷静的,他就像是一台客观的照相机,把人或事的里里外外描述下来,自然而然地记录笔下的内容。那些心怀鬼胎者只是会写些蛊惑人心的桥段罢了,他们也算写作主体,但他们所写的文章注定是笑柄、是的悲伤。是文学的悲伤、是社会的悲伤,也是被这些文章所伤害的人的悲伤。

当今社会的文坛起色不大,虽然有少数的大家支撑,但是娱乐化和物质化使一些作品无沉淀,以快餐的形式昙花一现。还有群众的需求多样化,不一定需要文学审美,导致文学边缘化。但是文学可以唤醒人的尊严和价值,应该呼唤文学的新一轮真善美。因此,作为一个写作主体,我们要有准则。

当下,中国每一年有一千多部长篇小说出版,那多少年才会有经典出现呢?即使这个浮躁的时代是物质前进的必要,但是依然会有经典诞生,而其诞生的前提就是我们要保持文心的初衷和良知。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

zuozhejianjie

作者简介:成雄,文学爱好者,大学生在读,四川宣汉人。从小喜欢文学,尤其沉迷于古代诗词歌赋。有作品散见于相关文学网站。

 · end · 

▼更多精彩内容,请长按二维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