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靳果:捉鼠记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Sheqi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捉鼠记

作者 | 曹靳果

原创 | 乡土赊旗(ID:gh_06d145e3125e)

在农村老家,老鼠是人人喊打,为的是“鼠口夺粮”。捉老鼠,称得上斗智斗勇了,老鼠夹子、老鼠药、老鼠粘板、老鼠笼,都使过;直接挖老鼠洞,水灌老鼠洞,也干过,还用铁丝签子扎躲在墙缝中的老鼠。

最好是养只猫,家里再也没有老鼠的藏身之地,老鼠只得躲到邻居家里,于是猫也成了借来借去的“捕鼠工具”。记得家里一只特别能干的猫,麦收的时节一晚上咬死了5只大老鼠,可能是毫无饿意,或是爱玩,头尾一致地整齐排在地上,让人啧啧称奇。

在城市里生活后,见到“老鼠”最多的时候,是陪着儿子看动画片《猫和老鼠》。古怪精灵的老鼠总占据上风,不由自主地感慨谁家的猫这么无能,幸亏不是自己家的。而美国电影《捕鼠记》的场面喜剧效果太浓,巧合和偶然堆砌在了一起,造就一只“成精”的老鼠。

让我想不到是,竟然还有捉老鼠的机会。可能是老家带来的花生太香甜,吸引了它们,竟然在我家阳台安了家。

阳台和卧室相连,中间隔着推拉门。当时儿子一岁多点,夜里总是哭闹,搞得一家人困马乏缺瞌睡。怕儿子蹬被子似睡非睡时,阳台上窸窸窣窣的声音传过来,惹人烦躁,起来摇晃几下纸箱,希望能惊跑它,不战而胜算了,谁知道它们把阳台当做了自己的家,仿佛在捍卫主权,越发猖狂起来,白天也开始大肆活动。

考虑到儿子的安全,决定出动武力,平息鼠患。晚饭后,不顾炎热,穿上长裤长衫和皮鞋,找了把扫帚,关上了阳台的推拉门。我站在推拉门一侧,先是一件一件的在纸箱翻找,翻找过的纸箱拉开门放进卧室,随着纸箱减少,可以听到最里面的纸箱有了动静,拉过来一翻,几个乱窜乱跳的小老鼠暴露无遗,在扫帚和皮鞋的挤压碾轧下,结束了第一场战斗。

清点时,有一堆咬开的花生皮,5只三指长的小老鼠,小小身材,灰褐的皮毛,一看就是一家子,真的在阳台上“成家立业”了。

时隔几日,还没有从胜利的喜悦中走出来,又发现了鼠情。这次老鼠盘踞的是卫生间,进来的方式是咬破了卫生间的纱窗,作案的痕迹是餐桌馒头上啃食的圆弧形洞。

歼灭战一旦打响,就一定进行到底。晚上吃完饭,先修复了纱窗上的破洞,关上了卧室的门,把客厅当做了主战场。当移开洗衣机,鼠踪暴露,箭一样向客厅电视柜下钻去,关上卫生间的门,缩小战场范围。

扫帚一探电视柜,老鼠又就近窜入沙发底下,一个一个移动沙发,中间空出场地,在老鼠完成几次电视柜沙发的互换转移中,已清晰看到它的模样,是个个头不小的家伙。

除了扫帚,我又抄起了一只拖鞋,以便近距离作战。围追堵截,虚张声势,等沙发搬完,它又躲进电视柜下不动了,这是它的穷途末路,周围已无可躲之物,难逃一劫了。在扫帚的驱赶下,这家伙猛地一跃,一个完美的“抱头鼠窜”,竟然顺着墙上预留的空调穿墙孔逃跑了。

心中虽有不甘,也只好“鸣金收兵”,总算搞了个驱逐出境,赶忙用塑料瓶子塞住了墙洞,不给它原路返回的机会。

接下来的第三场战斗,是我所始料不及的,是没有准备下的仓促应战。那天晚上睡得迷迷糊糊的,总感觉空调被上有东西爬动,惊醒抖落后,迅速开灯,一只大老鼠已顺着窗帘爬到了上面的墙角,急忙关了门,取来扫帚,穿上皮鞋,投入战斗。

儿子也惊醒了,瞪着好奇的眼睛也不哭闹,被媳妇拢了被子护在床头一角。

用扫帚拍打窗帘顶部,躲藏不住的老鼠一跃而下,掉到床上,引得媳妇一声惊叫;老鼠又一窜,直向门口跑去,我追到门边,挥舞扫帚,拦住去路,它气急败坏竟迎了我窜来,在我大脚乱跳躲闪时候,踩中了它的脑袋。

战斗结束了,看着不停抽搐的大老鼠,心有余悸。特意用尺子量了一下,鼠身竟有14公分,加上长尾巴,有一尺多长了。

总结经验时,有些疑惑:不知这只老鼠,是不是逃跑的那一只?是怎么进的屋子?好在绝了鼠患,人也平安。以此故事,送走忧患重重的鼠年,迎来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化险为夷的牛年。(全文完)

作者简介

曹靳果,兴隆镇菓庄人。现居郑州,从事暖通工程工作。喜欢文字,记录生活。

乡土文学《乡土赊旗》(Hometown Sheqi)发布

总编 | 赵华胜

总顾问 | 王学章  王书义  梁铜勋  刘永科

特约作者 | 晓辉  丽萍  尚钞  春雨  松克  春兰

特约美编  |  穆青冬

(所有排名不分先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