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锅肉的灵魂,发生了重大改变!

司马青衫亲自调味的香肠

用的重庆本土猪种

土得不得了的土

好吃到啥子程度呢

 切一片尝尝就知道了

回锅肉 名气很大,网上有很多写回锅肉的文章。这个“很多人”里面,也包括在下鄙人我。

为了写回锅肉,鄙人专门去成都吃了20家餐馆的回锅肉,在重庆也吃了40家餐馆的回锅肉,吃得满嘴流油,然后擦干净嘴巴,写了几篇回锅肉专稿。

这么多人写回锅肉,自然是好事。但是这些文章里面,有一些关于回锅肉的观点,却值得我们反思。

比如,回锅肉的灵魂到底是什么?

01

◆ 没有灵魂的 回锅肉 

关于回锅肉的灵魂,我在网上看到两个观点。第一个观点,也是最广泛的观点:他们认为,回锅肉的灵魂是豆瓣。甚至还有人很具体地说,这个灵魂就是“郫县豆瓣”。

其实包括以前的我,也是这么糊里糊涂地认为的。人嘛,认知都有不断提高的过程,尤其是回锅肉越吃越多后,某一日,在餐桌上拈肉微笑幡然醒悟,这豆瓣哪里是回锅肉的灵魂呢?当然不是。

说“豆瓣是回锅肉灵魂”的朋友,其实他们想表达的,是一种居高临下的鄙视——“没有豆瓣的回锅肉,是没有灵魂的”。

原来,我喜欢的那么多回锅肉,都没有灵魂,都是行尸走肉般的存在——我当然不得依教。

按照这个逻辑,重庆的香辣回锅肉,直接用干海椒炒回锅肉,它没有豆瓣,所以它没有灵魂。

我喜欢的烧椒回锅肉,把青椒放柴火上烧焦,然后下重手捶得稀烂,再来炒回锅肉,也没有豆瓣,只是一股浓郁的烧椒香味,所以它也没有灵魂。

还有我喜欢的老咸菜回锅肉——把青菜头码盐晒半干,再放到老坛子里捂出酱香味儿,成为老咸菜,再用来炒回锅肉,加点泡椒,或者加点辣辣的青椒,入口香郁、回味绵长、喉韵悠远。但在某些人笔下,它没有豆瓣,所以它没有灵魂。

而同样被鄙视得内心悲凉、老泪纵横的,还有著名的老盐菜回锅肉。

另外,我还很喜欢鲊海椒回锅肉——可以只用鲊海椒炒,也可以加洋芋片、苕皮、青椒、洋葱等等同炒,这家伙没有豆瓣,当然没有灵魂。还有一道挺不错的莽海椒炒回锅肉,估计就更没有灵魂了。

最悲催的是泡椒回锅肉。按理说,泡椒的江湖地位并不弱于豆瓣,也是大哥级别的老司机了,但是,你要胆敢只用它老人家单独炒回锅肉,也不行,因为它不是回锅肉的灵魂,也要被专家们白眼鄙视。

回锅肉的种类相当多,里面大多数都没有豆瓣。结果呢,因为不放豆瓣,就被名门正派的朋友们视为歪门邪道,连灵魂都不配有。

如此武断,还要不要讲道理?这些没有豆瓣的回锅肉,难道它们不香吗?

其实,回锅肉在诞生之初,到底有没有用豆瓣,现在无法考证。我只知道,当菜谱里面出现回锅肉三个字的时候,这回锅肉就是用豆瓣+甜面酱+酱油炒出来的。

这种早期的回锅肉,确实非常好吃,尤其是加上甜面酱后,锅气一激,香气四溢。这香气,可以绕梁三日而不绝,足以离锅三里而不息,还能让你的口水掉三尺而不断,于是,这些掉着口水的专家们,就过早地得出结论,回锅肉的灵魂就是豆瓣。

可事实证明,这个结论太片面。

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回锅肉也不例外。从清末到现在,一百多年弹指而过。回锅肉从早期形态(豆瓣蒜苗回锅肉)发展到现在,已经告别一花独放的孤高清傲,开始了百花齐放的平易近人。豆瓣回锅肉,这一根十代单传的独苗苗,逐渐分化、生长出更多的品类。这些年来,尤其是近三十年,一盘盘新款回锅肉,摇曳身姿,向我们扑面而来

这些品类的回锅肉,大都明目张胆地公开抛弃了豆瓣。按理说,离开了豆瓣的这些回锅肉,应该花容凋谢无人问津门前冷落车马稀——毕竟你们都失去了灵魂,哪位吃货老爷会有兴趣呢?但奇了怪了,离开了豆瓣的回锅肉们,却一个个美味妖娆、招摇过市,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咱们定睛一看,浩浩荡荡的回锅肉阵营中,使用豆瓣的,却只剩一小撮了。这个时候,还要坚持说“豆瓣是回锅肉的灵魂”,还要以名门正派自居,歧视那些离开了豆瓣怀抱的回锅肉后辈,不觉得太那个了吗?

回锅肉从诞生那一刻起,就一直在艰难地、却又顽强地进化着。到现在,回锅肉自身的进化,已经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从单一个体,裂变,或者叫展开成了一个体系,但是,我们人类的观点却停滞不前,严重跟不上回锅肉的步伐,值得悲哀呀,同志们。

所以,我们可以下个结论了:豆瓣,只是早期的豆瓣回锅肉的灵魂,并不是所有回锅肉的灵魂。

所以,请不要再说“豆瓣是回锅肉的灵魂”这种蠢话了,谢谢。

02

◆ 还有一个 灵魂 

最近,自媒体上流传着一个新观点。有人给回锅肉找了一个新灵魂:成华猪

他们信誓旦旦地说,现在的回锅肉不好吃、炒不出灯盏窝,是因为猪不行了。现在的猪,大多数是进口的瘦肉型猪种,而且没有土法喂养,瘦肉比例太大,所以炒出来的回锅肉不香、也炒不出灯盏窝。

于是,他们就开始怀念起一个正在消失的土猪猪种——成华猪。他们说,成华猪就是回锅肉的灵魂,当年的回锅肉好吃,正是因为用了成华猪,而现在,这个不得了的猪种正面临绝种之灾,已经濒危。所以他们悲天悯人、仰天长叹:世间若无成华猪,从此没有回锅肉!

首先,我们确实应该为成华猪的濒危而痛心,任何一个物种的消失,都是值得痛心的事情,何况陪伴人类这么多年的一个土猪猪种。

痛心完之后,我准备谈谈我的质疑。

他们说,成华猪是最适合炒回锅肉的猪种。请问依据是什么?有没有拿成华猪炒的回锅肉,和荣昌猪炒的回锅肉进行对比研究、分析成分?我没有看到任何论证过程,他们就以专家的身份,直接端出了结论。搞得很多不明真相的吃货,纷纷信以为真。

我看,首先表示不服的,应该是四川的内江猪、叙永的盆周山地猪,还有重庆合川的合川黑猪,这些都是本地黑猪品种,历史也相当悠久,肉质香郁柔嫩。炒出来的回锅肉,一份份香浓意远淑且真,哪点不如成华猪?

再说重庆的荣昌猪,虽然是白毛,但是长得白就错了?

堂堂荣昌猪,名列世界八大名猪、国家一级保护品种,来头也很大,哪点比成华猪差?我就吃过地道的荣昌猪炒的回锅肉,非常清晰的肉香,满满充斥于口腔——甚至肉已入喉,但余香袅袅,仍在口腔回荡。哪点又不如成华猪了?

他们说,成华猪肥肉比例大,脂肪含量高,所以肉香。其实,所有过去农村喂养的土猪,几乎都是本地猪种,这些猪,只要养得大,养到两三百斤,都肥得很,肉都香。

他们又说,成华猪是黑猪,肉质可以媲美一些香猪。这也是没有论证,就直接端出来的结论。白毛猪儿、黑毛猪儿,以前非常常见,并不稀罕,前面提到的内江猪,叙永盆周山地猪等等,都是黑猪。可以这么说,在川渝两地,你要说黑毛猪儿是稀罕物,那说明你太不懂猪了。

所以,如果说成华猪的肉质,当真可以媲美一些独特的香猪品种,那我实在想不出它为什么要消失?对于吃货界来说,好吃就是真理,追捧还来不及,怎么可能让它消失?这个逻辑不通呀。只能说,有些人呀,他的脑子比猪还猪。

再说了,既然成华猪都要消失了,据说只剩一两百头了,那你怎么知道它的肉特别香?难道你偷偷杀了一头?

还有,既然成华猪才是最适合炒回锅肉的猪种,那么,当年厨师炒回锅肉的时候,是不是都要验明正身?大厨都是很有范儿的——不是成华猪吗,那老子拒绝炒!

我翻遍了过去的菜式记录,根本找不到“只有成华猪最适合炒回锅肉”这一说法的出处。当然,鄙人文化低、读书少,能不能请这些专家们赐教,“只有成华猪最适合炒回锅肉”出自哪里?有出处的话,在下摆酒谢罪,公开发文声明“我错了”。

03

◆ 回锅肉的灵魂 是什么 

那么,回锅肉到底有没有灵魂呢?当然有。这么灵气十足的一款菜,怎么会没有灵魂呢?

我认为,回锅肉的灵魂,就一个字:“”。

回锅肉是川菜中,把“辣”的多层次、多元化,演绎得非常到位的一个系列。请注意,回锅肉已经不再是一个单品菜,而是一个系列菜了。

纵览川菜史,很多菜系都在发展中突破了自身的藩篱。用哲学语言讲,这叫突破了“自身规定性”,进化出多款同属性产品,从而形成一个排列有序的系列菜。回锅肉这个系列菜中,每一款,都演绎了一种自相具足的辣

传统的早期回锅肉,也就是那个引无数吃货竟折腰的“豆瓣酱香蒜苗回锅肉”,演绎的是豆瓣加甜面酱的酱辣;

中期在重庆出现的香辣回锅肉,演绎的是大刀阔斧的香辣;

后来出现的泡椒回锅肉,演绎的是泡椒风格的独特微辣;

烧椒回锅肉,演绎的是烧椒的焦香之辣;

老咸菜和老盐菜回锅肉,这两兄弟演绎的是乡村风格的咸香酱味,以及在青椒相伴下的柔辣;

鲊海椒回锅肉,则充分演示了,经过米粉和倒扑坛的中和,而产生的一种无以名状的复合之辣。

写到这里,不能不为自己的笔拙而惭愧。一个小小的回锅肉,演绎出来的这些不同方向、不同风味的辣,我们竟然无法做到定义精准的归类和描述,可见,对川菜中辣的分类归位工作,还有相当多需要深入研究的地方。谁能把川菜中各种各样的辣,描述清楚并分类论述,我觉得,完全可以拿诺贝尔川菜奖了。

回锅肉显然是天地灵气之所钟,此物非凡品。每一款回锅肉,都有一种完全不同的辣在等着我们这些辣,或清雅、或古拙、或张扬、或含蓄、或如飞流直下、或如明月清光,这种对辣的出色演绎能力,不能不让我们欢喜赞叹。

而且,我们相信,今后的回锅肉,一定还会对“辣”有更多的演绎和诠释,比如,可不可能出现糊辣回锅肉?会不会出现糟辣味的回锅肉?会不会出现更凶狠一些的麻辣回锅肉、水煮回锅肉、炝锅回锅肉?再放飞一下思维,可不可能出现青花椒、青海椒混炒的双椒回锅肉?

川菜“善用麻辣”,系列回锅肉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水煮重庆》增订版(上下册)

现已正式发行

作者签名本正在热销中

扫描下方图片中的二维码

即可进入购买通道

谢谢支持

水煮重庆的文章很多

欢迎大家关注本公众号

过去的文章很干货

今后的文章依然很干货

满满的都是诚意呀

 谢 谢 转 发    支 持 原 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