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不仅能克敌,还能风调雨顺、自由恋爱,这就是石宝山歌会

每年的农历七月廿七至廿九,大理剑川都要举行盛大的石宝山歌会

现在的人为了搞旅游,试图将歌会打造成“西部情歌节”,这样的做法,并不能说错误,但是大大弱化了这个盛大节日深厚的文化内涵。

那么,石宝山歌会到底有着怎样的人文底蕴呢?且听小编慢慢道来。

风调雨顺,自由恋爱

关于石宝山起源的传说,众说纷纭。有学者考证共有六个版本。

大鹏金翅鸟

佛教文化传入与本土金鸡崇拜相结合的产物。

不过,六个版本的传说大同小异:都是一对青年男女,通过歌声帮助金鸡战胜制造灾害的大黑龙,最后自己却不幸牺牲。此后老百姓通过石宝山歌会纪念他们,并求风调雨顺通过对歌自由恋爱

歌声能给战士加buff

金鸡战胜黑龙,反映的是一个全球普遍存在的神话母题——鹰蛇之战著名学者朱大可在《类型小说的〈鹰翼之醒〉》一文中介绍过,这个人类共有的传说,最早记录是美索不达米亚的石板

墨西哥的国旗国徽上也反映了鹰蛇斗的传说

在白族周围,藏族、纳西族都有大鹏金翅鸟战恶龙/蛇的传说,这一类传说是印度佛教金翅鸟斗龙神话与本土鹰蛇斗传说结合的产物。

神话母题,源于人类自原始社会以来所共有的心理诉求。

在日式特摄片中,象征自然灾害的怪兽也是接近龙的爬行生物造型。

打倒象征自然灾害的黑龙,祈求风调雨顺,反映的是农业社会人们普遍的愿望——吃饱。在现代农业技术出现以前,农业基本是望天收,一旦年时不佳导致粮食减产,就会引发饥馑,更不用说来一波自然灾害了。

自由恋爱,则是人类另一项基本需求的升华——繁衍后代

原始丰饶,食色性也

子曰:食色性也。上古时代的儒家,并没有后世那种“存天理、灭人欲”的不近人情。

南诏大理六百年间,云南自成一体,因此反而保留了原始儒家那种《诗经》式的淳朴,而没有受到内陆理学禁欲主义的压迫。

人们对“食色”那自然而原始的需求,也通过石宝山歌会的民俗与石宝山佛教文化本身,比如求风调雨顺的宝相寺与求子的阿央白(At Yvnx Bainx)

宝相寺

阿央白

无独有偶,古罗马就有祈求丰收、自由交往的农神节(Saturnalia),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提到,印度的诸多民族中也有近似的节日。

后来,教会奉行禁欲主义,自然不能让农神节这种允许男女自由交往的“淫乱”节日存在,但却屡禁难止,最后不得不妥协,将此节日的最后一天定解释为圣诞节。

农神节,罗马版的石宝山歌会

同样,明清以降,49以后,石宝山歌会也曾一度受到“卫道士”们的反感乃至禁止。

乾隆年间,曾任剑川知州的张泓就在《滇南新语》写“则夷习之陋恶也已甚……余司牧于是, 其最关风化者莫如夜市,乃首禁之,立为条教,示以男女有别,出作入息之义,及违禁之罚。”

而民间谚语“好人不上石宝山,石宝山上无好人”,正是来自于“卫道士”对石宝山歌会的污蔑。

当然,正如农神节的传统最终得以保留。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石宝山歌会得到了正名,并再度兴盛起来。

今天的我们,应该通过学术、知识,了解民族文化的历史与内涵。要相信,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不必去迎合他人、刻意打造媚俗的“西部情歌节”,因为对丰衣足食、自由婚恋的追求,原本就蕴藏于原始丰饶、普世共享的文化母题中。

最后,用一首诗献给石宝山歌会: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裴多菲(匈牙利)

作者:odmailde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