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行谊┃玄奘大师:国之瑰宝 万世圣僧

玄奘大师

像 赞

少历讲席,神悟擅声,

间关求法,委命秉诚;

五百余部,穷高极深,

大教斯备,相宗始弘。

《佛祖道影》

玄奘大师印度求法的那烂陀寺遗址

晋宋齐梁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

去人成百归无十,后者焉知前者难?

路远碧天唯冷结,沙河遮日力疲殚;

后贤若不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

从唐义净三藏法师(高宗咸亨二年,公元六七一年,取路南海至印度;二十五年后,经三十余国返回洛阳)所作的这首诗中,我们不难体会到古代高僧大德历经九死一生传译佛经、流通法宝的艰辛!而在中印文化交流史上,首屈一指的留学僧、译经家,即是被尊为“千秋万古一圣僧”的玄奘大师。

玄奘大师俗姓陈,名袆,河南偃师县人,生于隋文帝仁寿二年(公元六O二年),圆寂于唐高宗麟德元年(公元六六四年),世寿六十三岁(另一说:生于隋开皇年间,公元六百年,示寂于唐高宗总章二年,公元六六九年)。师系出名门,为东汉太丘县令陈寔的后代。陈寔(公元一O四至一八七年)以德学并美、爱民如子著称于世。高祖陈湛、曾祖陈山及祖父陈康,率皆历任朝官。父亲陈惠“英洁有雅操,早通经术。形长八尺,美眉如目”,曾任江陵县县令,隋朝衰微后,即弃官归隐。陈惠膝下有四子,老幺即日后的玄奘大师。师不仅遗传了父亲端严的仪表,更继承了父亲恬淡高洁的风骨。

释门千里驹

师幼具夙慧、聪慧不群,“非雅正之书不观,非圣哲之风不习”。师八岁时,父亲陈惠坐于几侧口授《孝经》;当父亲讲到“曾子避席”时,师突然整襟而起,恭敬地侍立于席侧。“你为何站立呢?”父亲问道。师回答说:“曾子一听到师命就立刻避席,我现在禀受庭训,怎可安坐如故、罔顾礼数呢?”父亲闻言大悦,预知眼前这个幺儿将来必成大器。

师十岁痛失怙恃,十一岁随二兄长捷法师至洛阳净土寺。十三岁时,师以“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一语,获当时负责度僧的大理寺卿郑善果青睐,破例录取为僧。师随兄安住于洛阳净土寺,礼道基上座和尚为剃度师,勤习佛理经义;直到十六岁,因隋朝败亡,洛阳战乱,乃偕兄离开洛阳,经长安、子午谷,南至四川成都。一路寻师访道、精勤不懈!二十岁时,师于成都受具足戒,继而结夏安居研究律学;稍后,师沿长江而下,云游大江南北,足迹遍及半个中国。

师二十六岁时,已获“释门千里驹”的美称,然师并不以既有成就自满,始终虚怀若谷、勤学不倦!

西行求法

为了蹈继前贤遗风、一探佛法的究竟,师决志西行求法,以释众疑。师怀抱无比坚定的信念,从长安出发,经甘肃秦州、兰州、凉州,越过八百里戈壁大沙漠——师尝自语其境如下:“上无飞鸟,下无走兽,是时顾影唯一。”又:“四顾茫然,夜则妖魑举火,烂若繁星。昼则惊风拥沙,散如时雨。虽遇如是,心无所惧。”复度过有千年积雪的葱岭,历尽千磨万难,始进抵印度。

乘危远迈,杖策孤征

师在印度前后待了十七年,其中有五年是亲教那烂陀寺的戒贤法师。师旅印期间,除了遍参善知识,勤于“上求佛法”,更不忘随缘“下化众生”,曾作会通空、有二宗的《会通论》三千颂,另有破斥小乘谬义的《破恶见论》一千六百颂。而于“上求下化”之余,师则不畏险阻,风尘仆仆地朝礼佛教圣迹,追思佛陀当年游化的苦心。师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最佳实践者!

玄奘大师西行的巅峰:曲女城无遮大会

师自印度返国之前,曾应戒日王礼请,于曲女城主持辩论大会,目的是藉此机缘开阐大乘微妙法门,破除小乘外道的执迷。当时五印度中,有十八国王驾临护法,另有大小乘僧三千余人、婆罗门及尼乾外道二千余人,并那烂陀寺千余僧众,总计七千多人参与盛会,场面之壮观可想而知!师于会中提出《真唯识量颂》:“真故极成色,是有法,定不离眼识宗;因云:自许初三摄,眼所不摄故。同喻如眼识。合云:诸初三摄眼所不摄故者,皆不离眼识;同喻如眼识,异喻如眼根。”并发誓言:“若其间有一字无理,能难破者,请斩首相谢。”如是经过十八天,竟无一人敢驳斥之;大众也因此更加尊崇大师的德学道行。

玄奘口述 辩机编撰的《大唐西域记》

唐太宗贞观十九年(公元六四五年)正月,师安抵长安,沿途受到文武大臣、缁素二众夹道欢迎。师随身携回梵本经典六百五十七部、佛舍利及佛像等,后以马匹驮负至弘福寺(日后译经的场所)。师甫卸下行囊,即倾全付心力进行翻译佛经的文化钜业。在皇室的鼎力护持与方内外菁英俊彦的携手合作下,从贞观十九年到高宗龙朔三年(公元六六三年),十九年间,先后译出大小乘经论七十六部一千三百四十七卷(根据《大正藏目录部》记载)——个中以师晚年费时四载译成的六百卷《大般若经》一千三百余万言,堪称为光耀千古的宝典。

玄奘法师译经图(根据明代洪武南藏) 木板彩绘

师虽道务繁忙,然于译经之从事,从无一日间断。师自订每日译事的进度,白天因故耽误的进度,必于当晚补足;待“所作皆办后”,至三更才小睡片刻。师每天五更起身,便先阅读梵本佛经,并用朱笔圈点,以为白天翻译的准备。师“今日事今日毕”与“凡事豫则立”的严谨态度,造就了空前绝后的译经成果!

唐高宗麟德元年二月五日,师示寂于长安北面的玉华宫。高宗闻讯悲恸不已,罢朝三日,并数度哀叹:“朕失国宝矣!”随后,更下令:“一切丧葬费用,皆由国库开支。”师移灵日,弟子遵照遗命,以粗竹席为舆,奉灵柩回京,安奉于慈恩寺翻译堂内。四月十四日将葬产滻东(长安之东十五里),京城及附近五百里内,送行者逾百余万人;当晚,夜宿墓所者有三万多人。翌日,安葬完毕、仪式结束时,天地变色、鸟兽哀鸣,人们更是悲恸逾恒!

玄奘大师一生以道为念、精勤修学,为法忘躯、死而后已,其至诚无间的精神,不止惊天地、动鬼神,更屡获诸佛菩萨的显被冥佑。师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更是世界级的典范人物!由于前贤的冒险患难,我们后人有幸得以饱餐佛经所传达的“无上甚深微妙法”;在展经诵读之际,除了由衷地感恩、珍惜外,我们更应生起“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情怀。

玄奘大师与灵岩寺 /摩顶松

摩顶松,位于大雄宝殿后西侧。据载玄奘大师去西域取经时,临行前曾来灵岩寺,手摩松树说道:“我要西去求佛,教汝枝长,归时东向,使吾门弟子知之!”数年后,西指的树枝果然忽向东指,因而得名摩顶松。后人在这棵树的旁边又栽上柿子树,取“百(柏)事(柿)如意”之意。现存寺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