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故事:“尖山”的由来

“尖山”这个地名早在明代就已经有记载了,不过成为目前这样一个居民点却是近年来的事情。

《天津卫志》里记载:“津学旧无田。有之,自故明天启年间卫学生员侯倬购置静海尖山庄小地二十六顷,捐入本学,立为学田。”这是“尖山”名字记入史书中的开端。尖山村位于天津市河西区南部,由前尖山和后尖山两个村组成。前尖山泛指澧水道以南,安定里之东,105中学以西,光辉里之北。后尖山泛指沅江道南侧,四建二工区西侧,光明里居民区以东,尖山卫生院之北。

尖山村又名尖山庄,昔称尖山。按其方位,前尖山在西南,后尖山在东北。“尖山”之名因何而得呢?是因地形而得。靠近海滨的天津城及其四周都是一马平川之地,若有隆起的土丘,那是相当引人注目的。当时尖山地方已有隆起的高土堆,津门先民便称为尖山了。这在古书中是有记载的。据1846年的《津门保甲图说》记载:“后尖山庄去大道稍远,而南势微高,其前曰前尖山,北界土城村。村中居民共七十九户,大口三百二十一口,小口一百六十三口。”上述记载说明,早在明代就有“尖山庄”的称谓。尖山之名的得来,显而易见是因尖山村落四周皆为洼地和水坑,而前后两村的村台显得较高,其状如山故得名。虽然称谓并非十分确切,但这在无山的天津城区还是可以理解的。

另外,当时的尖山属于静海县。在《续天津县志》里说:“明代自西门、南门以外即为静海县地方”。一百多年前的光绪年间,在今大营门出土的弘治五年指挥佥事黄昭墓志铭上也记着:“墓地在静海大直沽里河西之缘”,可见“大直沽里和河西之缘”那时是隶属静海的,其中包括大营门、小刘庄、土城、尖山、西南楼一带。直到1725年改卫为州,为了便于管理,始将武清、静海、沧州等地一部分分给天津卫,把天津卫原属散落各地的屯庄就近划给各州县,这是一次较大的行政区划的变动,基本上形成了现在的规模。按《津门保甲图说》的制图来测定,在土城村西南有前、后尖山庄,即今日的“尖山”了。

旧日的尖山庄高高村台、狭窄胡同,低矮的坯房,弯曲的土道,村台下坡杂草丛生,到处是坑塘、柴垛,农民靠天吃饭,生活贫困。

解放后,土坯房变成了砖瓦房,胡同、里巷修建了上、下水道,铺上了柏油路面。尖山村的农民走合作化的道路,兴办了工、副业,村民收入逐年提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