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才不好,要怎么阅读,才能够提高自己的谈话和表达能力?

读书能够提升我们的说话能力。

这一点,我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说过,而自己却从未试验过。

我们尽管没必要好像主持人那样口齿伶俐,不过如果你说话词不达意、吞吞吐吐,别人就无法理解到你的意思,从而导致彼此的沟通无法顺利进行。

我们与人交流,某程度上就是建立一种信赖关系。

凭借着这种信赖关系,我们从别人口中获取信息,或者别人从我们口中获取信息。而建立这种关系的过程,最简单的就是从闲谈开始,然后一步一步加深彼此的人际关系,最终让对方信任自己。

而第一步的闲谈,往往有时可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你能够抓住重点,做到通俗易懂、清晰流畅地进行解释、说明,这才是关键。

说的严重一点,有时候你的发言能力,真的可以决定你每天的际遇。那怎么培养自己的说话能力呢?

当然就是读书。

如何阅读才会对表达能力有提升?

读书的作用,就是让文章的结构进入大脑,提高发言时的建构能力。随着你读的书越来越多,知识越来越丰富,你就能够自如地操控丰富的言辞,提升自己的发言能力。

我之前的文章就说过,把你学习到的内容,然后转化成谈话的材料,讲给其他人听,以此目的来读书,你就会更好地锻炼自己的说话能力。

这个“讲给别人听”,不一定是真的找个人去讲课,而是自己看书的时候,有意识地把看到的内容,用一种将来会讲给别人听的思想来进行学习,就会取得这种效果。

例如我看报纸的时候,看到有趣的东西,我都会自言自语地去朗读,试着把这个内容复述出来,好像正在给别人讲课那样,这样我对文章内容的记忆就会更加深刻。

很多时候我们与人闲聊,闲聊的大多数内容,都是来自于自己的经历和知识。如果你的经历少,而知识又贫乏,那么你基本上就很难开启闲谈的模式了。

读书,就是积累闲谈的内容。

千万不要小看闲谈的作用,任何情感的联系,都是始于闲谈的。这种手段,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其中一种重要的沟通手段。

根据日本作家斋藤孝的总结,闲谈都有以下特色:

1,闲聊表面上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但其背后的作用却有积极的作用;

2,闲聊是由“寒暄+相关的内容”组成,一般都没有固定的主题;

3,闲聊不需要结论,一般都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说的;

4,闲聊随时都能够结束;

5,只要懂得练习,任何人都能够开启闲聊模式;

这样看,闲聊其实很容易做到——只要你有足够的谈资。而谈资,自不必说,就是从读书而得来的。

通过多读书,掌握各种的表达形式和遣词造句,既可以增加你的谈资,又能够加强你的闲聊能力。

例如,当你坚持读了五十本书后,你会发现自己的思想和表达都变得跟以往不同了。这种潜移默化的改变,你很难一时三刻看得出效果,如果你一直坚持这么做,我敢保证,你会慢慢获得益处。

当然,读书还是要讲究方法的。

一般学习的读书法,市面上已经有不少指导书籍了,我就不再累赘。我这篇文章,说的就是提高说话能力的读书方法。

我将这个流程分为三步,就是:朗读——思索——运用

通过朗读提升表达的语感

读书有很多形式,其中慢读就是求其精髓的好方式。

慢读可以锻炼我们读书的耐性和韧性。如果平时看书草率马虎、粗略大意,我相信这种做法是无法让我们获得进步的。

而在慢读当中,其中一种最重要的方法想必就是朗读。

朗读是锻炼口才的方式,我已经说过很多了。

朗读可以加深我们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加强记忆,甚至还能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和口才能力。但不少人都不明白,怎么朗读才能够提高我们的口才能力。

这里我提供一个流程。

第一步,就是在开始朗读前先要把朗读的材料梳理清楚,例如一些字形、字义和字音上,如果不了解清楚,读起来就会断断续续、磕磕碰碰。

第二步,经过相当时间的准备,你对于文章的内容有了一定的把握,这时你就可以流畅地朗读文章,做到纯熟的流利背诵,正所谓“熟读成诵”。

如果你能够用最快的速度,还能清晰的读出这篇文章,你的口腔肌肉就会到锻炼,说起话来自然轻松自如。

第三步,就是根据文章的体裁和思想感情,用相应的语气来读出文章的内容。

例如读一些诉说失恋的文字,你能够朗读出伤感的情绪;读慷慨激昂的演讲稿,你能够朗读出大气磅礴的情绪,那么你对于语音语调的掌握,就提升到一个不错的地步。

第四步,就是脱稿做到上述三步。在不看着稿子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做到上面这三步,你的大脑自然会形成了一种语感,久而久之,便会变成你口才的一部分。

以前我读英文的句子,我刚开始连单词都念不准,更不用让整个句子说的流利了。我就运用这种方法练习,最后把整句话变成我脑子里的东西,可以随口轻松说出来了。

而这,就是坚持朗读带给我的改变。

思考接触到的知识

学而不思则罔。

为了把学到的内容变成我们脑子的一部分,必须要经过深度思考,才能牢牢刻在我们大脑里面。

朗读很容易造成我们死记硬背的思维惰性,如果我们不主动调整,最终就会变成照本宣科的死板。而我们说话,一定要灵活,充满创意和想象力,这时思考的作用就尤为重要了。

读书中的思考,就是理解能力的发挥。也是总结能力的运用。这是一种把书从厚读到薄,从薄读到厚的过程。

在阅读时候,我们对一些重点的知识反复思考,得出自己的体会和想法,解决了心中对内容的“疑难杂症”,这就是能够把书读厚了。

因为除了书本中的知识,我们由此产生自己的心得,这些心得是书中没有的,也是我们对材料不断进行理解加工的过程。

有了这种过程,我们的脑子里的东西自然会越来越丰厚。这时说起话来,我们就是自己的思想表达,而不是照着书本来发言。懂得带着思考去读书,就能培养出我们对世界的观点。

至于把书从厚读到薄,就是把握书中的要点,掌握核心问题的过程。厚厚的一本书,读懂了,理解了,懂得抓住重点和中心思想,你能够用三言两语就总结出整本书的核心价值,你就把这本书读的透彻了。这种方法,非常锻炼我们的表达能力。

这要要求我们,一定要把书中不懂不理解的地方吃透,遇到任何问题,都不要轻易跳过,主动去寻找答案。只有这样,才可以训练到我们的思考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下面介绍几种读书思考方法:

第一,未读先思法;

是先根据文献的题目、章节标题进行思考,构成一本书的轮廓。然后再细读原文,边读边与自己推想的那本书进行对比、印证,研究二者之间的差距,并更进一步加深对书中内容与表达形式的理解。

第二,正读反思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