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以包容心容纳世俗,才有看破虚妄的因祸得福
庄子:以包容心容纳世俗,看破世俗之外的虚妄。
在东汉时期,刘秀手下有一名“大树将军”,名叫冯异,他不仅英勇善战,而且特别忠心。
当刘秀转战河北,屡遭困境的时候,在饥寒交迫之时,是冯异把自己仅有的豆粥麦饭送给刘秀,让刘秀摆脱了困境。
而且冯异治军有方,为人谦逊,每当将领聚会,各自夸耀功劳的时候,他总是一个人躲在大树之下,所以别人称他为“大树将军”,后来冯异长期转战于河北,深得民心,也成为刘秀在西北部的屏障。
然而树大招风,却遭来了同僚官员宋嵩的陷害,宋嵩诋毁冯异,几次上书告诉刘秀,说冯异有谋反之心。
刘秀听了之后,心里也有一些发毛,担心冯异功高盖主,但是他又反思了自己,知道用兵大计就是多疑猜忌,于是,没有听信谗言,为了消除冯异顾虑,还把宋嵩告发的密信,送给了冯异。
人生祸患,一部分来自于天灾人祸,而除此之外,更来自于无事生非,更来源于自己看不透世俗的计较。
换一种角度看世界,能以包容之心涵盖世俗万物,不应点滴之事,而起纠葛之心,更不以心胸狭窄,而生与人之间的纠纷,自能避祸就福。
不光是在用兵之上,就连为人处事的时候多疑猜忌,缺乏包容之心,都很难成事,并且在无形之中给自己竖起屏障。
《菜根谭》中有这样一句话:
面前的田地要放得宽,使人无不平之叹;身后的恩惠要留得久,使人有不匮之恩。
待人处事要心胸广阔,与人为善,让人不会有不平的怨恨;此后留下的福泽才能够流传得长久,并且赢得后人无穷的怀念。
对于一个人来说,内心的多疑猜忌,是让自己招致祸患的根源,而且在俗世之中,很多人之所以对于世间事太过于计较,太过于在意,都是因为看不透世间虚妄,把人生的一得一失看得太重,把人生的点滴变化看得太过于重要。
庄子提出过一个“逍遥游”的理念,“逍遥游”就是一种理想的境界,让我们超越时空,超越世俗,看到我们未曾体会过的梦幻,并且从这个角度看透我们所执念的虚晃人生。
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曰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迁徙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北海有鱼,化作鲲,鲲的体长就有几千里,化为鸟,名字便叫做鹏,大鹏鸟的背阔有几千里,奋起而飞,翅膀就如同博大的云彩,当它想要迁徙南海时,就到了南海那一个天然的大池。
庄子的《逍遥游》就是让我们在摆脱世俗的拘束,抛开自己狭隘的念头,找到内心的一种自由与逍遥,以此养心,才会有一种真正的豁达与包容。
当我们换一种角度去看世界,看人生,或许会有不一样的觉悟。
人如同虚妄中的尘埃,从古至今,文明社会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而在文明时代之前,又有多少年的远古时代,从更广的角度而言,浩瀚宇宙涵盖星海,在这浩瀚宇宙之中,一切又何足轻重。
而人这一生,不过短短数十载时间,人在历史长河中扮演的角色,不过如同尘埃。
而在人生存在的这几十年过往之中,你所在意的那些事情,真的如你想的那么重要吗?你所计较的那些纠纷,真的会对你产生影响吗?当你把自己的眼光,放在这一些俗世之外的时候,也只不过是背离客观的幼稚与狭隘。
从万物个体而言,生死仿佛是不幸之事,但是从大的角度而言,生死也不过是万物表象。
一个人不以小节作为拘束,更不以生活的琐碎和苦恼作为影响,那么就会在无形之中放宽自己的心,以包容心看待世界,才会有真正不一样的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