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柴桥顺口溜

​老底子柴桥名气大,

号称是个小宁波;

柴桥桥头作地标,

上下街道分两旁;

上街头:

刹勒门口,樟漕头;

当典横头,三角地;

傍边一家牙科店;

个体经营,医术精;

独树一枝东家称,

祖传称店生意兴。

美丰弄,银行弄;

洋金眼药独受宠,

名声雷大效果准;

对面弄里二食堂,

供粥供饭填肚皮;

困难时期就过弃。

下横街:

桥下门,

林立一家染布坊,

当时人们勤节俭,

旧衣染成新衣裳;

水产要数十三行,

货声新鲜价公道;

记忆犹新大雨伞,

大小集市要拜摊,

拔牙镶牙受青睐;

还有一间铜匠铺,

父子兄弟勤经营,

敲敲鼓鼓手艺精;

下边一办轧米胖,

胖胖女主显身手,

爆出米胖似珍珠,

冬米大王名不虚;

救火会,雪家桥;

柴桥小学历史悠,

百年育人结硕果,

桃李天下誉名扬。

百姓出行老站头,

排队买票寻座位,

井井有条不混乱。

大操场,放电影;

老早搭凳去抢位,

闹猛非凡有次序,

露天放映也称心;

传统习俗大小市,

人山人海闹盈盈,

此起彼伏买卖声,

交响辉映乐融融;

柴桥点心有名气,

薄皮混饨馅子厚,

红丝绿丝大油包,

猪油馅子味道好,

松花金团软绵绵,

黑饭麻糍灰节团,

年糕团加米满头,

沙炒豌豆蕃薯糕,

味道至今还记牢;

琳琅满目家乡味。

代代相传不继断;

柴桥小娘跟小玩;

弄堂屋面追逐疯。

上山搞野果,

下河摸丝螺,

打弹子踢毽子,

是把手;

孩童时就这样过,

兑糖郎,穿弄堂;

一群小孩眯眯笑,

旧铜烂铁来兑糖;

街头巷尾卖棒冰,

笃笃考考价便宜,

4分一支解暑气;

老牌糖精颜色粉,

兜着背箩沿街走,

八枚手指老货郎;

大饼油条水塔糕,

上街串乡到处跑,

老柴桥们都知晓。

安庆阿三和阿达,

阿达助人为乐众赞扬;

阿三一翘一拐笑呵呵;

安庆花枝招展喜洋洋;

特殊人物,

也是柴桥的景。

柴桥的街,柴桥的道;

柴桥风景一道道。

历史长河里的柴桥人;

传统文化要传承!

(0)

相关推荐

  • 大煮干丝,加这个东西口感滑溜不柴,不会做的看过来,饭店大厨做

    大煮干丝,加这个东西口感滑溜不柴,不会做的看过来,饭店大厨做

  • 故乡的耀州沮水桥||文:耀丘红晨阳柴岁书

    故乡的耀州沮水桥 文:耀丘红晨阳柴岁书 故乡的耀州沮水桥 一头连西部小丘的青山, 一头连耀州城的中心, 我不知道它诞生在哪个时候, 经历过多少风风雨雨的侵蚀, 只知道它在流年的打磨下 除了增添几重苍凉 ...

  • 吃好早餐才能精神焕发

    昨晚在车库,我刚锁上小电驴,大喘一口气,一回身竟然看见桥同学拖着看似依然沉重的大腿,推着自行车走进来--两个人同时哎呀一声,很是惊讶了! 哦,原来你也在这里-- 忙碌的成年人,白天都奉献给了工作,还要 ...

  • 老柴的《摇篮曲》

    小编之前介绍过不少"摇篮曲",有勃拉姆斯的<Op.49 No.4>,有舒伯特的<D.498 No.2>,有福莱的<Op.56 No.1>,以及肖 ...

  • 林庚:老中医养生顺口溜,值得大家收藏!

    前些日子,小编采访了林庚院长,他说,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就在厨房.此外,他还说了一些养生的小窍门. 为此,小编把他的话整理成一篇养生笔录,大家可收藏. 1.春养肝,夏养心,秋补肺. 现在入秋了. ...

  • 老来伴顺口溜

    | 老来伴顺口溜 越老越是伴重要,有伴日子比蜜甜.儿女再孝难比伴,老伴常在乐无边.一方身体不舒服,一方问寒又问暖.一方身上有病痛,一方忙把郎中叫.少年夫妻老来伴,老伴能给解忧难.形影不离守身旁,精神畅 ...

  • 老柴在这里留下“最后的微笑”

    夕阳中的亚诺河和维琪奥桥 意大利当代作家卡尔维诺曾在他的代表作<看不见的城市>里写道:"即便一个旅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前走,遭遇的也不过是一个又一个的他乡,而他乡是一面负向的镜子 ...

  • 老柴《胡桃夹子》里最华丽、旋律最漂亮的选段《花之圆舞曲》

    老柴《胡桃夹子》里最华丽、旋律最漂亮的选段《花之圆舞曲》

  • 无锡老城厢 桥河成棋盘

    作者:孙炳卿 王福兴 黄树鑫 旧时,无锡城呈龟背形,周11里,河道纵横23条,京杭运河穿城过,全城架桥75座.上世纪50年代,城墙拆除变成路,城内河道逐步填没也变成了路.75座桥梁,除保留一部分桥名外 ...

  • 老柴的小提琴曲

    歌唱着的小提琴:说起柴科夫斯基,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老柴",他的著名作品,大家都知道"天鹅湖".悲怆交响曲,可是我更钟爱的却是他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g ...

  • 柴桥幼儿园宣传片解说词

    Ø 引子 这是一段柴桥人的集体记忆,也是一部令人感慨万千的教育史册.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5年),世界著名植物学家.北京大学教授钟观光先生等人,造福桑梓,在柴桥创办新型学校,取名"芦渎公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