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自卑的根源:源自讨厌自己,真正的“自我”没有完全发育
文/唐若
唐若心学原创作品,违者必究
心理学曾发现,一个人自卑的根源,往往与其童年的经历和思维方式有密切的关系,在童年的成长经历中,由于自我没有完全发育,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很容易被夭折,无法释放自己,更无法做自己,而是越活越卑微。
自卑的人十分讨厌自己
王阳明讲述心外无物,一个人之所以自卑, 本质上是从小到大没有得到肯定,然后会把别人的评价当成自我的形成。
心理学发现, 孩子的自我形成与亲密关系有很大的关系。当一个孩子在自我探索的前期被父母相信与鼓励得多,那么在自我形成过程中,相比那些从小遭受打击的人来说,会更容易自信一些。
真正的自我,往往来自我们童年的经历和他人对我们的评价。如果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不断遭受别人的否定,再加上年幼无法形成良好的判断力,我们甚至会把别人的评价作为真正的自我。
事实上那些所谓的自我来自我们童年的印记和个人成长经历的塑造。有些人从小到大,都习惯被父母比较,比如认为别的小孩优秀,她不优秀。
在这些童年成长过程中,她们会认为自己特别糟糕,从而非常地讨厌自己,甚至是厌弃自己,这是自卑形成的根源。
如果一个人从小到大被父母和家人肯定得多,那么在成长过程中,借助这份肯定,他们的人格伴随自我成长和探索,也会充满更多的勇气和信心,这是信心的源泉。
自信和我们内心相信的力量有很大关系,我们越是怀疑自己,我们越自卑,我们越是对自己充满自信,我们越能调动自己身上的能量去完成一件事。
自卑的人受困于单线思维
一个人自卑的根源源自单线思维。比如很多人在自我成长过程中,父母很喜欢用听话思维来引导他人,为了让孩子听话,父母会用羞愧的思维绑架孩子,让孩子背上沉重的压力。
李雪琴曾讲述自己的父母离婚,感觉自己在照顾母亲一样。她小时候但凡成绩下降,母亲就会显得很悲情。
后来她都不敢让自己的成绩变成第二名,因为担心母亲比她还要着急。母亲用所谓的爱绑架了孩子,让孩子过早的成熟,却忘记了自我的成长和发育,就会让一个人陷入到无穷的自卑中。
自卑的根源源自我们自我没有得到足够的发育,更没有得到足够的探索,我们自己就限制了自己,从而减少了人生的各种机会,甚至这种自卑也会束缚我们自己,让我们无法从困境中走出来。
事实上任何问题从来不是一个解决办法,任何问题都有三个解决办法。自卑的人要想走出来,从根本上意识到事物的发展有多样性,事情的发展也是有多样性,不否定自己,而是积极探索各种可能性,我们都可能从其他路口走出来。
许多人自卑的根源会被自己的困境所限制住。我曾经看到一个人跟我讲述,因为担心自己的相貌不好看,每天都认为别人看不起自己,从而愈发让自己陷入到困顿中。
事实上解放他自卑的只有他自己,当他不再把相貌看得很重要的时候,而是明白,比相貌更重要的还有气质,还有学识和内涵, 我们就能从自卑的阴影中走出来。
真正影响我们自卑的是我们内在对自己的看法,尤其是单线思维看法,过度夸大一些细节的影响,往往很容易让我们作茧自缚,无法发挥自己的潜能。
真正的自信源自建立全新的自我
李嘉诚曾在演讲中表述,每个人都需要去积极建立自我。建立自我的本质就是在环境中去塑造自己。
真正的自信源自我们和环境的融合,我们越能在环境中勇于探索,我们的自信越能得到有效的验证。
所以自信一定不是凭空创造出来的,而是我们在无数次的实战中,通过自我成长和浴血奋斗拼搏中建立起来的。
这就是建立自我的真正含义,建立自信来自我们内在持续的成长和探索,更来自我们敢于打破他人给我们的束缚,不断追求一种圆融的做法,我们越能放开过去别人对我们的评价,我们越是敢于投入当下,活在当下,我们的自信越能快速建立起来。
建立新的自我意味着我们能够从过去的思维中破壳而出,也能意识到那些人对我们所施加的影响,我们只有懂得完全告别过去,我们才能真正地迎来自我的新生。
自信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不把过去对我们的束缚当作未来,而是无论环境如何,我们都要迈出探索的脚步和步伐,懂得用最好的心态和最好的行动,迭代自己,勇敢创造自己的人生。
如果我们想要自信,也一定要去积极发育自我,要明白自我从来不是活在别人的头脑中,而是活在自我的设想和自我的创造中。
真正的自我是我们敢于实践,敢于探索,敢于去冒险,真正融入环境,真正的创造自我积极的一生。
当我们能够发育自我与完善自我的时候,我们的自信也会一步步夯实起来,从而内心拥有无比的勇气和力量。
今日话题:你认为如何建立自信,欢迎探讨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