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的春天》

这是青色兰香推荐的第458部作品

《寂静的春天》

作者:雷切尔·卡逊

译者:许亮

长度:16.3万字

适合:初中以上

这本书给我们讲了一个可怕的事实:亿万年形成的地球生态正在被“聪明”的人类毁灭,同时,人类也不可避免地毁灭自己。这不是危言耸听,它讲的是一些基本事实:二战结束后,化学方法灭虫和除草被广泛使用。这个事实相当直观,每个人都知道,我们的国家也是这样的,直到现在也是这样。

但是,这些化学品,严格地讲,是这些人类创造出来的化学品,给我们本来的世界带来了什么呢?这些化学品为什么被制造出来,它对整个自然的影响是什么样的呢?

概括来讲,本来世界是一个平衡的结构,各个物种都有自己的位置,有食物,有天敌,谁也不会过度繁殖,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但是,人类为了自己的利益首先破坏了这个平衡:在相当大的面积内种植一种作物——比如,小麦——那些原本生活在这里的植物都不见了,互相制约的昆虫群落也遭到了破坏,结果就是:以小麦为食的昆虫泛滥了,然后,人们开始用化学的方法消灭它们。下面就是本书要讲的关键:

化学品消灭了A昆虫的同时,也消灭了B、C、D等等的昆虫,吃昆虫的小动物,比如鸟和鱼,吃了有毒的昆虫之后,也死了,春天里再也没有蜜蜂的嗡嗡声,再也没有鸟儿的歌唱,人类的春天变得异常安静……

那么,除了这些看似不太重要的损失之外,人类是不是在这场化学战中收获更多呢?答案是否定的:人类为此付出的代价:农药的残留直接进入人体,成为引发各中急慢性中毒以及癌变的罪魁祸首。更可怕的是,昆虫们经过短时间的进化就会产生抗药性,因此,更多的更复杂的化学品被研制出来对付升级版的昆虫。可是,人类没有能力进化出抗药性,人类的进化时间太长了,在我们还没有进化出新能力之前就会灭绝。

这本书不仅提出了一个环保的问题,同时,也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人类太骄傲了,总是以为自己可以征服大自然,人类要为此付出怎样的代价,无人可知。

推荐延伸阅读:《时间移民》(刘慈欣)(本公众号417篇)——时间移民的故事讲的也是人类用科技改变世界,人类变成了真正的神,可是,人类无法面对的还只有自己。一个是理性的指出现实的危机,一个是对未来的哲学沉思,都相当值得一读。

关注“青色兰香家长鉴书”与孩子共同见证文学的力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