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顽主

导筒专访《鱼乐园》导演柴小雨

2019年FIRST青年影展进入第二天时,出现了一部收获现场观众多次掌声的新作——《鱼乐园》,这部有趣而混不吝的电影对当下北京快速的城市发展变迁中几位年轻人的精神状态进行了一次特写,导演柴小鱼在阐述中写到:“我看到了在都市生活中的“泡沫”化情感,在我生长的环境周围,出现了太多荒诞的爱情、亲情、友情。这是源于什么呢?时代发展的迅速?文化的缺失?我想拍摄一部影片去探讨这个问题。”

在影像与技术之外,影片彰显了乖张的生命力,它自由而恣意,在独立影像创作的立场,勇敢地张扬主流之外的不同价值,突围对生活与世界的惯常认知。”
——柴小雨《鱼乐园》第13节FIRST青年影展「一种立场」奖颁奖词

鱼乐园 (2019) Fish Park

导演: 柴小雨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章小鱼给导演柴小雨打了一个电话,他表示自己没有信心出演片中角色。小鱼的同学李海峰带着女友燕燕从广州来到北京。燕燕来到北京学习小提琴,憧憬着自己可以进入专业乐团。李海峰虽然名义上是陪着燕燕来到北京,但他来到北京后多次私下与前女友约会。李海峰开始担心燕燕有出轨的可能。二人始终存在不信任感。

在一天晚上小鱼和燕燕背着李海峰发生了性关系,而就在这一晚李海峰也与前女友在出租车上重新拉起了手。李海峰看到燕燕和老师走出校门那一刻感到惊讶,可他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是从燕燕身边跑过去了。章小鱼和柴小雨探讨剧中亲情和爱情的分寸把握。章小鱼逐渐被柴小雨说服,开始对剧本里的角色越来越感兴趣。

柴小雨

男,1986年9月13日出生,北京人,汉族,本科学历,广告、纪录片导演、摄影师。作品:电影《行歌坐月》副导演;电影《最美的时候遇见你》副导演;纪录片《进藏》摄影师;《中国影响力》栏目组,编导;广告《迈乐—一路向外》摄影师;广告《兴业银行—青海湖》摄影师

 采访正文 

 导  筒:

你最早在什么时候开始接触电影?

 柴小雨:

很早就接触电影了,比较有印象的是,高中开始喜欢买DVD看,有朋友推荐岩井俊二的片子《关于莉莉周的一切》,还有青春片《蓝色大门》《天使爱美丽》。
岩井俊二《关于莉莉周的一切》(2001)
那会儿大街上盗版DVD哪都有,就是质量不太一样,大家肯定都不爱看枪版的。我住在马甸,后面有一个卖衣服的店,进去是一个长条,外面卖衣服,里面全是DVD,盒装的,还有可以拉开的套装,里面有几张碟,感觉像正版的,还是挺牛的。厂牌的,标准的,国产的都有。

易智言《蓝色大门》 (2002)

在《蓝色大门》中饰演张士豪的陈柏霖也是首次来到了FIRST青年影展

 导  筒:

设计专业毕业后为什么会选择进入到摄影的行业里面?

 柴小雨:

其实我一直都挺喜欢影像的,也很喜欢做设计,但是后来发现设计挺难把它当一个艺术去做,更多的时候更像是一个服务行业,比如客户要什么你就给什么。当然我的意思也没有说现在做设计的不是艺术家。
只是对于我来说,会觉得自己想要的一些东西,没法输出。后来就一直拍,做摄影,还想做点片子,而且做摄影这两点不矛盾,慢慢就放弃设计了,看看能不能以后做电影。

 导  筒:

具体要做电影的想法是什么时候萌生的?当时你对自己的职业有一个规划吗?

 柴小雨:

其实是自然而然的,那时候大一到大三还是想做设计的。大学的期间我的同学们都知道我喜欢电影,我的DVD最多,会拍一些小短片。一些艺术和设计类杂志,还有《看电影》这些杂志都会经常买,而且我最后在大学里特意买了个电视用来放电影,觉得在大屏幕上看和电脑上看不太一样。
但是慢慢的到后面,经过一些实习和小事、小项目之后,逐渐的有点讨厌设计类的工作了,比如给到人家一个方案,人家觉得你的方案这里那里都有问题,有点忘了具体的事情,不过我的兴趣和重心开始一点一点慢慢转移了。

 导  筒:

大概在什么节点开始创作《鱼乐园》?

 柴小雨:

2016年,那时候在做一个公路片的剧本,特别荒诞的故事,我们拍了个小的样片,后来发现没法往下接着搞,太费钱了(笑)。之后就把这个公路片的前半部分放大并且做了一些变化,主人公一直是章小鱼,也有燕燕,海峰之前是另外一个人的原型。

 导  筒:

《鱼乐园》的片名修改过吗?

 柴小雨:

之前《鱼乐园》这个名字一直都叫《我不相信你》,拍摄还有剪辑的时候也还没特别去考虑片名。
《我不相信你》最原始的剧本里,每个人物都存在着没有信任感的关连,做着做着,发现这种关连好像不是特别重要。我希望把小鱼提出来,我们拍的素材里面还有他叔叔和胖子之间的关系,但是做完以后他和胖子的关系变得有点多余,不如不要,所以到后面大家就觉得之前的片名不合适了。
《鱼乐园》预告截帧

 导  筒:

《鱼乐园》的制作团队能介绍一下吗?

 柴小雨:

所有人都是身边的朋友,小鱼是我的初中同学,海峰是我大学同学,执行制片许科是我邻居。

 导  筒:

邻居?

 柴小雨:

是,也是特别巧。其实这个“邻居”是说的他爷爷家,我们两个小时候不是发小,是大学毕业以后我开始学摄影,他也想学,正好有段时间他住他爷爷家,那时候大家才开始特别熟,天天在一起玩了。

 导  筒:

选景方面没有见到北京特别有标志性的建筑,而且故事发生在老式的六层房、平房和天桥这些地方,是有意识的避开还是说无意识的自然流露?

 柴小雨:

是有意的。那些标志性的建筑我不喜欢,觉得那些不是北京,不是生活中的北京。我还有一个做片子的朋友,我们两个都会这样,先画区域,在北京拍哪不能去,就得在这拍。
蒲黄榆北边就是崇文门,我小时候在崇文门,所以心里就想我得在蒲黄榆那拍。虽然东城也是北京,就算剧本合适而且东四能拍,但是我小时候不在那生活,真的让我去东四拍就会觉得质感不一样。
北京蒲黄榆向北四公里是崇文门
这也是个人记忆的东西,我觉得这是我从小长大的地方,这个是我的地,那是别人的地,有点这种感觉。东城那边胡同弄的很好的,好多都翻新了,现在只有南城的部分胡同没有翻新了,不过我看了一下现在也逐渐在翻了。
拍的时候就想在没有太翻新的地方拍,回到胡同,这景也合适,一切东西都很熟悉,有什么地方能拍心里都特别清楚,所以说就不可能去别的地方拍了。

 导  筒:

小鱼在片中骑着共享单车,是专门设计的吗?有没有考虑过摩托或者其他的交通工具?

 柴小雨:

这倒没有,平时大家都是骑这个。而且小鱼也不是花里胡哨的,不会装,骑自行车就挺好。
《鱼乐园》片场照

 导  筒:

在北京拍的作品很多,内容包括摇滚乐的、拆迁的,包括去年杨明明《柔情史》也是关于北京的,不过近些年能代表北京的这种质感的电影不是很多。你会专门去比较么?

 柴小雨:

纪录片的像张元的这些都会看,都很喜欢,《顽主》《找乐》,都会看的。会吸收一些东西,会看一些氛围上的东西,不过也不会刻意地去学。
米家山《顽主》 (1988)

 导  筒:

你在北京和广东两边都学习生活过,关于这种幽默的感觉的把控,会特地去寻找南北方的不同笑点吗?

 柴小雨:

我没有一定要做个喜剧的,因为我对电影的理解,还是尽量地把一场戏做得有意思,并不是一定要喜剧化了。
我也在南方生活过,熟悉南方,或者说熟悉广东,南方人和北方人的反差本身就很有意思的。有时候南方人和北方人一块聊天,确实对不上点。所以在剧本阶段人定了以后,就按照海峰写,反差一点点出来的时候就好玩了。

 导  筒:

剧本总共写了多久?写剧本的时候这些演员,是不是有明确的身边的参照人物了?比如刚才说会照着海峰去写?

 柴小雨:

剧本断断续续差不多用了一年时间。写的时候我会先定下人物目的,让每个人都有更丰富的目的。除了几个主角,叔叔、胖子包括小卖铺老板娘等其他人物角色的目的在这之前都做了设定。
比如海峰的目的性很强,他其实不是为了燕燕来的,而是为了见前女友,同时也不想跟燕燕分手,他心理层面上的东西,是上来就有的,我开始会想谁合适,就想到我的大学同学海峰。每个人的目的性都上来就做了,有一些东西可能会在后期削弱。
《鱼乐园》剧照

 导  筒:

有了身边的真实人物作参照,演员是不是也提前打了招呼然后一拍即合的?

 柴小雨:

没有,我不确定我是不是能拍,是后来才说的。扮演小鱼的李博光其实就是和片中的剧情一样,上来我确实没跟他说让他演,而是说先聊聊剧本。虽然有这个目的,但是我有点担心他会在主观上有点抗拒,所以也是先聊天,让他慢慢接受这件事,才跟他提出让他来演。

 导  筒:

你觉得李博光身上是哪一点是真正打动你的?他本身生活中的状态和戏中的状态的差别多么?

 柴小雨:

我觉得很幸运,由李博光来演“小鱼”。我们两个虽然是初中同学,但毕业以后并没有联系。他其实不是特别像小鱼,但形象和气质就是中学时期特别帅气的一种坏坏的样子,印象特深。

《鱼乐园》预告截帧

李博光跟我们任何班里的人都没有联系,我说怎么办,制片许科的意思说联系不上只好换一个,我说不行还得找他。因为我媳妇也是我初中同学,最后在拍之前通过我媳妇认识的一个朋友才算找到他,知道他之前在一些公司上班,杂七杂八的事情都做过,也不是特别固定。后来找到他,跟他聊完有这么个事,他觉得也还好,就来了。
其实我对几场戏会有点担心的,但我从不担心“小鱼”,他虽然不是电影行业的,但他特别聪明,我跟他的沟通特别多。他能在剧本还有后期这些方面给我提供不少想法,我也很信任他。
我觉得我一点挺行的,看人就会知道他会怎么样。比如他这人为什么会是这样,这么多年过去了,李博光一定没变,这样的人没跑。不过很多年没有见博光,唯一就是担心他胖了,只要他不胖,他的能力我觉得演小鱼绝对没问题。
其实包括叔叔这个角色其实是我老丈杆子(笑),我说不用练,您肯定没有问题。

 导  筒:

老丈人在现场的表演状态,你是怎么跟他说的?

 柴小雨:

老丈人是特别明白的人,我给他看台词,他马上就说你别给我看台词。他有很多词是他原来在生活中说过的,包括学英语JQK那个段落,会重复用到戏里去,这也是个人的语言习惯。
所以我跟他大概说下戏,小鱼跟他是怎样的反应,他马上就明白了。包括这次入围以后,我给他打电话通知他,老丈人特别逗,说:“行吧,我知道了,我还没怎么表现呢。”(笑)他觉得他的表演都还没怎么用力。
《鱼乐园》预告截帧

 导  筒:

除了叔叔以外,同样作为长辈的大姨有没有真实的参考的亲戚朋友?

 柴小雨:

没有,大姨这个角色很重要。根据小鱼的设定,他从小跟着叔叔长大,要说他恨他爸他妈也谈不上,就是无感,不在乎。小鱼一部分生活经历是以前我一个哥们,他恨不得他爷爷赶紧死了,说什么爷爷死了分房分钱,炒股或者,干什么去了。
因为以前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很多经历过那个年代的家庭出来的孩子,或多或少心理上会留下一点问题。这种延续下来的东西,比如父母逃避所有的事情,孩子会不逃避么?所以在片子里,我觉得小鱼一定要有一个人给他点什么,给小鱼一点温暖的东西。

 导  筒:

“燕燕”的演员马伊芙是如何选中的?为什么会选择让她拉小提琴?

 柴小雨:

是,我父亲是拉小提琴的,他会在家里拉。一开始我和制片商量要找个会小提琴的女演员来演燕燕,比如音乐学院的姑娘可能是会的。现在片中的这个燕燕——马伊芙是我们摄影介绍的。他拍一个索尼广告项目的时候,马伊芙当时做模特。
在选角阶段,他跟我说这有一个这个姑娘气质挺好,不过小提琴的水平可能不是音乐学院那种科班出身。我说就见见吧,燕燕也不需要非得小提琴拉得多顺,或者演奏得怎么样,那时候也反对意见,说小提琴要够好,不过拉得特别好的在气质和感觉上没有马伊芙她的状态。那权衡一下,就选定了是她。
《鱼乐园》剧照

 导  筒:

燕燕拉小提琴是断掉一段时间后再开始学,这个剧本设计是什么原因?

 柴小雨:

这么说可能不太合适,也是巧合。马伊芙本人确实是这样学的小提琴,她就是中断了后来又开始。这一点我在剧本的设计上变成把时间跨度拉长了,背景也更加完整,变为她想放弃家里给她找的公务员工作继续到北京学小提琴,让她在目的和感觉上更明显一点。

《鱼乐园》预告截帧

 导  筒:

广告导演的经历会不会让你对分镜,还有执行的脚本要求很高?现场会不会比较严格按照剧本来走?

 柴小雨:

我不喜欢广告的点是因为演员的细节的表现上,其实基本上没有太多的空间。我觉得我喜欢拍电影就是喜欢拍戏,拍人物之间的关系,肯定是会除去广告的那些手法。
比如拍广告的现场会让你按照样品,或者参考某个段落现场给一段情绪,遇到专业的还行,要是稍微差一点,表现就比较僵硬了。但拍电影的时候的戏就不难这么来,观众是跟着人物走的,人物的真实状态没有出来,很可怕的。

 导  筒:

在现场是给了一个比较大的发挥空间給到演员吗?尤其是一些临场的即兴的东西?

 柴小雨:

其实很多,首先我想说那只黑背真的是现场冒出来的。
我们在前期做了大量的工作。一开始就租个屋子,在电影中有一个房间是从头到尾没有拍到的,那间房大家都住那。彼此熟悉,也可以磨合得更融洽。
《鱼乐园》片场照
小鱼和海峰说的话,那种幽默感,包括敷面膜那一段都是现场来的。
好几个角色说话都会有点脏字,我会想要不要改,后面很麻烦,我又一想没个脏字他没有办法演,没有这个状态不会说话了,就说吧(笑)。

 导  筒:

现场拍哪一场戏花的时间最多?拍摄的难度最大?

 柴小雨:

还是在胡同里走的那段时间最长。偶发性的干扰比较多,两个演员状态容易受到路人影响,我最后用的那条可能晃的厉害,但是两个人的状态没有错。
这场戏拍了好几条,花了近三天,因为还换了场景,之前在一个场景里拍,但这个场景里太多意外,又换另一个场景里拍。现在用的是第二个场景拍摄的,这两个人最对的一次,其实像非职业演员,次数一多状态就比较容易疲,会影响状态。
《鱼乐园》片场照

 导  筒:

说到晃,做广告片或者是拍其他的东西,会用到手持或摇晃的场景应该不是特别多,这次整个偏手持和特写的摄影风格上做了怎样的考虑?

 柴小雨:

希望更贴近生活更写实。做片子,大家都会想如何跟别人不一样,也想实现自己的想做的东西,但其实拍之前内心不知道会变成怎么样。确实之前很多戏相比现在更晃,不过后来发现太晃也不行,就会折中一下。

 导  筒:

这次摄影里也有你自己的名字,拍摄有哪些部分是你自己上的?

 柴小雨:

李栋军是摄影指导,我是摄影之一。栋军是一个特别职业的广告摄影师和导演,不过他的时间上不太好确定,大家来拍片都没有太多钱,不可能要求他一个月天天都在这。本来他假如不在,拍摄就会停一两天。他干了十来天之后临时有事,但我想这几天整个感觉很好,别停了,接着拍,我就会自己拍。而且因为里面也涉及我演的部分,就拍了。

《鱼乐园》预告截帧

 导  筒:

剪辑时跟别人聊的多吗?目前的片长比起一开始剪辑的版本在哪些部分会“忍痛割爱”,作调整和删减?

 柴小雨:

剪辑差不多花了一年,这是一个对我来讲成长很迅速的过程。虽然今年三月有一个月的时间,我找了一位剪辑师,但大部分时间都是我在做,在梳理。
做导演的时候很多东西拍完了觉得是好东西没错,就留着它,而且坚信觉得没有问题,剪辑的时候跳不出来。不过隔一段时间就觉得自己跳出来点,接着剪辑的时候发现一些东西又不太对,但是说不上来哪不太对,就会又想不太对的原因,是不是应该再回来点。
这是一个删减,增加,如此反复的过程,而且整个剪辑的过程也在我不停考虑一个问题的过程,就是我的这个片子到底是给观众看我想拍的还是给他们看我想看的,最后是偏向给大家看的。
删减比较多的是对话部分,有一些目的是为了片长考虑。
像片子里我和小鱼的对话,我们俩在那一坐起码能聊一个半小时(笑)。本来是应该是按照剧本说的,但我们都觉得有点死板了。后来一想,要不然咱们两个就聊吧,我带着他,可我演的不怎么样(笑),真的有点像做采访一样。
有几段是我不太想删的,后面实在是没法儿了割舍掉的。比如我们两个聊对于女孩初恋的感觉的一场戏,那段对话我特别喜欢。我们俩坐在一个假山旁边,前面是水,水的波光打在我脸上,小鱼坐台上,大特写,就聊天,觉得不觉得咱们现在的不知道年纪大了,看到女孩没有当初的那种心跳了,没有说还想马上再想见到他。
以前上中学的时候,你看到一个心动女孩,就会想放学也看到她,食堂也看到她,哪都想碰到她,骑自行车想从她旁边骑过去,那种感觉不再有了,我就问他,是年龄的问题还是其他的原因。根据这个去交流,也聊了聊燕燕,对“我”这个角色的设定,以及燕燕的情感是什么样的。拍完给朋友看了,觉得把燕燕说得太明白了,交代太清楚了,所以还是想留给大家一个空间来看这个事情。其实这就是有点突破了,虽然聊情感的我很想保留下来的,后来也没有留。

《鱼乐园》预告截帧

 导  筒:

“小鱼”是否也是真实代表了你身边八零,九零后的这代人的情感的状态?

 柴小雨:

确实会有一些真实的部分,身边有一些哥们,挺爱玩的,会有点分不清楚,到底爱情和性这两者到底是怎么回事,只要是谈女朋友,时间全都长不了,我觉得也挺可怕的。我不是这么一个人,我对我媳妇是很好的,还有我老丈人(笑)。不过我有时候跟这些朋友聊天,他们的状态和小鱼挺像的,或者说就是小鱼。

 导  筒:

按照剧中的小鱼的生活走向,他哪天会结婚或者是什么时候结婚?

 柴小雨:

结不了,结婚这个事他不需要,可能小鱼突然有一天会想要个孩子,但是他不想结婚。这个很难理解。因为有孩子比如像有个儿子或者有个女儿,他会产生一些希望,一些要求的。但是对于小鱼一定要结婚这个事我觉得够呛。我其实心里挺担心越来越多的年轻的人会这样。

 导  筒:

忙《鱼乐园》之外,累或者是疲的时候会做什么?

 柴小雨:

做点商业的项目,我不是天天剪辑,连对板都不是每天做,我很懒的(笑),和小鱼一样。

 导  筒:

片尾曲能看出你也是喜欢摇滚的,《乐队的夏天》你会看吗?有没有喜欢的乐队?

 柴小雨:

当然会看(笑),除了后海大鲨鱼,还很喜欢痛仰。
未剪辑
第13期 柴小雨
📎再一次,为娄烨欢呼

「导筒」微信号  directube2016 

「导筒」风格不会变,网站正在加紧建设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