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当学苏东坡,把别人的绝望活成诗和远方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一生坎坷跌宕,颠沛流离,但是名气极大,尤其中年以后,诗词横绝当时,粉丝上至皇帝、太后,下到市井百姓,就是说全国无人不知。他若有新诗词一出,没多久都是朝野皆知。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据说, 据说当时这句诗被当地知州大人看到,以为苏轼要逃走,赶紧带人去苏轼家查看,却发现苏轼在酣然大睡。
别看东坡诗词写得潇洒乐观,悠游自在。
事实上,苏东坡的生活状态不是被贬官,就是奔波在被贬官的路上。如果按现在人看来,据说才高八斗,命运不济。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在宋神宗元丰五年贬谪黄州,苏东坡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吃鱼。没多久又贬到惠州,他还作诗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吃荔枝。后来又被贬到瘟疫横行的海南岛,他依旧苦中作乐,与海南岛上的原居民一起悠哉悠哉,把贫困潦倒的放逐生活经营得不亦乐乎。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苏轼的《猪肉颂》。
在其放逐过程中,还无意成了星级大厨。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
苏东坡的旷达与自我解嘲的能力,也许是身处乱世的我们最需要的能力吧?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但能把这些不得意看得开,放得下,还能拥有豁达大度的态度,去对待生活才是最可贵的。
在宋神宗元丰五年贬谪黄州,他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当朋友感叹生命短促而忧愁悲伤时。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曹操志得意满,气吞山河,不可一世,在船头对江饮酒,横槊赋诗,可谓“一世之雄”。如今已不知去处,就算是曹操这样的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一时,如今灰飞烟灭,何况是自己,因而只能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
而苏东坡是积极而乐观的,他宽解友人,他认为天地之间,凡物各有自己的归属,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令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送到耳边便听到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可以任凭自己享用,而且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时候。这是天地之间没有穷尽的大宝藏,可以尽情享用。人生在世,只要活在当下,享受现在拥有的一切,每个人都是天地的过客,没必要悲观的。
正是“江山本无常主,得闲便是主人”。
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
苏轼就是这样的人,他一生坎坷不平,但他却有一颗热情洋溢的心去看待人生,可见他有多么的豁达乐观。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节选)
慢下来,不要着急去改变,而是用一颗沉着的心,像匠人般雕琢、打磨自己的生活。
没有什么能轻易把人打动,除了美好。“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他活出了自我,遗世独立,在感觉高处不胜寒,欲“乘风归去”。在他心目中,这样能也许能够解脱吧。但是,苏东坡毕竟不是屈原,不会一时想不开,他又很快调整心态,认为人有悲欢离合,这种事情自古以来都是如此,所以,又释然了。
生命大概都皆如此吧。
东坡最美的大概是他永远选择美好,单单是“选择”就很有力量了,像一块白玉,落在地上,不是碎了,而是旋转舞蹈,与大地合二为一。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还是及时行乐,活在当下吧。
世人应该学习东坡先生的豁达乐观,读着他赏心悦目的诗句,把握当下,做一个享受生活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