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想成为一个大V呢

我常常在面试的时候设置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新媒体’是什么?'自媒体’又是什么?”

当然这肯定是个开放命题,目的是考察实习生的思考方式和日常积累,不过这也确实是一个自媒体从业者应该琢磨清楚的命题:

如果说媒体的使命就是完成信息的传递,那么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区别其实更像是伪概念,或者更准确地说仅仅是工具上的概念——“传统”靠文字、靠图像、靠相对静态内容载体;“新”靠网路、靠社交媒体、靠能够实现动态更新的内容载体——本职都是帮助人们完成信息传递。

所以新媒体运营这份工作的重点应该在运营,新媒体是实现运营的工具。同理自媒体的重点也应该在“自”,有自己的创作驱动力、有自己的核心竞争点、有自己的传播诉求。

只是越简单的道理往往也是最大的痛点。土味Giao哥重新定义了说唱,甚至还在强运营的包装下上了《中国新说唱》。还有那个练金鸡独立神功的雄鹰高飞,9月份闹失踪事件的时候,我有好几个年轻人的吐槽群都自发地搞了一波隆重的追忆。按照上面的定义再串联这些线索,他们必然是非常硬核的自媒体——但你也很容易发现,人们在严肃讨论自媒体行业这个话题时又很不愿意带上他们。

这就是行业里最真实烦恼:每个人都希望成为自媒体,每个人都理解新媒体的重要性,但“自”的上限和下限在哪里、“媒体”能够帮助我们做到什么,这两个问题似乎没有标准答案,但包含在答案里的任何细微差异会让最终结果千差万别。

或者说得更直白点,这个时代不缺少能产生内容的新媒体和自媒体,但真正的大V呢?

人民需要大V

先说说自媒体和大V。严格意义上,自媒体是一种内容创业的产品形态,大V则是某种类型的自媒体代称,两者从内容生产模式到商业变现路径上基本无缝衔接,是标准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不过肉眼可见,自媒体成长为大V后往往是有很多“自媒体外”特权的。

真正的大V,应该是真正的文体两开花。无论是在网络上还是在现实中,他不仅仅存在于滤镜和特效背后,是拥有自身知识力、影响力和说服力的个体品牌。

比如同样是拖更,运营得当的大V可以将拖更变成一档保留节目,但对于自媒体来说弄不好就是一次运营事故——同样的产品形态似乎仅仅因为包装策略上的差异,享受着不同的内容创作自由度,非常魔幻。@天才小熊猫 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也因此被网友称为广告界的王家卫。

而且平台也更愿意捧大V。

张召忠局座在B站的走红几乎是自上而下的推广,在B站用户的眼里和局座合作说明“运营很懂”;还有河森堡同志,其实每次的科普演讲都代表着国博的整个机构背景,但并不妨碍各种大号KOL们的转发。

如果你把局座改造成张召忠频道、把河森堡改造成国博在线,前面这套看上去美极了的流程就会完全作废。

不过背后的原因也不复杂。粉丝允许大V们拖更,来自于粉丝与大V们在媒体职能之外的交流;大V们在平台们良好的生存状态,基本思路就是把自己当做一个“只不过稍微成功点”的用户。说到底,大V是人格化的自媒体

通过人格化,自媒体人来到了新的用户交流维度。在这个新的维度上,自媒体和受众交互的核心已经不仅仅是内容,也同时丰富了情绪、观点、立场等更私人的要素。在这种模式下自媒体的用户粘度、活跃度都是过往自媒体模式下很难想象到的。

另一方面是自媒体能够获得更大的自主权(当然不仅限于上面的拖更),因为自我表达更容易形成IP,而人格化丰富了自我表达的方式。相对于内容来说,IP显然更有生命力。

于是两方面的因素让大V不仅能够生产优质内容,还能让优质内容最终能够实现的优质诉求指向内容之外,或获得参与感、或划定亚文化圈层、或为完成自我性格的补全。总之相比于自媒体,人民更喜欢大V。

但大V也是罕见地“市场逐利却没办法量产”的珍稀资源,原因在于人格化本身是个艰难的过程,比如自媒体的内容需要实现知识化,即让自媒体产生内容的核心驱动力摆脱情绪等感性层面,更多从理性需求出发,最好能够形成一套可以收纳内容定位的基础框架——局座说什么都是“战略忽悠局系列”、河森堡的所有爆款内容都猜中“出乎你常识的历史常识”,大V们的性格带着内容走,自媒体的性格跟着内容走。

此外由于大V本质上分担了一部分平台的运营职能,而平台运营职能意味着对用户管理、渠道管理、商业包装等方面的技能往往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大V的生存策略往往需要从自媒体形态下的被动适应平台,转变为主动配合平台——局座不能仅仅只做战略忽悠,河森堡不可能按照媒体或者国博场景内的标准来定制内容,连马未都都戴上过AC娘的丸子头,专业化和商业化等方面的挑战不仅有,而且非常特殊。

所以要不MCN机构在自媒体时代为什么大行其道呢。现有的环境给用户的成长提出了太多难以自恰的要求,倒逼人和创意这些内容创业的原材料源源不断地躲避到工业生产线里才规避风险,而不是直接被浪费。

但也不出意外,没人把麦当劳和肯德基当做料理中的珍馐,被工业化撑大的自媒体太容易被人们敏感的味觉尝出来。人民还是在苦苦等待大V。

谁来孵化大V

大的环境是,内容平台们都在抢人,抢人的筹码是可观的补贴分成,并且看起来卓有成效。

悟空问答能够实现热启动,基本策略就是让在知乎苦苦打拼的300大V实现月入上万,然后到2017年11月顺利实现了触达用户过亿、每天产生20万个回答的小目标,完美符合“一个社区的活跃度,很大程度取决于KOL持续生产话题和内容的能力以及社区运营”的理论。

不过这种打法也终究中解决社区本身的焦虑。从短视频领域延伸到了问答社区,但大V仍然是整个社交网络环境里的稀缺资源,并没有随着平台的丰富变得百花齐放,流量的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显然某个环节上是出了问题的。

回到最真实的时间线上,大V们其实是先于补贴分成政策出现的,先是BBS,再是博客,后来又到了微博,其实不难发现这些平台的共同特别是极强的赋能能力:大V们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需要被更合适的产品逻辑来放大,而不是让大V的表达过程成为一个不断克服障碍的过程(学习如何发布、学习如何适应算法等等)。

所以在孵化大V这件事上,平台是最合适的“人选”,但首先需要做的就是纠错。

微博应该已经注意到了这个趋势。在之前的V影响力峰会上,微博在宣布2019年将加强扶持垂直领域的大V之后是有定语的——“特别是原创的、系列化和人格化的博主”——原创化、系列化、人格化显然是对内容提出的要求,是平台力所不能及,是自媒体人最能力所能及。

V+业务就更加旗帜鲜明。微博的官方解释是,V+“通过挖掘和深耕核心圈层粉丝,不断帮助大V和核心粉丝的双向成长的模式在互联网付费时代带给整个行业态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可以理解成平台主动与内容寻求配合,帮内容来寻找更合适的成长路径。

还有一些数据可以作为参考。垂直微博覆盖了60多个垂直领域,V+业务已经有累计175万付费人次。当时分享数据从作者规模超过了70万,其中大V规模接近5万,大V每个月整体阅读量1.65万亿。

如果1.65万亿阅读的内容都能实现预期的“原创化、系列化、人格化”,基本上就是一次内容产业的现象级革命。

无独有偶,微信7.0的大改版也能够见到这个思路,比如调整看一看的产品展示权重和逻辑,基本就是帮微信上的内容创作者减负,增加一些被动曝光的机会。但入口太深、又太让普通用户主动,总体来看效果并不突出。

作为长期的内容受用者,我希望希望这个趋势下所有好的构想,都能够早日实现。

最后基于上面的逻辑推导,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大V而不是带“自”色彩的媒体人,我的建议是学会让自己分工:除了让内容成体系、有人格,接下来需要思考内容平台能够“被动”地给内容带来什么,看看平台如何给你赋能,看看平台用什么方式让你留下来

营销千货:

《被标签化的创业者们需要甩掉哪些锅?》

《“工具必死”?工具类产品创业还有机会吗》

《“营销”不是你“负面”的挡箭牌》

公关传播:

《新世相卖课:当聪明人开始使坏》

《网易,一个“乐行僧”》

《海底捞公关满分,粉丝负分》

《如何以正确姿势解读44岁的被告罗永浩的庭前自白?》

行业观察:

《人民不需要“让水变油”的抖音》

《“不在一线”:成都脱口秀生存实录》

《风波后的“太古里”:知识付费的地下江湖》

《谁“杀死了”papi酱?》

产业解读:

《你的旧iPhone卖吗?我们来谈一下价值1000亿的大生意》

《为什么中国两大游戏巨头腾讯、网易还不撒币?》

《小米“低烧”,OV“高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