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香大连街》的构想
原合集为《大连物语》,是2011年至2014年《新商报》连载138篇散文(实际上有160多篇,因与笔者《记忆大连老街》《记忆大连老街(续)》重复而作删节)。
(2011年3月20日第一篇)
(2014年5月4日最后一篇)
因与“品读大连”系列之《传说.大连物语》重名,暂改为《槐香大连街》。
商报连载的缘故,如命题作文,仅千字篇幅。《大连老街》则非常自由,所以人物的描写、事物的叙述便可以细微。二者完全不同。《槐香大连街》与《流光碎影》更不同,它写的是市区的百年变迁,而《流光碎影》写的是“大大连”纵横演变。概括讲:
《槐香大连街》是讲故事,偏重人、事、物的风土微观;
《记忆大连老街》是作街巷地理,偏重建筑导游。
《流光碎影》视野宏阔,解析城市史,跨度大。
槐香
最早一篇题目《不老的不老街》,是寓意不老,希望无论老大连,还是新大连,能保持自己的特色,独特的城市风貌,异样的城市风情,才是大连的特质。
寻找大连与众不同的特色时,笔者发现洋风、洋槐、老电车最能体现大连原色,所以许多文章中都有体现。描写洋槐的文章约十余篇,各不相同。“如果水是江南的灵魂,那么槐就是大连的灵魂。”每年夏天,即便伤怀,也可以感恋这份温馨。《槐香大连街》写了很多人、很多事,其中有笔者的五位故人。第一位是父亲,写的是父子之情;第二位是小哥,写的是手足之情;第三位是母亲,写的是母子之情;第四位是孙来成叔叔,写的是忘年之情;第五位是恩师李涵凭,写的是师生之情。诚然,也写了爱情、友情,但皆离不开魂牵梦绕的感恩之情。世上没有人或事物不老,唯有街不老、情不老、爱不老、槐香不老。
槐香是大连的本色,有怀念、归来的美好寓意。有大连以来,城市至今被称为大连街,充满了暖暖的依恋。
与读者心灵互动
因为是《新商报》周刊连载,赶稿匆匆。但每一篇文章都是经过精细构思。每一篇文章,读者都能得到一份小知识、小常识、小揭秘,甚至是解密。每一篇文章,读者都能读懂作者的情怀,以平和对等,理解知遇的心情,相互交流,实现心灵深处的沟通。读者读《更新街的儿歌》便会相似的共鸣。许多文章,既有作者自身成长经历,也有诸多前辈的轶事。连载期间曾与许多读者与作者互动。
文风
文风上,笔者偏爱郁达夫。喜欢自然主义的风格,尤其是唐宋浪漫主义风韵,写作时有很多借鉴。时常移花接木,形成自己的语词、语句,体现中文的韵律美。
市井细微
笔者是大连人,对大连话尤为敬畏。那是祖先之音。大连话中有许多外来语,其中便隐藏着故事,如“笆篱子”、“打野卯”、“马葫芦”等。文化是细微,这也是写物语,读物语,能深深体味到的。希望通过细微来呼唤对大连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敬畏。除了表达对母城的感恩之心,更想表达一份对历史的敬畏。
写作中,笔者接触过近百岁的老人,拜访过近九旬的老者,接触过近八旬的学者,遂经常借题发挥。并将市井文化,如“泡崖”、“老麻沟”等老地名予以清晰阐述。这些在大连史志中多不见记载,应属一份挖掘、一份整理、一份对古老风情的新解读。
人文探索
当然,笔者经常改变写作方法,有时也作尝试。2013年的物语连载,就做了很多尝试、探索,写了康有为、梁启超、蓝天蔚、胡适、黄炎培、陈其美、梁漱溟、竺可桢、陈半丁、茅盾、田汉等许多历史人物。通过历史名人的印痕来揭示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也为大连人文的沉淀,旅游思路等提供类似百度百科等资讯。为了实现这些,先后读过《黄炎培日记》、《梁漱溟日记》《梁启超年谱》等各种珍贵的第一手史料。
工业遗产
最后,笔者表达了对城市最早的工业遗产的建议、畅想。这些珍贵的工业遗产多始建于上世纪初,私自称作“城市起点工业遗产”,1901年的达里尼铁工厂,1902年的广和配水池,1902年的达里尼中央发电所,1908年的转车台及扇形车库……这些都是大连最珍贵的文化遗产。笔者希望通过物语传达正能量,传达保护的声音,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呐喊。关于工业遗产的思考,最终成为2014年两会期间通过的第0038号政协提案,并由大连民进建议写入2014年政协1号提案。
珍贵照片
最值得一阅是,不少朋友,如蓝天蔚后人蓝蔚蔚女士、卢鸿基的后人卢家荪先生等提供了很多珍贵、罕见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