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生作:作者本人做不出阅读理解题,是正常的,但是!
2.老师不是万能的
6.
好吧,这是一则老新闻了。类似的情况,见怪不怪,就是不怎么习惯。
我一直认为,语文课文、阅读理解的题目只是一个例子而已,但总会被某些出题者拔到高不可攀或挖得深不可测,难于上青天,不好玩,令人生畏。——常常想,有必要吗?出题是个人的一种表现吗?
当然,我也听闻出题目是很难的,因为要选拔,要分他个三六九等;我也赞同,出题目是可以任性的、再创造的。比如,我们可以拿毕飞宇的话来作证:
“就在前几天,一位朋友看了我在《钟山》上的专栏,特地给我打来了一个电话。他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你把别人的小说分析得那么仔细,虽然听上去蛮有道理,但是,你怎么知道作者是怎么想的?你确定作者这样写就一定是这样想的么?
“我不确定。作者是怎么想的和我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不关心作者,我只是阅读文本。
“为了证明我的观点,我补充说,——我也是写小说的,每年都有许多论文在研究我的作品,如果那些论文只是证明‘毕飞宇这么写是因为毕飞宇确实就是这么想的’,那么,文学研究这件事就该移交到刑警大队,警察可以通过审讯作者来替代文学批评。常识是,没有一个警察会这么干;没有一个作家会在文学审讯的记录上签字。
“小说是公器。阅读小说和研究小说从来就不是为了印证作者,相反,好作品的价值在激励想像,在激励认知。仅仅从这个意义上说,杰出的文本是大于作家的。读者的阅读超越了作家,是读者的福,更是作者的福。只有少数的读者和更加少数的作者可以享受这样的福。”(摘自毕飞宇《小说课》封面文字)
我们还可以请出王国维来作证:他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赢得一片叫好,为人乐道。可他自己说了,“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因此,我敢说作者本人做不出阅读理解题,是正常的,但是!凭什么出题者给出的就是标准答案呢?我曾撰文《闲谈:一个字和那个老师》:
阅读理解宗璞《西湖的“绿”》——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一种绿。那是满池的新荷,圆圆的绿叶,或亭亭立于水上,或宛转靠在水面,只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跳跃满地。
出题:明明是池,作家却写“跳跃满地”,请问“地”字怎么解?
标准答案:荷叶碧绿,圆而大,密布满池,像草地。
其实呢?宗璞写的是“跳跃满池”,而“地”是“池”的错字,只因字形相近,编校没有改出来而已,没承想,却成就了一道经典考题。链接:一个错别字成就了一道经典考题,为什么?
近日读毕飞宇《小说课》,又想到这个问题,闲来一扯。阅读理解文本,本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事,但标准答案几乎抹杀了这样的乐趣,还砌起了几堵高墙,如井一般。你说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