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观察员系列:写作策略学习【二】——莫将“支架”变“绑架”,多功能作文课

课堂观察员系列:写作策略学习【一】——课堂上的采访。接第一课《寻找金沙湖校园美景》。

围绕“写景观察表”再讲几句:这个表格,是支架,设计的初衷肯定是这样的,它一定是有用的,哪怕只起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作用。但是,要明白,支架只是一个格式和形式,辅助的功能,最终要借助这个形式,养成写作的思考的逻辑的能力。支架只是途径、工具,而不是目的,练就能力才是最终目标。在作文教学中,支架当然需要,一旦支架成了“绑架”,就没什么好处了。提供支架是要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局限于按部就班就会限制学生的写作思路,成也萧何败萧何,打开与局限之间的度是需要老师掌握的。我们讲活学活用,怎么活,不能光靠实践得出的结论,而应每一次都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没有放之四海的支架。如果真的放之四海而皆准,那么这个东西一般都是宽泛的。比如,写好作文,要多阅读,多观察,多思考,多想象……这些说法都是正确的,问题是怎么操作呢?又有几个人能坚持阅读与思考呢?三天晒网的常有的事啊。扯远了,扯回来,就一句话:不要将“支架”变成“绑架”,“支架”只是格式、形式,借助它训练的是能力,要活学活用,不可生搬硬套。

第二课:向父母倾诉

执教:徐佳

我觉得这堂课是成功的,是一堂让学生觉得安全的课。为什么我用“安全”这个词?年级增高,年纪增长,我们会养成“话说三分”“敷衍式说话”等顾忌,特别是在生人面前,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不大容易掏心掏肺。只有让他觉得安全了,他才会倾诉。课堂上也是这样,更何况老师还是陌生的,而且这堂作文课写“向父母倾诉”——哪个小孩没有在父母面前扮演乖乖听话?哪个孩子心里没有对父母的抱怨甚至憎恨?生活中难免都有这样的情绪。徐佳老师的激发很成功,用名字的寄予导入,用绘本引入、深入。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这活跃不单指学生举手发言,更在学生内心有所触动、有所思。所谓激发可以用一个不合适但好理解的词,叫“洗脑”,洗洗脑,统一思想,进入到课堂内容的状态中。一堂课的内容,就像一个房间,老师要把这些在外边各玩各的学生不靠蛮力地吸引到这个房间里去;一堂课就像一趟旅行,课堂目标就是目的地,老师要让学生感知到沿途的风景,跟着,看着,想着,乐着,不知不觉就到了。

用姓名上作文课,我听过特级教师童承基用自己的姓——“童”字开始,有意思。我自己也用姓名上过作文课,“夕阳照在方井上,一女牵牛过木桥”——这是个谜语,谜底即“姓名”二字。我请学生从自己的名字中挑出一个字,然后用这个字找一个相近的字,用它们编一句童话,一个带名字“蓉”的女生说:“蓉”对“容”说,快把草帽戴上,不然会被太阳晒黑的。——小孩的顽皮,母亲的爱,字的特征,“艹”的想象,女性的爱美,在这简单的一句童话中都体现出来了。字,原来也是有性别的呢!诗人惠特曼有一句与姓名有关的诗,会让人静下来思考:难道你觉得你的名字的声音中什么也没有,/只不过两三个发音而已?——徐佳老师的导入,正在于此,学生的姓名当然不止发音,更有父母的期望。而且,这还是用姓名的第一步,第二步,引入绘本,请学生给故事的主人公取姓名,以父母给子女起名字的角度去思考,又需要结合故事中的裁缝职业,这是一种推测。学生取名字的功夫还是不错的,我记下了“夜剪”“灵巧”“金针”,挺契合职业,有意思。接着徐佳老师出示了绘本中的姓名:狮子牙、丝绸爪子。——这自然出乎学生的料想,绘本故事对学生的吸引力在此得到加强,学生的状态更深层次沉浸在课堂中。所以当徐佳老师问“你是否(从绘本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时,学生心灵的窗户就打开了。写下来,向父母倾诉就变成了一件很自然的事。

这个时候,张化万老师跟我讲,如果他来上这堂课,他会花一分钟不到的时间,让学生感受到什么话该说,什么话适合写。这又是一个不讲概念的体现,无形之中顺势让学生在实际情况中了解语言表达,姜到底是老的辣。语言的表达有适合它的场子,就像鲁迅笔下的故事,喜庆的时刻,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会被主人家打,尽管这话是真理啊!如果学生真的把倾诉拿给父母看,那么作文与生活的结合就更紧密了,这也是作文的功能性体现。徐佳老师在后来也提到了让学生将信给父母看,学生还设想了偷偷放父母口袋里、枕头下等方式。但是,这时候说的效果,不如前边说有效果。什么时候说,时机很重要,在对的时候,疗效多倍,过了恰当的时候,如蜻蜓点水。

这堂课也是有支架的,让学生写的是信,绘本故事中也有信。徐佳老师总结了信的三部分:(1)倾诉感受。(2)情景再现。(3)以情动人。——学生按照这个作文进行了修改。此处不谈支架是否变成了绑架,想谈谈信。写信作文,是信,更是作文,跟我们平时写信是不一样的,它只是用到了信的格式,具体的文本内容还是一篇记叙文,是要塑造形象的。通过激发,学生有说的欲望,也找到了说的内容,这叫得言;借助支架,有了参考,这叫得法;那么问题来了,倾诉这样的内容,能随便写吗,会不会变成发牢骚或者无理取闹,这毕竟不是私信,而是一篇作文哪。可能,学生拿回家,父母一看,生气了,还招来一顿打呢。这就要考虑“得体”了,一篇有实际功用的作文,得考虑对方的感受。得体,从文本角度考虑,也是从实际交际功能考虑。如果换个角度,比如学生心理健康,写这样一封信,发泄了,舒服了,骂就骂几句嘛,脏话写进去又怎么了呢,特级教师管建刚称之为“一场伤风感冒”,没什么大不了的。种豆得豆,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仁智各见吧。

作文当然是要追求写出一篇好作文,但当作文放在语文中,它又承担语文的功能,错别字、标点、句式等,还承担教育的功能。就像徐佳老师借助这个绘本来上这堂作文课,学生读了绘本,从绘本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这就是受到教育了。一堂作文课,也有阅读的功能,写作是一种点化,阅读也是,拨云见日。从教育这个意义上讲,这堂课学生已经上得非常值得。但它到底是一堂作文课,写作是一门技术,上了这堂课,学生有没有识得方法,有没有会用,也是重要衡量标准。

我开始以为,这堂课讲绘本,从绘本中总结出一个写作技法,然后学生训练。我还早早在听课栏写下了“故事需要拐弯”。结果,徐佳老师的设计,层次分明,又主线贯穿,没有将绘本放在最主要的位置,而是将它作为一个辅助将整堂课完整而连贯的串起来,远比我料想的丰满。

还有一点,徐佳老师的课堂上有背景音乐。我个人能接受,放点轻音乐有助进入倾诉状态。也有人讲,这个背景音乐只是放给听课老师听的,不然听课会太无聊。角度不同,各有见解。我的一个作家朋友上鲁院时,有个老师谈写作训练,其中一法就是播放音乐,音乐开始你就写,随你写什么,音乐结束就停笔。当然这个训练的音乐与课堂的背景音乐是不同的,我讲这个是想说,音乐可能也有助于写作。就像雨天午后的电台主播,音乐一起,调调就上来了。我注意到了这个音乐,至少也看到了上课教师的设计。

杂谈了这么多,来个总比喻:这堂作文课本身,就像一篇作文,而学生的习作是这篇作文里的一个插叙。这堂作文课,是作文技能的训练课,也是作文教育课;用写信来倾诉,它既有思考、排解、发泄的一面,也有使用、实用的一面;甚至,它还可以是一堂阅读课,读绘本,联想到自己,作文顺带着就出来了——多功能作文课啊。

我是特邀课堂观察员,接着观察第三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