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驴头不对马嘴》,请你三选一
按说理越辩越明,马和驴却越辩越来气。为什么呢?因为所处地理位置不同,他俩一个在东半球,一个在西半球。按说理越辩越明,马与驴却越辩越气。为什么呢?所处地理位置不同,却不顾时差;对话缺少共识,如鸡同鸭讲。常说理越辩越明,一匹在东半球的马,与一头在西半球的驴,却越辩越糊涂,越辩越生气。读桂剑雄老师的寓言《哪个离我们更远》,想到列子的《两小儿辩日》,有了“驴头不对马嘴,打越洋电话”的构思,便写了这篇寓言。打电话,也算时代特征吧。王老师建议:驴头改成驴唇更合适。唇与嘴对等,头大嘴小。我是这样想的:俗语“驴头不对马嘴”亦作“驴唇不对马嘴”,在这里,头与唇是相关联的。嘴上说的话,是经过头脑思考的。所以,直接以“驴头不对马嘴”作题,也行。若改“驴唇对马嘴”,将“不对”改成“对”,文字就“曲”了,有一点新鲜,与俗语有别;多一点言外之意,一旦驴唇对马嘴,若非故事新编反其道而行之,自然要发生“不对”了。照这么分析,“驴唇对马嘴”或“驴头对马嘴”作题更好些,但寓言如刺,题目直来直往,也行。(1)没点破寓意。“越洋电话”与“东半球”“西半球”对应。(2)押韵的。点出两层寓意。“越洋电话”与“地理位置”“时差”对应。(3)只写“电话”,不点出“越洋”,到最后才交代“东半球”“西半球”,抖出包袱,破去悬念。寓意只点了一层,还有一层交给读者思考。将桂老师的《哪个离我们更远》附在下面,我们能读出很多元素。写作,将各种素材整合到一块,有意思极了。公元628年,长安法门寺里喂养了一匹马和一头驴。它俩朝夕相处,关系融洽。次年,玄奘大师将马作为坐骑,从长安出发,前往天竺国取经。645年,这匹马满载着佛经和艰辛,随玄奘大师返回法门寺。驴子很高兴还能见到故友——此时,它和马一样,也已步入老年。老驴问道:“咱俩这一别,就是十好几年。请问这期间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据说是十万八千里。”老马答道,“我们走过沙漠、葱岭、冰山、热海,历经千辛万苦才最终到达天竺。”“路途这么远呀!”老驴惊叹了一声,不禁马上想起一个古老的故事,于是对老马说,“你们走了这么远的路还能平安归来,真不容易!我听说当年嫦娥偷吃仙丹后飞到月宫,便再也没能回来了。请问:天竺和月亮,哪个离我们更远?”“当然是月亮离我们更远啊,因为它毕竟是在天上。”见多识广的老马说,“听一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高僧介绍,月亮和我们的距离差不多有七个十万八千里。我想,天竺毕竟在人间,即使加上我们翻山越岭走弯路,全程也不可能超过十万八千里吧。”听罢老马的回答,老驴摇了摇头,怀疑地说:“月亮怎么会离我们更远呢?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月亮我们都看得见,如果不是在天上,估计用不了多长时间你们就能走到。相比之下,天竺离我们就太远了——一个很浅显的常识,别说是你们走了那么长时间的路,就算你们在旷野上行走半个时辰,我们可能都看不到你们了!”听罢老驴的这番“高论”,老马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它知道老驴说错了,却不知道怎样跟它解释才能让它明白。人们常犯的基本错误就是拿已知的东西去判断未知的事物,然后又拿错误的推论去当正确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