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是希望!

编辑:筱燕

设计:小小

心之力 | 爱语言 | 爱沟通 | 正念力 | 悟书会

起初我选择看《我不是药神》这部影片是冲着徐峥去的,因为他已经成为一个喜剧符号,在我的想象中一定有诸多的笑点。

然而在看完之后,却发现有诸多的泪点,我眼圈红红,在我旁边的一个女观众也是不停地在抹眼泪。

电影反映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药、命、钱。

疾病(慢粒白血病)带来的死亡恐惧,在生老病死面前人人平等,但在生活面前却又不平等。

生命是无价的,有尊严的;然而要生命活下去却是有价的,甚至是苟且的。

这部根据真实社会事件改编的影片无疑是中国电影人的良心之作,这部影片和观众达到了“深度共情”,这些弱势群体的现状被人们理解到了,被大家给看到了,被有良知的人看到了,被政府看到了……

影片中的每个人物都在为生存而活,都在解决生存难题,都在渴望更好的活下去,只有活下去才有希望!

所以,他们吃的不是药,而是一种希望;他们卖的也不是药,而是一种希望!

1

药神&蜕变

程勇从一个落魄的药贩子,到成功商人再到阶下囚,完成了三次心智转变。

第一次转变是通过一个病人吕受益的启发,看到了商机,取得了印度仿制药“格列宁”的中国独家代理。通过组建的“治愈小团队”,让吕受益、刘思慧、刘牧师、黄毛都尝到了赚钱的甜头,同时可以享受两瓶免费药。

在一次“治愈小团队”聚会之后,程勇送刘思慧回家,本想度过春宵一刻,却看到了刘思慧的女儿,两人对视中,那种纯洁、平静的眼神让程勇的内心开始扰动。

他和刘思慧没有发生通常的男女之事,那一刻,他知道自己是在做什么,为了维护一个母亲的尊严和一个孩子的未来。

这是他的第一次心智转变,欲望人人都有,但在良知面前却是有底线的。

第二次转变是源于内心的恐惧和不安。为了可以继续赡养父亲,给孩子好的生活,毅然放弃卖药,将药源渠道卖给假药贩子张长林。

他知道贩卖假药是要坐牢的,此时他并不高尚,他只想赚钱,建立的“治愈小团队”也仅仅是在利益层面上建立起来的。当他真的提出不再卖药了,要解散团队时,他的内心同样有矛盾和不舍。特别是黄毛的一句话:可是,他们连5000元一瓶的药都吃不起!

程勇的良知又被刺痛了,他甩出一句话:你们应该感谢我,要不是我拼了命的把药拿回来……

他知道自己不是救世主,他也要生活,他也想让孩子看到希望,他更不愿意让父亲失去希望。

他认为自己给这些病友找了个靠谱的卖家,他们可以继续有药吃,只是价格会贵一点,但是却没有料到后来的结果。

这是第二次的心智转变。这不是善恶的选择,而是两难的选择,在现实的层面,他选择考虑先照顾好自己的需要。

第三次转变是因为两年之后,得知吕受益因为无力负担昂贵的药价,身体每况愈下,病逝之后,触动了他。

当他看到站在吕受益家门前的那些白血病患者的眼神,渴望生存的眼睛,无不触动着他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

他决定再次出山卖药,而且按照成本价500元一瓶给白血病患者。这个时候,他知道此时的行为已经和金钱无关,而是和生命、尊严、人性有关,甚至不惜贴钱给全国的白血病患者供药。

他知道自己违法了。他早已经做好了进监狱的准备。后来在法庭上,他的陈述是:他内心很难过,不希望看到这些白血病患者因为吃不起“天价药”而等死。

这是第三次心智转变。为了生命的尊严而活下去,他需要给白血病患者希望,哪怕这个希望会让自己付出代价也在所不惜。

2

心灭&困境

吕受益偶然找到卖印度神油的程勇,想让他走私一些廉价药,可以降低自己的经济负担,没想到他成为了印度仿制药“格列宁”的中国独家代理商。

后来在程勇的“威胁”下,他也参与了整个利益链的售药过程。虽然,身体不给力,但是头脑却不差。就是因为他想到了病友QQ群的总群主,才将刚开始推销不被信任的被动局面,转变成了主动需求的局面。

世事无常,正当他认为每天的希望都在向自己招手的时候,程勇提出解散团队,他们不能再吃廉价药了。

假药贩子张长林把药涨到2万元一瓶的时候,他彻底奔溃了,经济负担愈发加重,身体状态每况愈下,他不得不选择自杀来期望得到解脱。

程勇来看他时,他依旧说:吃个橘子。此时,他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

他曾经因为孩子而打消了自杀的念头,后来因为给不了孩子健全的家庭,又动了自杀的念头,生存的困境、健康的困境犹如无形的绳索牢牢的困住自己的身体,动弹不得。

他绝望了,身体也跟着一块死了。

真正折磨人的不是病,而是对这个病的绝望信念。

心灭,形就灭;心活,形就活。给自己一个希望,也就看到了一条生路。

3

女人&女儿

刘思慧作为一个单亲妈妈,带着得白血病的女儿,在现实生存的压力下,不得不委身于酒吧的环境,跳钢管舞。

一个女人的艰辛不仅仅是生活的难,更难之处在于为了生活而不得不强颜欢笑,取悦他人,谋得一些为女儿治病的钱。

程勇出现,让她看到一丝希望。作为群主,她承担着协调和组织的作用,为售药提供了可靠的网络。同时,敢于在团队成员和假药贩子张长林对打的时候,冲上去助一臂之力,尽显侠女之风。

尤其让她感到欣慰的是,程勇带着大家在她酒吧聚会搞团建时,为她找回了尊严。同时,在回去的路上,程勇送她回家后,因为良心发现,没有留宿,让她意识到程勇是个有良知的男人。

刘思慧在全剧始终体现出润滑剂的作用,不浮不躁,来什么接什么,在理性中做好自己,在韧性中求生存。

4

救赎&宽恕

刘牧师作为一个白血病患者,向教会的白血病人宣扬基督福音,给予病友信心和力量。

然而,在面对病友可以吃到廉价抗癌药的时候。刘牧师也激动了,这意味着有多少人可以延续自己的生命,不用吃垮房子和全家人了,这是真正的善事。

虽然是违法的,但却是合理的;虽然是违心的,但却是善意的。善恶两难以活下去为先,尽管这个活也需要付出代价,甚至付出违法的代价。

刘牧师给病友带来了希望,也给自己带来了希望。

5

仗义&付出

彭浩虽然只有20岁,但是他的仗义和担当,却被程勇所欣赏。

大家都叫他黄毛,虽然言语不多,但心中却有慈悲之心。

第一次强行拿药,我们都以为是为了自己,后来才发现是为了病友,正是这份仗义,让我们看到黄毛内心的质朴和善良。

黄毛在一次被程勇追逐的过程中,两人不打不相识。

在第二次“治愈小团队”分开的时候,黄毛知道程勇不卖药了,把药的渠道给了张长林。他是很愤怒的,那就意味着,有更多的人吃不起药(张长林售价1万元),但他明白自己什么也做不了。

他只能采取攻击自己的形式,在喝完一杯啤酒后,他愤怒的将玻璃杯狠狠的砸在桌子上,任由碎玻璃将右手扎的鲜血淋淋,我们很心疼,而黄毛的心也在滴血……

后来,黄毛又加入程勇第二次卖药的过程中。有一次去码头提药,被人举报,为了不让程勇被抓,自己开车冲出警车的围堵,不幸的是在马路上被大卡车给撞翻。

当我们看到程勇抓住曹警官说:他才二十岁,想活下去有什么错?我们内心都被击中了。

黄毛的死,让人反思?大家都没有错,曹警官为了公平和正义,秉公执法,抓捕假药贩子是对的;程勇为了让更多的白血病患者吃上廉价药,延续生命,提供救人的仿制药是对的;黄毛为了帮助更多的病友,而愿意出一臂之力是对的。

每个人的动机不会错,只是在满足动机的过程中,采取的方式方法不同,导致的结果就不同。

6

正义&良知

曹斌是程勇的小舅子,他坚持正义、秉公办案,但是遇到了小舅子案子,发现远没有他想象的简单。

在办案的过程中,对曹警官内心触动最大的两件事是:一个是老太太对他说,“4万块1瓶,我病了3年,吃了3年,为了买药,房子没了,家人也拖垮了,谁家还没个病人,你能保证一辈子不生病吗?我不想死,我想活着。

第二件事是黄毛被送到医院的时候,他看着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离开。程勇对他的怒吼:他想活有什么错!

这些话,不仅让曹警官感同身受,内心也被深深感染。

由于良心和公平的折磨,纠结,他内心失衡了,他不知道该如何协调?于是提出放弃这个案件的调查。

人内心会痛苦,往往是由于内在的平衡被打破。

7

私欲&吸血鬼

张长林是混迹江湖多年的假药贩子。

一次公开售药的说明会,被刘牧师给揭开了老底,恼羞成怒的他,开始反扑,结果和程勇“治愈小团队”发生了冲突。

具有戏剧化的是,这次冲突,改变了程勇和张长林的命运。程勇洗手不干,开始经营正道生意;张万林取得了药源的渠道,卖起了可以真正治病的印度仿制药“格列宁”。

然而,程勇卖药至少给人希望,心中尚存良知和善心;张长林,却将药涨到2万元一瓶,靠着病人想活命的希望,不断榨取病人的钱财,像一个吸血鬼,病人不堪重负,最终被举报后,通缉捉拿。

在他锒铛入狱的时候,承担了自己敢承担的责任。

如果靠着他人希望而活,无疑就是寄生虫;如果给予他人希望而活,就是有价值和有意义的。

心理 · 沟通 · 成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