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源食品陷转型阵痛

甘源食品上市之后交出首份半年业绩不尽如人意,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及销售费用增加叠加影响,首次出现增收不增利的状况。
从去年开始,公司陆续推出新产品,从传统豆类炒货零食产品延伸到坚果领域,甚至增加了燕麦片产品,意欲完善产品品类系列。
昨日收盘,公司股价收报56.40元,跌幅3.98%。
增收难增利
昨日,豆类炒货零食品牌甘源食品(002991.SZ)交出上市以来首份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5.44亿元、归母净利润0.3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92%和-46.16%。
原材料采购价格上涨、销售费用支出增加,是影响公司业绩的两大因素。
据半年报披露,今年上半年,受市场供求及疫情等影响,公司重要辅料棕榈油采购均价7.61元/公斤(不含税),同比增长43.31%,瓜子仁采购价格同比上涨22.21%。
期内,公司销售费用支出1.31亿元,同比增长48.01%,远超营收增速。销售费用增加,主要是物流费、促销广告费增长,以及销售组织调整产生的人员薪酬费用增加所致。
受上述原因影响,公司整体毛利率为37.16%,同比下降3.65个百分点。
这是公司战略转型期间不得不付出的成本。去年,公司在老三样产品(青豌豆、瓜子仁和蚕豆)基础上,于2020H2推出新三样产品(花生、兰花豆和虾条豆果),还推出花生及坚果产品,形成完整的坚果产品矩阵。
去年末和今年一季度,公司投放了大批梯媒广告。因此广告及咨询费用支出1633.85万元,同比增长548.45%。
销售费用大增,并没有带来可观的销售业绩,公司决定对产品提价,以应对费用上涨的压力。根据公开报道信息,目前KA、BC类渠道及门店已完成或正在完成提价动作。
相比同类企业,甘源食品近年来业绩表现并不如意,这主要受累于老三样中部分产品生命周期老化。
机构股东已熬不住了,鹏华基金已退出前十大股东序列。
8月9日,股东领誉基石、铭智投资申请解除限售合计247.78万股,占公司总股份的2.6581%,本次限售上市流动为8月10日。
8月9日晚间,公司披露将拿出不低于6000万元、不超过1.2亿元回购公司股票,回购价格不超过85.09元/股(含)。若按回购金额上限全额回购测算,预计可回购股份数量为 141.02 万股,约占公司目前已发行总股本比例的 1.51%。
电商发力
与盐津铺子(002847.SZ)一样,甘源食品对线下经销渠道依赖程度较高,近三年,来自线下经销渠道收入占比均在8成以上。截至今年6月末,公司拥有正式经销商数量达1767家。
不过,经销模式盈利水平正在下滑,今年上半年其毛利率为36.02%,同比下降4.79个百分点。
公司开辟的电商渠道成为重要辅助营销渠道,今年上半年,电商渠道实现收入0.87亿元,同比增长27.87%,远高于经销渠道收入增速7.63%。同期,毛利率39.28%,同比增加1.4个百分点。
2019年至2020年上半年,电商渠道贡献收入占比分别为12%、11.68%和16.05%。
多年努力尝试的电商业务很让公司意外,今年1月8日,公司15万份产品上架薇娅直播间被秒空,销售额600多万元。
今年以来,甘源食品频频进驻一线主播直播间,仅在薇娅直播间就出现8次,累计销售1100万元以上,另外,在各种社交平台频频出现公司产品身影。
电商业务收入增长,触发公司对电商业务的巨大想象空间,公司在杭州设立电商运营部门,与原有长沙电商部门一起做大线上业务。今年4月,公司已将运营中心迁址电商之都杭州。
今年1月初,公司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将会更加关注线上渠道发展,把线上作为重点来突围。
野心
2006年,严斌生从东莞回到江西萍乡创立甘源食品,在行业内率先将散装炒货做成独立手抓包产品,并在传统炒货口味基础上,引进芥末味等欧化口味,逐渐在休闲零食市场崭露头角。
十多年过去,公司产品生命周期逐渐老化,公司创立初期推出的炒青豆产品,至今仍在市场销售。公司创始人严斌生曾对外表示,仅靠爆款产品难以支撑企业成为行业龙头。
斑马消费注意到,自去年开始,公司产品品类有了大的变化。
2020H2推出花生及口味型坚果,首推4个口味的花生和7个口味的坚果,并在今年4月再推出8个口味的花生和5个口味坚果SKU,完善花生及坚果产品系列。
除了在豆类产品基础上增加坚果产品系列,去年9月,公司还一口气推出4款水果燕麦片系列产品,预计今年还将推出十多款产品。
从豆类到籽类坚果再到燕麦片,公司在品类上不断发力完善,意味着公司在产品上的调整进入深水区。
增加产品品类也有另外一种考虑,严斌生此前对外称,现在渠道成本高,靠豆类零食产品远远不够,产品必须系列化和矩阵化。
不仅如此,在严斌生的谋划中,公司不会局限于豆类炒货领域,将要打造一个五谷小吃炒货龙头品牌,目前做的只是借豆类炒货突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