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版 扁舟听雨 安史之乱 11(六)河北风云起,史思明、李光弼登场(下)
保定以北到北京地区,属于前线军区,河北军区的主要部队都集中在这一线,这里是燕帝国主要部队的老巢所在。自张守珪、安禄山以来,经营了二十多年,这里的部队是燕帝国反叛的最核心的支持力量,只有一条道走到黑。
而南边已经属于内陆非军事区,这里的官民承平日久,普遍不希望进行长久的战争,内心深处,也并不喜欢北边的那些飞扬跋扈的军爷们,因此南边的郡几乎全部都跟随颜氏兄弟反正。唯一继续跟随燕帝国的最南边的魏郡袁知泰部,也迅速被击溃逃往河南。
河北南边全部反叛,相当于把燕帝国一举分割为北京-保定一线和开封—洛阳一线两块孤立的飞地,这对燕帝国来说实在是灭顶之灾。燕帝国皇帝安禄山立即派遣大将史思明、蔡希德率领骑兵二千,步兵三千共五千精兵火速回师。
史思明所部数量虽少,却都是燕军的王牌——同罗骑兵和曳落河(奚和契丹为主)步骑,这些部队的训练素质和战斗力之高,在整个燕帝国,甚至整个当时的中华大地,都是一流中的一流,非同小可。这支王牌部队也一直被史思明小心的保护着,成为日后史思明所有基业的核心支撑。
史思明部火速进军,前锋正月六日进抵常山,随即围城,九日常山城破,颜杲卿被俘,随后在洛阳被杀。紧接着史思明马不停蹄,东进到衡水一带(饶阳)继续镇压河北各路义军。河北反正郡县虽然多,但是手里的部队大多是各地的民兵后备役成员,战斗力和史思明所部燕军王牌相距甚远,虽然双方打了不少仗,但是结果毫无悬念,我们这里就不多做介绍了。
史思明在河北迅速镇压义军,值得注意的是山西方向却一直毫无动静,史思明部和义军主要在石家庄周边郡县作战,石家庄正对的是太原分军区。理论上太原分军区还有1-2万的正规边军,足以迅速东出井陉支援河北,一旦得到了山西的支援,河北义军就绝不会像现在这样被按着揍。
然而或许是山西军区被安禄山经营了三四年,太原分军区部队鱼龙混杂,政治上已经不那么可靠,也或许中央空降来的新的分军区司令王承业在能力上甚或是立场上,都有问题。
总之,史思明部回师河北后一个多月,河北义军一直在孤军奋战,局势再这么下去,不仅河北的大好局面将要失去,也会让所有敌后的部队对于帝国深深地失望和怀疑,帝国绝不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唐帝国立即任命郭子仪部将李光弼为新的山西军区最高军政长官(河东节度副使,实际的一把手,打得好随时转正),从围攻大同高秀岩的朔方主力中,抽调了五千步骑于二月十五日南下太原,东出井陉进入河北,声援河北各路义军。
这个新的任命和调动透露出了两点:第一是帝国对于原山西军区部队的能力和立场,深感怀疑,没有调动他们作战,第二则是帝国此时的战略思路,仍然希望郭子仪部朔方军主力能够攻克大同,直接从大同东出保定与北京,端掉燕帝国的老巢。也就是说唐帝国现在对于整个叛乱,打的还是速战速决,尽快平定的主意。
唐军李光弼部东出井陉后,直扑常山,常山军民再次反正,活捉燕守将安思义,常山再次收复。此时的燕军史思明部正在饶阳城下对河北各路义军围点打援,得到唐军从太原东出井陉的消息后,立刻解围回军常山,双方接下来在常山打了一场高质量的战役。
要欣赏这场高质量的战役,我们先要理解下此时双方的战略目标。唐军目前的主攻方向仍然是大同,李光弼部来河北的目的,是要与河北的数万义军形成呼应,保证他们不被史思明的部队消灭,只要义军长期存在,燕帝国的就始终处于被分割切断的状态,南线的大军的补给就会很快面临困难。
看上去李光弼部拥有战斗力强大的五千正规边军,后面还有数万义军支援,战略任务相对简单,易于实现。为此,史思明部决定采取一种特殊的战术来打破李光弼部的战略意图,我们可以称之为“贴身盯人防守”。
所谓的贴身盯人防守,就是将部队牢牢驻扎在离对方很近(往往不过二、三十里)的地方, 盯住对方,对方主力也好,分遣部队也好,只要你一动,我就立即跟住打击,你如果稳守,我就看着你,等着你。
这个战术适于实施的条件,主要在于两个,第一,盯人方不怕与你决战,甚至就是诱导你与我主力决战。第二、被盯人防守方往往有重大弱点,这个弱点通常就是后勤补给。
目前燕军与唐军的常山之战,对于燕军来说恰恰是满足这两点的。首先李光弼部虽然是正规边军,但是史思明所部是燕军王牌中的王牌,精锐中的精锐,一旦数量不占优势的李光弼部出城与燕军决战,燕军胜算极大。
其次,唐军的后勤是有弱点的,常山地区已经被史思明坚壁清野过了,缺少粮草,一旦你被贴身盯住,无法在河北腹地获得物资支援,那么你就被迫要仰仗太原的物资供给。可问题是,从太原东出井陉的道路狭窄险阻,运输粮草难度很大,而且太原的王承业部现在看起来,也实在有点靠不住道。
当然可能有人要问,既然要盯人,干嘛不直接围城呢,那样才最紧嘛。我们要知道孙子兵法有云倍而攻之,十而围之,史思明部兵少的情况下去顿兵坚城,反而很容易遭到李光弼部依托城池反击。
李光弼部在常山,史思明部驻扎在九门,我们可以通过地图来直观感受下史思明部贴李光弼部有多紧,唐军的运输线路有多难。
这套战术的限制与反限制,需要的是双方指挥官的高超指挥,并彻底的考验双方基层部队单元的作战能力。由于燕军已经彻底失去了话语权,现在留下来的都是唐军的战报,所以我们看到的常山战役就是唐军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
但是史书记载的李光弼的各类胜利,实在都是些小的不能再小的,甚至都很难称得上胜利的胜利。比如李光弼部由于骑兵缺少需要的草料,所以奇袭一个叫石邑的小城抢回了草料,盯人防守的蔡希德部跟进攻占石邑晚了一步等等诸如此类。这种战报实际上意味着在这场盯人与摆脱的较量中,李光弼部落了下风。毕竟,基层战斗力,明显燕军更强。
最终,常山之战以李光弼部无力打开局面,补给断绝,被迫求助郭子仪而结束。李光弼部失利以后,帝国意识到不应该把主力锁死在大同这颗死子上,应该让郭子仪部彻底放开手脚,把全局走活。
随即,郭子仪部暂时放松对云中(大同)的围困,抽调精锐蕃汉步骑二万,南下太原,东出井陉,驰援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