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存乎万物之间!若想学好风水,须先理解阴阳!
阴阳学说是风水学的指导思想,是风水学的基石,它将宇宙世界万物分为阴阳两大类,认为一切事物的形成、发展和变化,全都在于阴阳二气的运动和转换。
阴阳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宇宙的一种观点,也是看待世间万物的一种方式,这些在《易经》中都有着充分的体现。《易经》八卦中的阴()爻和阳(—)爻,以阴阳二气为中心,从变化莫测纷繁复杂的事物中概括出八种基本物质形态,并且以天、地、水、火、雷、风、山、泽命名,从而创造了八卦。
八卦和六十四卦几乎都是由阴爻和阳爻组成,体现了每一卦阴阳的相互依靠和相互克制。即使是纯阳乾卦也有纯阴坤卦相配,彼此相依相克,平衡有序。
在《易传》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不少关于阴阳的概念,将阴阳看成宇宙中一切事物运动变化最根本的原因。《系辞传》还从哲学的高度概括为“一阴一阳之谓道”,认为阴阳是“道”的基本内涵。《易传》中的这一思想可以说是中国哲学思想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意义非凡。
阴、阳在《易经》中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范畴。地为阴、天为阳,月为阴、日为阳,水为阴、山为阳。在动物中,雌为阴、雄为阳。在人类社会中,臣为阴、君为阳,小人为阴、君子为阳。天道有阴阳,地道有刚柔,人道有仁义。
总而言之,宇宙中的一切,都是由相互对立的阴、阳所组成。爻有阴阳、卦有阴阳,这些都是对客观世界中阴阳的描述和反映,这些也都是先贤们用无数心血凝结而成的精髓。
阴和阳,既可以表示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以用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一般来说,凡是好动的、活泼的、轻盈的、上升的、温暖的、炎热的、明亮的,这种给人有一种朝气感觉的,都属于阳;而那些静止的、沉稳的、沉重的、下降的、阴凉的、寒冷的、晦暗的,给人带有一种肃气、厚重的感觉,都属于阴。
以天地而言,天气轻清为阳,地气沉浊为阴;以水火而言,水性寒而润下为阴,火性热而炎上为阳;以男女而言,男人高大刚猛为阳,女人温柔娇美为阴。
阴阳是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如果两个事物互不关联,或者不是统一体的两个对立方面,就不能用阴阳来区分其相对属性及其相互关系。事物的阴阳属性主要具有三方面的特点:
1、相对性
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阴阳的相对性,其中一方面是表现在阴和阳之间是可以发生互相转化的,就是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比如说:中原十月份的气候较之七月份的炎夏,属阴;但是较之十二月份的严冬,又属阳。
另一方面,阴阳的相对性体现在事物的无限可分性。说的通俗一点,就是阴阳之中还可以再分阴阳。比如说:以天时变化而言,昼为阳,夜为阴;白昼可以再分,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黑夜亦可再分,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为阴中之阳。
2、相关性
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关的。
用阴阳所分析事物或现象,应该是在同一范畴、同一层次或同一交点的相关基础上,不相关的事物或现象不宜分阴阳。比如说:以天时变化而言,昼为阳,夜为阴。
3、普遍性
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特殊的,而是普遍的。
凡是属于相关的事物或现象,都可以用阴阳对其各自的属性加以概括分析。例如:水与火,动与静,黑与白。
阴阳学说最重要的观点便是阴阳平衡。阴阳平衡体现在阴和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相互消长和相互转,维持世间万物的正常变化。如果阴阳失去平衡,事物变化将会异常,带来灾厄。
在风水学中,阴阳平衡的观点得到了充分体现。
风水学中的形势派理论把山称作阳,水称作阴,山南称为阳,山北称为阴,水北称为阳,水南称为阴。而堪舆家论水,以山主静而属阴,其势高,又为阴中之阳者;水本动而属阳,其势低,又为阳中之阴者。因而风水讲究山水交会,动静相乘,阴阳平衡。
古人有“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而生万物”的说法,太极图中的阴一片是阴中有阳,是真阴;阳一片当中是阳中有阴,是真阳。而《道德经》也记载“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风水讲究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阴阳平衡的观点在风水学说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
风水学中,山以高峻为阴,平衍为阳;曲为阴,直为阳;俯为阴,仰为阳;尖为阴,窝为阳;静为阴,动为阳。《易经》认为,阴阳是天地、事物的总根源,自然界万物包括人类都是阴阳交感的产物。阴阳是风水之祖,要讲风水龙脉首先就必须讲阴阳。
阴阳风水称“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基根,分阴阳,两仪立焉。阴阳谐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指出阴阳代表了环境的变化和事物最基本的对立面,而对于风水来讲就是要阴阳相济,阴阳调和,阴阳平衡。
世界万物皆有阴阳,风水中用阴阳来表示气的形式,通过使阴阳相济平衡,达到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阴阳不交合,就不能产生风水效应,这叫做地杰人灵之反映。为什么穷山恶水出刁民,因为砂水违反了阴阳平衡的原则。
所以,我们学风水一定要理解阴阳这个概念,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悟性。欢迎大家积极留言,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