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运气,和能力、努力一样重要
在东吴的阵营,最让人惋惜的,是太史慈。
一可惜,死得早。生于166年,死于206,才活了40岁。
二可惜,文武双全,智勇兼备,未能大用。
三可惜,胸怀大志,大志未酬。
这位武功与小霸王孙策匹敌的猛将,有信有义有孝的名士,在死之时,只是折冲中郎将,海昏县县长,建昌县县尉。
这是为什么,难道是孙策和孙权对太史慈不公吗?
不是,只是太史慈未逢时运而已。
和许多汉朝的大丈夫一样,太史慈从小就是文武双修,爱学习,善射箭,七尺七的个头,有和关羽一样漂亮的胡须。
这样优秀的人才,很快进入体制内,做了家乡青州东莱郡的奏曹史。这是一个专门处理奏章的职位,太史慈能在省级机构里干这份工作,说明文字功底相当可以。
并且,当时太史慈才20岁左右。如果天下太平,太史慈不难成为一方郡守。
但是他很快惹了仇家。事情是青州刺史和东莱太守之间有矛盾,各自向朝廷上书告对方。当时的判案,存在着谁的奏章先到,谁就占便宜的规律。太史慈被郡太守选为使者,他到洛阳都城之后,用计毁掉青州刺史的奏章,让郡太守获胜。
虽然上司的官司赢了,但太史慈为了避免报复,逃到东北。
这一年,太史慈21岁,即公元187年。
在东北,太史慈一呆就是6年。
公元193年,太史慈从辽东回到家中。他的母亲告诉他:“有个孔北海,虽然你和他没见过面,但打你走后,没少派人来看我,送了不少礼物,比亲戚朋友还有过之而无不及。现在他被黄巾军围困,你应该去救他。”
孔北海,是孔融,孔子的第二十世孙。
孔融之所以会到青州,是因为对董卓对着干,被董卓故意派到黄巾最多的北海国为国相。
到北海之后,孔融聚兵讲武,设立学校,举荐郑玄、邴原等贤良。国人只要有一点善行的,孔融都以礼相待。
太史慈用巧计拿郡守打赢官司的事,孔融知道了,十分稀奇,这才派人拜访太史慈的母亲。
有恩报恩,太史慈二话没讲,孤身一人,冲进被黄巾包围的城池,见到孔融。
人见到了,但事很尴尬。太史慈劝孔融出兵讨贼,孔融不听。后来孔融想向平原的刘备求救,城里没人敢去。太史慈举手报名,孔融不信。
孔融说:大家都说不行,你虽然勇气可嘉,但这确实也太难了?
太史慈说:我是来报恩来了,如果我没这个能力,我妈不会让我来送死。别人说不行,如果我也说不行,那我来这干啥来了?现在情况已经很紧急,别磨叽了!
好吧,孔融说。
太史慈冲出重围,并不是蛮干。天亮之后,他一人三马,带着两个箭靶出城。黄巾军不知道他要干什么,都慌忙拿武器准备战斗。太史慈却把箭靶立到城壕边,练习射箭,射完箭,回城了。第二天,也是如此。第三天,也是如此。
这时,城外黄巾已经放松警惕,没人管他。太史慈乘机快马加鞭,冲出重围,等黄巾发现,上马来追,太史慈回身射死几人,成功到达平原,见到刘备。
这个时候,只是小小平原相的刘备,说了一句:我靠!闻名天下的孔融,居然知道天下还有个刘备!随后,刘备随太史慈救出孔融。
不过,历史上爱才如命的刘备,为什么没有粘上太史慈,把他征服呢?
也许,现在的刘备,还只是平原相,还不是刘皇叔,号召力还太小,不足以让人依附吧。
和刘备的擦肩而过,未尝不是太史慈的遗憾。
救完孔融,太史慈在195年南下,去看老乡扬州刺史刘繇。
刘繇这时正和孙策打仗,有人建议可以用太史慈为大将。刘繇却说:我用他,怕人笑话。刘繇不肯大用太史慈,只派他侦查敌情。
太史慈与孙策巧遇,在神亭这个地方一通酣战,不用胜负。
跟刘繇跟到197年,刘繇病死了,没依没靠的太史慈,占领泾县,自称丹阳太守。
198年,孙策进攻泾县,俘虏了太史慈。
这个悲催的结果,却是太史慈幸运的开始。
因为,孙策才是明主,知道他的价值,信任他,给他兵权。
当时,荆州牧刘表有个侄子叫刘磐,非常勇猛,几次攻打豫章郡的艾县、西安县。
孙策任命太史慈为建昌都尉,同时管理海昏县。
有太史慈镇守,刘磐好像从地球上消失了。当然不是真消失,后来刘磐投降了刘备,当过长沙太守。
有太史慈在,刘磐没有机会,只好暂时消失了。
206年,太史慈因病去世,临死前叹息道:“大丈夫生于世上,应当带著三尺长剑,以升于天子阶堂。如今所志未从,奈何却要死啊!”
接替他守备海昏县的,是老将程普。
两年后,赤壁之战爆发,东吴诸将各显其能,立下大功。
而太史慈,已经带着遗憾,消失在历史的浪花之中。
运气,和能力、努力一样重要。
《三国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