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东北王(19):温水炖青蛙,司马懿围攻襄平城
吴国虚张声势时,司马懿的大军直插东北,沿着孤竹(今河北卢龙南)、越碣石(今河北昌黎北),直指辽水。
这是一条明线,魏国应该还安排一条暗线。这条暗线是海上运输线,沿海岸线,跟随陆地大军,随时补给。
尽管司马懿向魏明帝保证灭辽东只要一年,来去各一百天,但实际上,他到辽水边,花了6个月。
几乎多一倍时间,花到哪里去了,史书上没说。我们可以想到,最难的是粮食供应和后给保障,辽东地形和人物等各种情报收集,军队行军速度、保持兵力不减和战斗力等问题,都需要司马懿来掌控和平衡,目的只有一个,立于不败之地。
超长距离行军4000里,去消灭一个盘踞近50年的势力,司马懿对这场“四千里征伐”,不得不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达了辽水边,司马懿发现,公孙渊早已严阵以待、以逸待劳,部将卑衍、杨祚率步兵骑兵数万人,在辽隧这个地方,高筑墙、深挖沟,工事从高到北延绵六七十里。
幽州刺史毋丘俭同样在征辽大军之列,去年他带领的联军,就是在这,被公孙渊击退。
已经和魏国和亲的高句丽,派主簿大加带兵,帮助魏国进攻公孙渊。
公孙渊故技重施,外加坚壁清野。
然而,他的对手已经变了。
欺负司马懿远道而来,公孙渊命令卑衍向魏军挑战。
司马懿派将军胡遵对卑衍对阵,卑衍大败。
魏军将领们纷纷起乘势发起进攻,司马懿却说:敌人坚壁据守,目的是打持久战,拖垮我军,此时进攻他们修好的壁垒,正好中了他们的计策。况且敌人在此重兵集结,其巢窟空虚,我军若直指襄平,必会令其兵败城破。
直指襄平,得过辽水。
司马懿派出疑兵,往东南方向移动,移动之处,遍插旗帜,制造出大军南移,即将渡河的假象。
卑衍等人果然上当,亲率精锐追击而来。
而司马懿悄悄带着主力,突然往东北进发,渡过辽水,直逼襄平。
卑衍等人担心襄平守卫,急忙往回撤军。
魏军到达襄平西南的首山。公孙渊命令卑衍进攻司马懿,卑衍又是大败,退回襄平。
魏军顺势包围了襄平城。
7月,辽东进入雨季,大雨不止,河水暴涨,平地水深三尺。
毋丘俭在去年公元237年遇到的困境,再次出现。
魏军泡在雨水之中,行坐不安,上上下下都想转移军营。
司马懿下令,敢说转移者斩首。都督令史张静,违反了命令,司马懿立即将其斩首,军中才安定下来。
大雨带来的,不都是坏事。
由于河水暴涨,司马懿的船只可以从辽河口一直开到襄平城下,粮草的问题不用愁了。
大水阻隔,襄平城里的人借机出来砍柴放牧,魏国将领想出营攻打,司马懿不许。
司马陈珪说:“昔日攻上庸,八路并进,昼夜不停,故能在一旬半时间里,攻下坚城,杀了孟达。今远道来此,而行动缓慢,我内心疑惑不解。”
司马懿说:“孟达军队少而粮食能支持一年,我们的将士是孟达的四倍而粮食不足一个月食用,以只有一月粮的军队对付有一年粮的军队,怎能不速战速决?四个打一个,即令有一半人伤亡,还是应当打的。所以不计较死伤,是要为粮食而争取时间啊。现在贼军多我军少,贼粮少,我粮多,又有这样的大水,这是人力不能改变的,即使应当速战,又怎么可行呢?自从出兵,我忧虑的不是贼来进攻,而是忧虑他们逃跑。今贼军粮食将尽,而我们的包围圈未合拢,如果抢掠他们的牛马,抄袭他们的采樵者,这是故意驱使他们逃走。用兵是诡诈之道,应善于因事而变化。贼凭借人多和大水,故虽饥困,不肯束手就擒,应当向他们显示我们无能力进攻,使他们稳定下来。为了得小利而把他们吓跑,这不是好计谋。”
司马懿追求的,是全胜,而不是小胜。
朝廷听说军队遇雨,都请求把军队召回来。魏明帝说:“司马公能临危应变,公孙文懿被擒计日可待了。”
下了30多天的雨终于停了,魏国船只补充的士兵,将襄平包围圈完全合拢。
司马懿命令起土山,挖地道,用楼车、钩梯、冲车昼夜攻城,矢石如雨。
襄平城被困一个多月,内无粮草,外无援军,城里开始出现人吃人的现象,死者不计其数。
这种情况下,杨祚等人投降了司马懿。
238年9月3日晚上,一颗长约十丈的大流星,从首山的东北面坠入襄平城的东南面。
这个恰巧发生的现象,满城震动,公孙渊害怕到极点,他派燕国相国王建、御史大夫柳甫到司马懿的大营,请求投降,请魏军先解围,然后他愿自缚请罪。
但是,司马懿不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