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香一瓣引吾行
昨天,一位朋友把这篇文章发给我,看到题目,我就觉得特别温暖。当我打开文档时,才发现,文章是为我写的,读罢,甚为感动。朋友在文章中说我的散文曾感动过她,而我要说的是,她的文字感动了我。事实上,我们从未谋面,恰如文中所说的那样,我们只是因为一次教研才有了联系,得知她是我师姐,且爱好文学。后来,彼此加了微信,偶尔在朋友圈关注一下对方动态,我没想到,她能洋洋洒洒为我写下这么多的字,文里行间充满了真诚。是的,朋友不在多,而在真诚。不过,我要说的是,无论她的教学能力,还是写作功底,都是值得我好好去学习的,并非她在文中所说“引吾行”之谦虚的说法。我相信,在彼此的关照和鼓励下,我们会加倍努力,用心教好学生,写出更好的文章。这大抵也是她的愿望吧!——题记。
初识张盼,是在一个教师研修群里。有一个问题不解,群里有人热切回答。解我疑惑的,就是张盼。对这名字印象深刻,因为联想到有只熊猫叫盼盼。
后来知道,张盼在万源教书。
我说,万源有八台山,风景奇幽。
张盼说,他在大竹师范求学三年,与我算得上半个老乡。
半个老乡有网络罩着,倒不至于两眼泪汪汪。
让我动容的,是张盼刊载于报上的文章——《牵着爸妈进城》。文章文字质朴、情感真挚。尤其读到“一路上,我们走得很慢很慢,我想永远享受着爸妈手里的温暖。每当走过斑马线时,我双手紧攥着爸妈的手,我怕,可不知怕什么。”这段时,我的泪花闪闪。乌鸦反哺、羔羊跪乳,这是儿子对父母爱的回馈。身边是车水马龙,路旁是高楼林立,儿子紧紧攥着老人的手,慢慢地走,慢慢地走。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一幅温馨的图画。
我被那静好画面牵引,迫不及待走到倔强独居的母亲家。进门就紧紧挽住母亲的胳膊,说要陪她逛街。母亲眼中闪过惊疑的神色,却还是任由我扶着,我与她一道漫步于闹市。母亲头发灰白,皱纹很深,然而眼角含笑。
自那以后,我总要抽时间陪母亲散步。张盼口里说着不知怕什么,其实是自欺欺人。因为,有时候人就要活得糊涂一些。过分清醒,反而不美。
佛曰:人生在世,就是一场修行。我所认识的张盼,在时光轻吟中修行。他是修行者,一路走,一直走,勇往直前,向着自己的目标。
读他的《寻找魂灵》,感慨他的担当。早上七点,大雨滂沱,他饿着肚子去贫困户家走访。整理扶贫资料时,他的思绪还别在山腰,他的目光还淋在雨中。山的那一边,有他无尽的牵挂和思念。我相信,透过迷蒙雨帘,他担忧的是贫困户。或许还有其他的感怀,是扶志?是技术?是资金?张盼没有明言,他只是不停追问自己,叩问着自己的魂灵。
张盼,应该是把“国家”与“匹夫”深刻联系在一起的。因为空余聊天,他总说,在山上呢,在走访呢,在驻村呢。他是切实履行职责的帮扶人。我没有问他的帮扶对象如何,他那样尽职尽责,不会把功劳挂在嘴上,问也白搭。
我得出如上的结论,是因为看他写的《我的网课教学生活》。张盼上网课,守候在屏幕前,为一场期待,一腔情怀,一种责任。他对每一个孩子轻言细语,慢慢诉说,在《孩子,我想对你说》中,细数每个孩子的优缺点。他说 ,敲下对孩子写的7000多个字时,是一种享受,也是一场修炼。家长跟贴,满满的感动。
张盼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怀着朴素的情怀,做一名有爱心的老师。
同为老师的我,却止步不前,满足于眼前的苟且,忘却了曾经的热爱,丢掉了初心,如何不汗颜?
踩张盼的空间,文字轻灵,如听智者慧语。读他的公众号,篇篇小文,情真意切,让人唏嘘不已。他是一个永不止步追寻梦想的人,是一个敢于正视自己剖析灵魂的人,是一个笔耕不辍的人。想起他的满室书籍,想起他自信的笑颜,想起他《这就是我》中诙谐幽默的笔调,想起他《回首,已是过往》中罗列的密密麻的荣誉和成就,这才发现,这么些年来,我浑浑噩噩,一事无成,耽搁了多少光阴。
张盼说,他调达县了,做了学校一个小小的主任。
想起自己曾在达县生活过几年,但我没有勇气说与他是老乡。
窗外的雨,淅淅沥沥,写意地下,淋湿了我的心。
张盼的文字,叮叮咚咚,跳跃在手机屏幕。
他的文字,勾勒了他如画的容颜,绽放了他如花的心事。
他说,读书,思考,写作,必将伴随他一路修行到老。
眺望前方,张盼奋然前行。
我已经落后了许久。我撑起伞,给自己撑出一片明朗的天空。伞外细雨阑珊,水汽氤氲。
我得加快脚步,追寻前行者的步伐。
而张盼,就是照亮我前行路的明灯。
(作者系达州市大竹竹北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