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越大胆,我越想为她叫好
最近,有一部综艺节目可谓“令人发指”。
嘉宾交流怀孕经验,比如戒烟三个月之后才备孕,早上趁老公“活跃”时候更好。
那个之后女方甚至要倒置……
更狠的是现场用“精子观察器”检测精子的质量。
同时科普正常的精子质量和外观性状。
很多时候备孕不成功,都会习惯性地先认为是女方问题。
但其实男方问题也不少。
这个综艺节目,不仅有令人咋舌的尺度。
节目探讨的问题却更加深刻、全面,更令人欣喜。
它不该被错过——
《日日妈妈声》
2021.4.10.中国香港
这是由TVB拍摄制作的一档夜谈类综艺节目。
节目一共十集,每期都会请来不同的嘉宾,每次就一个主题进行讨论。
讨论的内容,则正如片名所示,为妈妈们在生育前后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孕前、孕间、产后、婆媳关系、生育与职业......
有关妈妈的事,几乎方方面面都涵盖到了。
>>>>大胆
全面,是整体概括。
具体到节目内容的话,给人的第一感觉就两个字:
大胆。
第一集开始便语不惊人死不休。
聊备孕。
算体温,算日子,讲究姿势,属于基本操作。
还有跟老公约好早上八点办事的,因为感觉会朝气蓬勃。
聊怀孕,话题依旧犀利。
怀孕时能否行房?
如果胎儿已经足够大,行房时有没有可能碰到胎儿?
聊产后。
主持人还在旁敲侧击地问医生:
女性侧切缝合的时候,会不会缝得太多或者太少呢?
嘉宾一眼看破,直接点题:
我猜她是想问,能不能叫医生缝窄一点?
乍看之下,尺度大到令人乍舌。
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她们不敢问的。
但其实转念一想,节目组试图去改变的,不正是"这是大尺度"这样的想法么?
其它的话题,妈妈们在节目上也会聊。
比如母乳应该喂多久合适?
比如剖腹产后肚子上会长肉芽是怎么回事?
比如怀孕时是不是会变得抑郁,记忆力差?
......
平心而论,这些话题,跟上面那些所谓的"大尺度",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不都是孕期妈妈们会遇到,会担心的问题吗?
节目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画面——
一位妈妈说了个自己怀孕前后某个奇奇怪怪的现象,
比如"生孩子后那段时间,我听到婴儿的哭声都会漏奶。"
另外一名妈妈就非常开心地跳出来回应:"我也是我也是!"
这也正是这个综艺最值得夸奖的一点。
它不贩卖关于女性生存困境的的焦虑,不上升到大概念。
而是以一种姐妹间随性聊天的方式,来给妈妈们一种鼓励和肯定。
从备孕到怀孕到产后,妈妈们经历的心理上的,生理上的苦痛数不胜数。
而长久以来,大环境里,是以谈论这些事情为耻的。
久而久之,很多妈妈们也都不愿再去,或者说不敢去分享,
最后只能独自一人默默承受所有苦痛。
而这档综艺试图告诉妈妈们,这些话题,并不是洪水猛兽。
这些问题,并不是只发生在你一个人身上,也发生在千千万万妈妈身上。
提出问题,才能解决问题,而不是自己一个人担惊受怕。
随后,节目组请来的或医生或专家,也都针对问题一一作了解答。
尽管每个人的情况可能有细微的差别,节目里也不可能对所有问题都详细作答。
但,能让妈妈们明白自己并非孤身一人作战,给予她们前进的力量。
作为一档综艺节目而言,已属不易。
>>>>家庭中的爸爸们
此外,更加难得的是,节目还引入了男性视角。
每期,节目组都会邀请来不同的男嘉宾。
除了对他们连环"审问",谈及她们在家庭中与妈妈及孩子相处之外。
节目组还专门开了一个叫"爸爸体验馆"的环节。
从怀孕到生子,让他们全流程亲身体验当一个妈妈的感觉。
怀孕时的模拟,是男嘉宾穿上特制的"负重套装"。
刚开始,已为人父的男嘉宾还自信满满。
结果刚穿上套装,就已经感受到了行动的不便。
连躺下来都费劲,睡觉就更别谈了。
正面躺着,被压得难受,侧面躺着,翻身又困难。
扫个地,踉踉跄跄地,男嘉宾竟然差点跌倒了......
再来,分娩。
节目组为爸爸们准备了一台叫分娩阵痛体验仪的机器。
上面刻度0到100,分别代表着不同程度的阵痛级别。
看看各位男嘉宾们的反应——
有被疼到流冷汗的;
有被疼到手脚并用的;
大部分都是没到经痛级别就已经叫苦不迭,能坚持到后面的,基本上已经痛到呼吸都难以自持。
还有分娩后。
如何模拟妈妈们产后担心渗尿以及伤口撕裂的状态?
让老公穿上尿布,再在两腿间夹一个球,不论做什么事时都不能松开。
想起自己还曾疑惑地问过老婆"你干嘛走路这么奇怪?",这位爸爸差点没当场哭出来。
除此之外,带孩子也是门技术活。
最简单的,喊孩子们起床,吃饭,送他们上学。
听起来简单而已。
做起来却是另外一回事。
节目请来的这位爸爸,参加节目前同样是自信满满,结果......
帮孩子扎辫子,头绳直接自己滑了下来;
帮孩子做早饭,泼墨般的倒酱油方式,连旁观者看了都想原地去世......
不在其位,不知其痛。
而这只是些生理上的,仅此一次的疼痛。
很多心理上的压力,是很难通过模拟去让爸爸们感同身受的。
但就算只是经历过体验馆的这些项目,也足以让嘉宾和观众都体会到妈妈们的不易。
至于设置这样一个项目的原因,其实很简单——
因为爸爸们也是家庭的一份子。
节目无意挑起男女之间的对立情绪。
尽管节目里很多爸爸都笨手笨脚的,有的也有些大男子主义。
但节目并没有去批判他们,而是借此机会把妈妈们的想法和感受告诉他们。
因为,只有爸爸们能够体谅和理解妈妈们的处境并参与进来,育儿过程才会轻松得多。
对孩子们的成长,对家庭的和谐也才会更有帮助。
有一集里,甚至还专门请了个全职奶爸做嘉宾。
以前,他也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只可惜工作时间太长。
每天走之前孩子还在睡,回家后孩子又已经休息了,见面的时间少得可怜。
经过和妻子商量后,他决定辞职在家陪孩子。
事实上,全职照顾孩子,比他上班要累多了。
每天的行程表安排得满满当当,全天24小时随叫随到。
但,流言蜚语还是不可避免地随之而来:
你真好,有老婆养。
你看,换了身份后,爸爸一样也是有苦难言。
人们觉得全职奶爸有多违和,就会觉得妈妈带儿女有多天经地义。
真正的平权之路,从来就不该是男女对立,而是携手破除刻板印象。
>>>>社会中的妈妈们
上面两个部分,已经通过双视角,详述了家庭中妈妈们的处境。
不过,《日日妈妈声》往前更进了一步——
每一期,节目都会选出一个"超级妈妈"来参加节目。
她们往往都牵涉到了当下某个特殊的妈妈群体或社会议题。
比如小bb安息关注组。
在香港,不满24周的婴儿不被法律承认为人。
然而许多妈妈流产时,婴儿都未满24周。
而小bb安息关注小组的创立者本身就是流产过两次的一位妈妈。
她深知那些妈妈们想安葬自己的孩子,却无能为力的心情。
在小组成员的努力奔走游说下,她们也终于为小婴儿们争取到了可以安葬吊唁的机会。
比如自愿当"义工妈妈"的寄养家庭。
有短期的,也有长期的。
当孩子的原生家庭出了状况,导致孩子无人看管时,
便会被送到这样的寄养家庭中,成为义工妈妈们暂时的孩子。
其余诸如被拖欠赡养费、家暴、领养、孩子患有特殊病等,节目都有所涉及。
不论是在小家庭还是大社会,妈妈们都一直在努力着。
>>>>写在最后
没有女人生来便是妈妈。
生育是大自然赋予给女性的权利,但并非义务。
选择成为妈妈,不是一件自然的事,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她们是当之无愧的勇士。
能使她们不惮于前行的,需要呐喊,也需要像这样理解和鼓舞的声音。
一个综艺节目,大概并不能将这声音传到多远多广。
但,一传十,十传百。
我坚信,总会有传遍人间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