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问道老子:什么是“大成若缺”的“大象无形”?

46.问道老子:什么是“大成若缺”的“大象无形”?

现代流行版本《老子》第四十五章原文:“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这段话的大意是说,修成大道的人,总能认识到自己的缺陷,这就促使他永远追求除弊鼎新。越是充满大智慧的人,越是虚怀若谷求知若渴,这就促使他能够不断得到进步和提升。能够最快到达目的地的光明大道,看起来总是显得曲曲折折。最具有巧妙智慧的人,看起来总是显得愚昧笨拙。最具有思辨能力的人,看起来总是显得不善言辞。沉静能够克制烦躁,寒冷能够战胜酷热。只有清静无为道法自然以正治国,才能实现天下太平。

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可参考阅读一下《老子》第二十六章:“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以万乘之主而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这段话的大意是说,内心无形之气的厚重,是看轻外界有形之象的根本。平心静气,恰恰是急躁举动的主宰。因此,得道者日常处事总是以内心厚重为根本,周围虽然有靓车豪宅珠光宝气的荣华富贵景象,但自己却始终能够身轻如燕淡然处之而不染俗气。那么,贵为一国之主的统治者,为何反而行为浮躁轻视天下民心呢?行为轻浮就会丧失根本,急功近利轻举妄动就会丧失理智。

以经解经,我们还可以参考阅读一下《老子》第四十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这段话的大意是说,悟性好的上等智力者听了道理,马上就会努力地去做。悟性一般的中等智力者听了道理,总是半信半疑犹犹豫豫徘徊观望。悟性差的下等智力者听了道理,则会大声嘲笑这简直是落伍而又不切合实际的蠢话空话废话。如果不被悟性差的下等智力者嘲笑,那就反而显示不出大道的高深玄妙了!所以古时候得道者就曾经说,明白道理的人看似很愚昧,修道进步看似乎在倒退,平坦安全的道路却看似充满着坎坷磨难。具有上德之人总是虚怀若谷知白守黑,帮助别人满腔热忱不求回报自己生活却总显得很窘迫,时刻心怀天下克己奉公却总好像是偷懒耍奸只顾个人逍遥自在。

越是质朴纯真就越是尽显混浊瑕疵,越是纯洁坦白就越是尽显污渍,越是广阔高远的空间就越是没有边框棱角,最有用的器具人们往往是最晚才能够发现,最大的响动反而是沉默寂静无声无息,最大的有形之象反而是无形之气,大道原本就无形无名。然而,只有大道才能够让宇宙万物生生不息循环往复,并且始终彰显着生而不有不求回报的天德。

再联系上下文来看,人的生命在于运动,不仅仅体现在有形之象的物质世界运动,更体现在无形之气的精神世界运动。人们物质世界的活动范围,必须借助特定的交通工具和技术手段。人们在精神世界的活动范围,同样必须借助特定的思想工具和方法手段。在有形之象的物质世界,人们总想走得更快、飞得更高、跑的更远。然而,物质世界宇宙时空绝对无限与人类科技手段相对有限的矛盾,却造成了人类欲望永远无法满足的心理挫折感和自卑感。这时,人类如果坚持通过“科技创新无止境”来挑战宇宙时空的绝对无限,肯定就会陷入拜物主义和“科技工具崇拜”的“自我游戏死胡同”。显然,要想突破这个物质世界的精神屏障,就必须通过自我调整而转入精神世界寻找出路。问题是,人们在有形之象的物质世界运动,必须要有一个共同遵循的自然时空坐标系。而人们在无形之气的精神世界运动,也同样必须要有一个共同遵循的自然时空坐标系。这个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自然时空坐标系,都必须归于自然法则的“天之道”。事实上,人类世界古今中外的所有矛盾冲突,正是根源于各行其道的“道不同”。

以中国式“道术用”与“时势位”天人合一有无相生阴阳易变系统运动思维来看,不管是道法自然法则大公无私抑强扶弱“天之道”,还是道法丛林法则自私自利弱肉强食“兽之道”,都是个人主观意识能动性“心善渊”的“道为术之本”。这种“天之道”与“兽之道”的“道不同”,就体现为正邪善恶虚实真伪黑白美丑的核心价值观之争。在有形之象的物质世界,如果人类道法丛林法则自私自利弱肉强食“兽之道”,那么所有“科技创新无止境”的工具手段,便都是“兽之道”的“术为道之用”。包括“战争武器决定资源配置”衍生的“货币工具决定资源配置”,就必然造成私有制社会1%与99%贫富阶级分化不均衡发展的经济食物链恶性循环。在无形之气的精神世界,如果人类道法丛林法则自私自利弱肉强食“兽之道”,那么所有“术业有专攻”的思想工具和方法手段,也必然是制造“心灵鸡汤”和“精神鸦片”的“知识越多越反动”。

如前所述,老子讲道法自然的“清静为天下正”,是在传承“三皇”时代的大道,常人们用“五帝”时代以后的常道思维,很难理解这个“道可道非常道”。关键问题在于,我们能不能感悟到老子传递的大道文明历史信息。可想而知,如果“三皇”时代的人穿越到“五帝”时代以后,肯定会水土不服难以生存。因为“三皇”时代的主流社会风气,原本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而“五帝”时代以后的主流社会风气,则转变成了“大道既隐天下为私”。自然宇宙世界无形之气与有形之象互相转化的循环往复,本来就是有无相生能量守恒的系统运动。这种天人合一的周期性气象变化,绝不是空穴来风的子虚乌有。

所谓“上善若水”的“居善地”和“与善仁”,既是说自然地理风水,也是说人为的社会风气。而从“心善渊”的个人主观意识能动性角度来讲,整治风水首先就要整治社会风气。在原始共产主义大同社会的“三皇”时代,因为是道法自然法则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所以就必然是“天人合一”的绿水青山风调雨顺。自“五帝”时代以来,特别是自“尧舜禹之变”的“夏禹传子家天下”以来,就变成了奴隶制小康社会君臣父子等级礼法的“大道既隐天下为私”。这样“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的世风日下,就导致了私欲泛滥乌烟瘴气的天灾人祸接连不断。再从“独尊儒术”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拜金主义科技创新系统升级,就进一步加剧了气候异常的生态环境恶化。由此观之,今天整个地球村自然风水人为破坏的“不知常妄作凶”,难道还不是源于人们私欲泛滥的世风日下道德沦丧吗?

(0)

相关推荐

  • 逆向思维:走出逆境和低谷,一定要知道这几句话,醍醐灌顶

    走出逆境和低谷,你一定要知道这几句话. 要想迅速走出困境逆袭翻身,只要你搞明白这几句话就不难. 大千世界皆为虚幻,见相非相,即见如来. 任何事物背后的核心本质,都是简单. 复杂的绝不是本质. 任何复杂 ...

  • 胡说《老子》39 —— 不见不闻

    原创胡涂医 胡涂医 今天 胡说老子39-不见不闻.m4a 00:00 08:28 在胡涂医前面的文章<医易闲话(17) -- 大象 >一文中,我们说到"所谓"大象&qu ...

  • 对《中医基础理论》教材评析(续五)

    第六节<教材>所论的不是中医学哲学,而是西医学哲学 一.中西哲学思维之区别: 1.中西哲学认识事物的方法不同,形成两种不同的基本思维模式.中国古代内道哲学认识事物的方法,是从内向外,从下向 ...

  • 老子讲:“大成若缺,其用不弊”,究竟何意?

    老子经文第四十五章中讲到: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最圆满的成就看似有缺陷,但使用起来却永远都不会损坏 :最大的盈满好似空 ...

  • 读帛书老子8.1|大成若缺,其用不敝

    大成若缺,亓用不幣. 大盈若 ,亓用不 . 大直如詘,大巧如拙, 大贏如㶧. 趮勝寒,靚勝炅, 請靚可以爲天下正. --<帛书老子>第8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 ...

  • 老子讲“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究竟何义?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01[名家解读] 任继愈先生认为,这一章充分发挥了老子的辩证法思想.老子认为有些事物表 ...

  •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

    这一章节,是老子给到统治者的建议,主旨清静无为. 先贴下原文: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最完美的有缺陷,作用不减.最充盈的 ...

  • 德经之八、大成若缺,大盈若冲...

    帛书校订本: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诎,大巧如拙,大贏如绌. 噪胜寒,静胜焱,清静可以为天下正. 白话通译本: 在取得成就时,要有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就好像没有大的成就一 ...

  • 《道德经》四十五章《大成若缺》悟读述杂【45】

    《道德经》四十五章《大成若缺》悟读述杂【45】

  •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食色,性也.喜恶,情也.性情,人之根本也.良善之人,不会自标良善.坐在庙堂之上,一副仁善示人且唯恐 ...

  •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出处及意思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摘自<老子·德经·第四十五章> 解释: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 ...

  • “大成若缺”的人生智慧

    曾国藩被誉为晚清"中兴第一名臣",可谓是满腹经纶.功成名就,而他偏偏将自己钟爱的书房取名为"求缺斋".这多少有点让人不解,这样的"古今第一完人&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