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河笔记:坤泳聚
梁东方
沿着太平河向下游走,走到京广线大桥的时候,会看见河道由宽而窄的岸边林地中,有很多石头支撑的仿木硬塑料长椅,长椅下面放着很多各色的拖鞋。不管有没有人,这些拖鞋都放在这里;这是常年在这一带游泳的人的个人用品。他们在这里更衣下水、上岸聊天,是一处约定俗成的野泳爱好者的聚集之处。
他们有男有女,大多是退休人员。游泳之前和游完泳,免不了互相搭话,慢慢就都熟了,于是形成了一个聚集的圈子。顺着这些石椅向土坡上的小树林深处看,在大桥下有一处写着“坤泳聚”的院落,从名字看似乎是专门为女泳客设置的。
“坤泳聚”写在桥下用废旧的门框搭起来的门头上。隔着用废弃的砖头瓦块累起来的矮矮的院墙和矮矮的院墙上的铁丝网,可以清晰地看见里面用一块废旧板子做的影壁上写着“闲人免进、严禁烟火”。
这个像是逃荒者的破落小院因为有这些文字招牌,因为地处现代化的铁路桥的下面而显示着某种现时气息。说明它就是当下的人们搭建和使用的,不是过去流浪者拾荒者的户外生存遗迹。
闲人免进影壁后面是一组相对而坐的皮沙发,皮沙发旁边是一张看起来还不错的乒乓球台子。这个似乎应有尽有的桥下破落小院一角,用颜色各异的旧板子围起来一片,上书“女更衣”字样,和“坤泳聚”“闲人免进、严禁烟火”一样,怎么看都像是男人手笔。这应该是大家共同搭建起来的。
常年在这里游泳的人们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固定的圈子,一个自发的组织,他们在现代城市寸土寸金的角落里,奇特地存在着。因为在绿化带里,又在大桥下面,和公路有距离,外人也不大容易看见,不会有碍观瞻,所以短时间内应该不会被清理掉。在越来越严苛的城市管理的缝隙里,偶然而巧妙地存在着。
现代社会,一般来说自发的兴趣组织通常都在网络上。在现实里,这样还有具体的活动场所的,大致上是因为这种爱好的特殊性所决定。游泳需要现场更衣,需要事先的热身和事后的休息,喝水甚至吃点东西也都是题内之意。这就给这项运动的爱好者们设定了一种共同运动、共同休闲的话语空间之外的现实空间。
现实空间的聚集,已经是现代社会里越来越少的一种人际交流方式了,它笨拙而古远却也有简便快捷的虚拟交往所没有的热闹和生活气息。一起说着话,一起游着泳,一起交换着对从游泳开始的整个世界的看法;这种本来属于人类聚居状态中交流的常态,而今在人口高度集中的城市里,反而已经是只属于包括游泳兴趣爱好者在内的一些自发的共同爱好同仁中的稀少情形。慢慢的很多人是既爱好这项运动,也爱好这项运动过程中的那些同仁气氛了。
人是自由而孤独的,又是离不开他人的,哪怕这个“他人”仅仅是能和你聊天的有共同爱好的人。人不由自主地会处在这样人与人的关系中,退休了也依旧会找自己的“组织”,说无法摆脱也好,说乐见其成也好,都是本性使然。大多数人都努力活在这样的人际联系中,非如此就不会有自己的位置,非如此就会感觉人生荒凉。
徒步圈、跑步圈、乒乓球圈、羽毛球圈、骑行圈,大抵都是这样。游泳圈因为在运动过程中存在一个互相照应防止溺水的需要,因为有更衣环境的必须条件,因为游泳必然会展示身体的特殊性,所以显得就更紧密一些。
共同爱好者所形成的这种大家庭式的兴趣组织,有自己的活动场地,有自己的固定的聚集处,是一种很理想的状态,尤其当这样的活动场地和聚集处是户外的时候,便更有一种古老的人生天地间的舒畅惬意。
这是我未见其人,只见了这样无人的设施的时候的想象。很多美好的东西,甚至是凭着想象就已经有极大的吸引力。尽管我个人不会参加这样的组织,我还是更爱只需要一个人自由自在的骑行与徒步。
人类对一条河的依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垂钓者是一种,沿河骑行者、徒步者是一种,带着孩子来河边野餐是一种,这样在河边建立起游泳俱乐部也更是一种。作为无可替代的柔和绵软、浮举贴身、阻力适中的全身性运动,浴乎河中的古老快乐,是栖息在大地上的人们常有常新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