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怎样规划?

每个年龄阶段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任务。如果某个年龄阶段的任务没有很好地完成,那么过了这个年龄阶段,一旦后悔了想要补课,要么没有机会了,要么有机会也要付出巨大代价!

这就涉及到一个人一生各个阶段的职业和人生规划问题。大部分人是没有规划的:不立志,没有目标,更没有长远的计划和持久的努力。人生如浮萍般随波逐流,到老了也没弄清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擅长什么?以致于一生碌碌无为。

一小部分聪慧之人,或是有高明师长点拨的普通人,很小就立下了远大志向,在成长的各个阶段都有目标,心里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擅长什么,自己的使命是什么,并且持续精进,最终在某一领域做出了巨大成绩。

七零后八零后很多人都有这个经历和体验,那就是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到底报哪个专业或是哪个学校,心里其实是糊里糊涂的。因为当时年龄阶段没有经历过什么,根本就不了解社会。而家长和老师大部分由于自身格局和视野的局限,也不能根据孩子特点提出切实的建议。最后很多人稀里糊涂地报了某个专业,进入了某个行业。等到发现自己不喜欢、不擅长某个行业时,除了个别能闯敢干之人坚决改行之外,大部分人都舍不得丢掉多年来的付出(沉没成本),硬着头皮继续在这个行业干,效果可想而知。

那么人一生每个阶段的特点和任务是什么?一个人如果没有经历过,往往说不清楚,但是可以通过学习弄清楚。书本、网络、家长、过来人等等都可以学习。一个人亲身经历过后才弄清楚这个问题,往往又错过了某个阶段,于事无补,只落下了经验和教训。当然这也是收获,可以传授给年轻人,给年轻人的成长以有益的指点。

少年得志和大器晚成毕竟是小概率事件。下面说的是普通人的情况。

人生每个阶段的特点和任务都是什么呢?

一、学龄前儿童(七岁前)

初来人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主要任务就是睡、吃和玩。在吃和玩的过程中锻炼各种感知能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初步体验社会规则。

幼儿园还是要上的,有人与人交往的更大的平台。艺术一类的特长班,如果孩子有特长、喜欢而且年龄符合要求,可以报一两个,不要报多。文化课不要学,到了小学会讲的。现在学了小学时就是学第二遍了,那时孩子反而养成了不认真听讲的坏习惯。

那些把文化课看得很重,甚至报文化课补习班的家长,和看到孩子识得数、认得字比同龄人多而沾沾自喜的家长,以及报天价幼儿园的家长,智力和认知大多有问题。

伤仲永的故事一定要相信。“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毒鸡汤一定别相信,那是培训机构等相关利益方在收割家长。

二、小学阶段

从这时开始,一直到高中毕业,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小学阶段要注意几点。一是养成做事情注意力集中的习惯,不要拖拉,学就认真学,玩就使劲儿玩。二是养成看书的习惯。这两个习惯都会受益终生。三是不要太看重学习成绩。小学成绩有一定的虚假性,因为小学对孩子记忆力的要求多些,对理解力和创造力的要求少些。特长兴趣班当然要报,但别多。四是小学毕业之前父母一定要多陪孩子。因为孩子给你的陪伴时间只有大概十年。到了初中进入青春叛逆期,你想陪孩子,孩子也不大给你机会了,那时孩子会喜欢跟同龄人玩,对家长的依赖性越来越淡。

三、初中阶段

初中是一个很重要的阶段,比高中还重要。中招的录取率不到50%,高考的录取率大概80%,可以说中招比高考还重要。

首先孩子进入青春期,独立意识越来越强,开始质疑以前深信不疑的父母的说教,变得叛逆。这个时候言传作用已减弱,身教的作用愈发重要。其次部分孩子有了早恋行为,只能疏导了。再者初二是个突变和分化的时期,很多小学成绩拔尖的孩子,到了初二成绩突然下滑了,又有部分小学成绩一般的孩子到了初二成绩却突飞猛进。为什么这样?小学靠记忆能力,初中靠理解能力;青春期躁动的影响;有无阅读积累;孩子有没有“开窍”。最后要预防孩子手机电脑成瘾。成年人一拿起手机都放不下,何况自控力差的孩子?手机用的好是有利的学习工具,用不好就是毒品。家长要以身作则,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孩子学习时你看书!限定孩子玩手机的时间和内容。

初中太重要了,虽然学习没有高中紧张。家长一定要在各方面(生活、学习、人际交往、思想)对孩子保持关注、指导和纠偏。

同一个地区小学和幼儿园是否重点区别不大,但是初中和高中是否重点,是否好班区别就很大了。不只是师资力量,还有学习氛围和同龄人的相互影响。

四、高中阶段

高度集中精力学习,冲刺高考的阶段,就一个字“学”。除了艺考学生,特长兴趣班基本停了。没办法,到目前为止,高考仍然是中国最公平的一项制度,仍然是改变命运的一大机会。需要注意别给孩子太大压力,文体娱乐活动还是要适当参加。会玩儿才会学是有一定道理的。

也有近一半初中生,因为天赋、投入、家庭等方面的原因上不了高中,不得已上了中专、技校和职高,家长更应该关注这群孩子。目前的现状,中专、技校和职高确实很多师资力量不强,校风不好。

五、大学阶段

学习占的比重相比中学减少许多,很多时间被文体活动、社团活动、勤工俭学、社会实践活动所占据,是学生阶段进入工作、社会阶段的过渡时期。

这个时期学生大都离开了父母,有种解放了的感觉。有一部分自控力差的学生彻底放飞自我,沉迷于游戏和娱乐,学习更不用提,混了几年,专业没学好,各种能力也没提高。实在失败。

也有很多有心的学生,不但学业不放松,更是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为毕业参加工作、进入社会做积极的准备,部分学生甚至还没毕业就找到了称心的工作。

十年后,你会发现,高中和大学的同学友谊,不但是一份纯真的感情,而且是你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资源。

六、参加工作至35岁左右

参加工作、进入社会了,以后不会有人像父母一样惯你宠你了。你以后要独立生存了。有十年左右的时间供你尝试、犯错、积累经验、经营关系。屡战屡败不可怕,怕就怕不敢屡败屡战。

有几点要注意。一是选工作时别把收入看得太重,要看重能否提升自己的能力,有无发展前景,能否积累关系和资源。二是如果不合适,要敢于辞职重新开始,甚至是更换专业重新来过。三是不要频繁地辞职,这样只能说明你这人不踏实不专注。即使辞职也要做到好合好散,这是基本的人品问题。四是35岁以前一定要弄清自己的长处和短板,确定要干一辈子的事业和目标,剩下的只是深耕和积累了。如果35岁还没完全确定,那么你以后很难取得事业成功。

欧美国家不少年轻人进入社会摸索几年后,才发现了自己的兴趣和使命所在,又重新返回大学上学。在中国没这种条件,但你可以自学和参加社会助学。

30岁前,一定要找好人生伴侣成家。否则过了30岁,男人如果有钱仍然可以遇到“真爱”,但是男人如果没钱、女人无论有钱与否,遇到“真爱”的几率就变得很小了。

35岁前(尤其是女人),要生孩子。35岁之后,体力、脑力、精力都有些跟不上了,而且生的孩子天资也有影响。

这个年龄阶段,不少人是不是后悔上学时怎么没好好学习?

七、35岁左右至45岁左右

干事业的黄金时期,一个字就是“干”。还有孩子的教育问题,坚决不能丢。

这个年龄阶段,是不是不少人后悔以前怎么不敢闯,怎么没多尝试?

八、45岁左右至退休(60岁)

收获和守成的阶段。到了45岁,事业还没“成功“(从政的升官、经商的发财、搞学术的有成果),这辈子“成功“的可能性几乎就没了。

人到中年,一个男人,如果荷包都丰盈不了,就不要埋怨女人招蜂引蝶。一个女人,如果身材都控制不了,就不要埋怨男人沾花惹草。

还有孩子的教育问题,坚决不放下。

这个年龄阶段,是不是不少人后悔,以前怎么三心二意,没有深耕一项事业?

九、退休(60岁)以后

人生的最后阶段。没钱可就惨了!只要身体健康、不缺钱就是享受的阶段。

需要注意几点。一是要有个好身体(其实从年轻是就要有保养、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否则金山银山你也享受不了。二是有爱好,书法、绘画、旅游、钓鱼等等有益于身心健康的都行,这会让你过得充实。三是不到最后一刻,决不能把家底交给孩子。说句现实的话,孝顺是用钱买来的。农村不孝顺的比城市多,穷人不孝顺的比富人多,其实都是因为钱。如果一早就把家底交给孩子,等你卧床不起时可就完了!四是不要色迷心窍,栽在女人手里。不要因为有比你年轻又漂亮的女人恭维,就认为自己多有魅力,就认为女方多么体贴,就掏心掏肺掏老二的。很快你就会发现最终掏的是钱。你个老头了,哪有什么魅力和真爱,就是为了钱。

这个年龄阶段,不少人后悔,一辈子怎么没做出什么成就?

另外,有三件事情是贯穿一生的的,哪个阶段都离不了。即身体、学习和交友。

从年轻的时候开始,就要有保养、锻炼的观念和习惯。否则到了中老年有病了就晚了。

社会在一直在发展,知识在快速更新。如果不被社会淘汰,就要终身学习。

无论从感情、生活还是事业上来说,友情都是必须的。但因为交友不慎造成的人间悲剧也很多。所以要会选择朋友。

总结一下什么叫男人的“成功”:

3岁,不尿裤子;

5岁,能自己吃饭;

18岁,能自己开车;

20岁,有女朋友;

30岁,有钱;

40岁,有钱;

50岁,还有钱;

60岁,还有女朋友;

70岁,还能自己开车;

80岁,还能自己吃饭;

90岁,还不尿裤子;

100岁,还没有挂在墙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