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朱元璋”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原名叫朱重八,可能是八月初八生,所以叫朱八八,小伙伴们对这个有两个“八”字的名字,喊着不顺口所以才叫做朱重八。

如果要问幼年的朱元璋,为什么叫这么个难听而又没有任何意义的名字,他可能一脸狐疑的看着你来一句:“大家都这么叫啊,不信你看这是我爸朱五四,那是我哥朱三一”。是的,你不用怀疑,他说的没错,将来他还有个最大的对手叫做陈九四(陈友谅的原名)当时的最底层老百姓有个不成文的习俗,新生儿大都以出生当天的日子,或者出生时父母年龄加起来的的数字来命名。就像我们无比困难的六七十年代一样,家里老人们为了好养活,给孩子们取一些像“阿猫,阿狗”一样的极难听的名字。据说这样的名字阎王爷听了都直摇头。但是在朱元璋的时代,底层人民这么随意地取名字,主要出于两种无奈,一是极度贫困的生活下,孩子的成活率很低,那就要尽可能的多生,将来总有一两个能活下来长大。二是孩子多,父母又都没有文化,再苦再穷,日子还得过,那就用每天都在接触,熟悉的日子来区分眼前这一堆孩子吧,由上天来挑选,到底哪一个能活着长大。

一个名字的背后就是个这么悲惨的世界。

那么朱重八怎么就成了朱元璋了呢?

我们来说文解字,元就是大元的元,朱元璋推翻的朝代是元朝。“璋”是形状像匕首一样锋利的玉器。朱元璋给自己取这么个名字的寓意就是:他要像一把锋利的匕首结束元朝的生命,他确实做到了,那么朱元璋为什么要改这么个对元朝充满深仇大恨的名字呢?

对,没错,他对大元有血海深仇。吃人的大元埋葬了他的至亲。

朱元璋老家在濠州钟离就是今天的安徽凤阳县,那个敢为天下先,第一个在集体经济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地方。看样凤阳人都有一股子冒险精神。

老爹名叫朱五四,老朱家是当时底层农民中最普通,也最具代表性的一家。普通,代表性都可以归位一个字“穷”,古代农民有哪个不穷的,到了元朝情况更严重,自打蒙古入关,灭宋,又灭南宋,就把人分为四等,第一等人自然是大权在握的蒙古人;第二等人是帮助蒙古人一同打天下的色目人(除蒙古族以外的少数民族统称色目人);第三等人是北方的汉人;第四等人叫南人(最后投降南宋地盘上的汉族人)。一句话汉人在元朝的地位比猪狗好那么一点,比如说,当时有名文规定,蒙古人杀死一个汉人的代价是只需要赔偿对方一头毛驴。

蒙人用武力征服世界,也想当然的用手里的月牙弯刀治理天下,哪里有反抗哪里就更有压迫。几十万的肥嘟嘟的蒙人压得几千万的汉人农民喘不过气来。

老朱家没有地,在这样一个地狱般的时代农民怎么可能有地呢,地是不存在的。一家人靠给一个叫刘徳的地主当佃户过生活。老爹整日里面朝黄土,背朝天地给人当佃户挣全家人的口粮,朱重八从小就给刘徳家放牛,多少也能赚两口饭吃,兄弟姐妹们多,这样也能减轻一下家里的压力。

朱重八当放牛娃一直到十五岁。其实当佃户也没什么,因为周边大家都是佃户,也没见有几个地主,最起码一年辛辛苦苦挣的点粮食,除了一大部分交税,剩下的还勉强让一家人也能有一口饭吃,不至于饿死。但到了灾年,就不行了,因为不可能有余粮,地主家也没有余粮。朝廷可不管三七二十一,对于皇帝来说,头可断,血可流,就是皇粮不能断,朝廷用钱的地儿多着呢,皇宫要修缮,太后要过生日,皇帝要纳妃子,哪一项不用钱,一个子都不能少。

在吃人,尤其是吃汉人的元末,税负尤其严重,各级官吏以收税的名义压榨百姓,各种奇葩税收频出,比如,过节要收“过节费”,干活要收“常例钱”,送迎要收“人情钱”,打官司验收“公事费”,反正不管干什么都有个税目在等着你,有人说了,那我什么都不干,总该可以了吧。

好,什么都不干,你还要交“撒花钱”。只是想一下这么多乱七八糟的税种,是不是已经让你崩溃了呢?回过头来看看,还是生活在我爱民如子的社会主义大中国好啊(多说一句)。

苛政猛于虎,是会要人命的。十多岁的放牛娃朱重八没有太多想法,看着家里哥哥姐姐们一个个都成了家,想着明年自己也十五岁了,本打算拖老爹找村东头的王媒婆说和说和,要娶从小玩到大村西头的李翠花。

心想事不成,才是常有的状态,十五岁这年,天灾人祸彻底让朱重八的小小梦想化作泡影。这年,大半个中国闹起了旱灾,旱灾还只是让粮食减产,紧接而来的蝗灾就直接摧毁了一切,蝗虫啃食掉了庄稼地里仅剩不多的一点粮食,彻底断了老百姓唯一生存的希望。一时间,饿殍遍野,民不聊生。

要问这么大个灾年,朝廷呢?这些人在干什么呢?呵呵,赈灾是不可能赈灾的,而且还要忙着收税。家里没有粮食怎么交税?不还有“家具家电”的吗?实在没有,漂亮姑娘有没有?所以才说是天灾人祸。

朱重八家里也无可幸免,先是父亲朱五四饿死,再是母亲饿死,紧接着大哥和大哥家的儿子也饿死了。一家八口人饿死了四口,更令人悲伤的是因为家里是佃户,父亲与黄土打了一辈子交道,居然连安葬他的土地都没有。这是何等的荒诞,可笑。后来一个好心人实在不忍心看着尸体烂大街,就暂借给了朱重八一小块土地。

经历了这么多,可以想象一下,朱重八,一个十五岁的孩子当时的内心世界,拖着饥饿虚弱的身体跪在父母坟前,剩下的只有饥饿、无助的吞噬下已经没有了悲伤。或许是过于虚弱,他觉得眼前的世界有些不真实,朱重八开始思考是什么造成了老朱家的悲剧。是旱灾,是蝗虫?好像都不是,一连串的疑问让他始终想不明白,凭什么汉人就该是最下等人?种地的农民怎么就没有土地?贪官污吏何以光明正大的鱼肉百姓?

朱重八在饿的发晕的脑袋里得出来结论:老朱家的仇人是大元朝,官府就是最大的黑社会!仇恨的种子就此在这个十五岁少年的心里埋下了。

悲伤已经不再有任何意义,重要的是活下去。

他决定去当和尚!

去附近的皇觉寺当个和尚还能有口饭吃。于是朱重八开始了吃斋念佛的僧侣生涯。后来饥荒越来越严重,寺庙的粮食也吃光了,朱重八只能去讨饭。他需要做的工作很简单,不停地走,不停地敲门,然后是他卑微的乞求:“大人,行行好,给点吃的吧”。往往等待他只是一句冷冰冰的:“臭叫花子,快滚!”

这个行当需要朱重八放下他最后拥有的一点东西:尊严。当一个人放下尊严的时候,他才能被现实碾压的粉碎,而只有挫骨扬灰才有涅槃重生的可能,这就是重塑。朱重八就是个典型案例,三年的丐帮生涯,他一边讨饭,一边游历山川,结交江湖义士,这些人当然也都是些同行,唯一的差别可能只是入行的时间,就像金庸的武侠小说里写的那样,这是一群见了面这样打招呼的人“我是九袋(九个口袋),你是几袋?”,“哦,我是八袋,你是大哥,大哥好!”。注意这是他一生中最宝贵的三年我,这三年让他开括了眼界,结交了朋友,还有了自己的信仰(加入了明教)。

再后来朱重八在加入了起义军,渐渐的在各地武装中崭露头角,他的这些丐帮兄弟功不可没。朱重八没想到这条路他走得无比正确,在军营中,他找到了自信,别看咱长了一张鞋拔子脸,但咱能打仗。慢慢的朱重八在起义军中官也越做越大,军官最重要的当然是军威,爹妈给起的名字成了他最大苦恼,大老远一声“朱重八”让他的威严荡然无存。朱重八这才改成了有寓意而又响亮的名字:“朱元璋”!

如果觉得文章不错就请点个关注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