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讲伤寒(80):寒热并用的栀子干姜汤方证

第80条: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

栀子干姜汤方

栀子十四个(擘)干姜二两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古人这个大下就是指巴豆剂。巴豆剂古人常用的,究其实是个好药,但是巴豆剂呢是一个下寒的(方剂),它是个热药。所以经过大下之后,身热不去,药用的不对,不应该用这个热药来去热,热是不能去的。

“微烦者”,这搁个微烦,烦是栀子证,但是这里头搁个“微烦”这两个字就是暗含着有“干姜(证)”这种寒证。

这个大下呀,是误治了,寒热错综,所以既用栀子,又用干姜。栀子证是烦得最厉害了,他搁个微烦,当然这里头有干姜,由于大下伤中气了,伤胃了,同时寒也生了。

在这一段里头没说明,恐怕这个人有下利、呕逆这种情况,要不搁干姜干什么?所以这个热烦也不太明显,但是还有,所以用栀子、干姜,寒热并用,这个方剂呢,既有栀子证,又有干姜证。

干姜证我们知道了,呕逆呀,胃虚寒呀,或者有下利,干姜都可以治疗的。栀子呢,当然就治烦,烦热。所以经过误治之后,寒热错综,这个药也是寒热并用,这是不相悖。

现在有人说既用栀子,又用干姜,这没关系的,只要有这种证,这么用就不会错误的。没有干姜证,当然不能用干姜,没有栀子证,不能用栀子。

栀子是一个苦寒药,但是要有寒热错综的话,也可以与温性药配伍,意思不过如此。

(0)

相关推荐

  • 2021一期伤寒医案讨论会(二)

    青竹中医 让中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医路漫漫 青竹相伴. 来源|青竹医社  导读  本次『青竹360°金匮背诵训练营』通过医案讨论了栀子甘草豉汤.栀子厚朴汤.栀子干姜汤等方剂的应用,下面我们来一起学习 ...

  • ​栀子干姜汤

    ​栀子干姜汤 栀子 (擘) 十四个  干姜 二两 [拆算现代剂量] 栀子 (擘) 21g  干姜 30g [用法]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相关条文] ...

  • 胡希恕讲伤寒(79):栀子厚朴汤方证

    发表于: 2019-09-152019-09-15 第79条: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栀子厚朴汤方 栀子十四个(擘)厚朴四两(炙,去皮)枳实四枚(水浸,炙令黄) 上三味,以水 ...

  •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身如虫行皮中状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身如虫行皮中状 守正学堂 守正学堂 今天 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伤寒论> 阳明病里热蒸汗外出,依法当多汗,如果反无汗,原因有 ...

  •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病有出入,方子还是得加减变化

    守正学堂 守正学堂 今天 第18条: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喘家",平时就有喘的人叫喘家. 那么他患了桂枝汤证,你打算也给他作桂枝汤服之,可他平时就喘,当然得了外感他 ...

  • 胡希恕讲伤寒(101):服小柴胡汤后出现暝眩反应

    第101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证而下之,若柴胡汤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 无论伤寒或中风,如果发现柴胡证,但见其中主证中一证,就可以用柴胡汤 ...

  •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小陷胸汤的用药经验

    守正学堂 今天 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伤寒论> 还有一种小结胸,"小结胸病,正在心下",也通顺.<玉函经>是&quo ...

  •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炙甘草汤非“复脉”

    守正学堂 昨天 第177条: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脉结代"不一定要用炙甘草汤,但是"心动悸",血不足以养心则心动悸,真正的由于虚,现在(的术语 ...

  •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反不恶寒,不欲近衣

    第121条: 太阳病吐之,但太阳病当恶寒,今反不恶寒,不欲近衣,此为吐之内烦也. 这个是陷入里的热比较重. 太阳病,宜发汗不宜吐,而医误吐者. 太阳病在表,应该发热同时恶寒,现在"反不恶寒& ...

  •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渴欲饮水,水入则吐

    第74条: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六七日不而烦",原先这个人得的是中风证,中风没有不发热的,在六七日这个过程,当然暗中就 ...

  • 胡希恕讲伤寒(69):茯苓四逆汤方证 – 经方派

    第69条: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茯苓四两 人参一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这个发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