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首诗:温庭筠《题卢处士山居》

唐诗宋词元曲赏读

读诗,读词,赏花,赏月。
43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题卢处士山居 亲子群星 - 名山大川

题卢处士山居

唐·温庭筠

西溪问樵客,遥识楚人家。

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

日暮飞鸦集,满山荞麦花。

译  文

在西溪向砍柴的人打听卢岵山居的所在地,然后远远地认准方向向卢岵山居走去。

沿途看到古树的老根缠连着石头,仿佛是天生的,湍急清澈的泉水冲走水面上的浮土、树叶,露出泉底的沙子来,显得水明沙净。

山里峰峦座座,由于在雨中显得幽暗,看不清楚,只见得那通往卢岵山居的小路高峻、幽深,曲曲弯弯一直通向烟云深处。

时间已到傍晚,还不见卢处士,晚鸦也已飞往自己巢里栖息,漫山遍野的荞麦花在夕阳下更显得一片洁白。

注  释
  1. 卢处士:卢岵(hù)。处士:本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后亦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山居:山中的住所。

  2. 樵客:出门采薪的人。遥识:一作“遥指”。

  3. 楚人家:一作“主人家”。

  4. 急:湍急。露沙:露出沙石。

  5. 径:小路。

  6. 飞鸦集:一作“鸟飞散”。

  7. 满山:一作“满庭”。荞麦:一年生草本植物。茎赤质柔。叶互生,呈心脏形,有长柄。花色白或淡红。果瘦三角形,有棱。子实磨成粉可制面食。通常亦称其子实为荞麦。

赏  析

首联两句通过“问樵客”、“遥识”的写法,暗示出卢岵山居的幽僻。作者不称砍柴的人为樵子、樵夫,而称之为“樵客”,意味着这个砍柴者并不是俗人,这对于诗的气氛也起着一定的渲染作用。诗从“西溪问樵客”开篇,颇类似贾岛的“松下问童子”,用问答的方式开篇,是为了追求生动活泼的效果。这种问答形式使诗情顿生波澜,起伏荡漾,读来轻松自然;若改用直接议论抒情,会有些板滞沉闷。诗人是古代的追隐一族,访寻隐居深山的卢岵,特别渴望见到这位深山高士,暗示了他对山居生活的倾慕之意,对山居主人的赞许之情。

颔联两句写一路所见,是近景。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幽僻山径中特有的景物和色彩。而与此相应,作者用的是律诗中的拗句,“老”字和“清”字的平仄对拗,在音节上也加强了高古、清幽的气氛。

颈联两句写入望的远景。“千峰”言山峰之多。“一径入云斜”和“千峰随雨暗”相对照。这两句改用协调的音节,一方面是为了增加变化,一方面也是和写远景的阔大相适应的。

中间两联主要用了“古树”、“急泉”、“千峰”、“暗雨”、“小径”等意象,描写了卢岵山居的景色。近看古木参天,岩石嶙峋,急湍甚箭,白沙历历;远眺千峰林立,云暗雨密,小径蜿蜒,斜入云烟。一幅高峻幽深甚至有些晦暗的画面,写出了处士卢岵远离尘嚣、深藏不露的特点。这两联不单单是写景,还暗示了诗人一路寻找卢岵的踪迹,从入山问樵客,目标明确,然后一路穿林涉泉,翻山越岭,一直走到夕阳西下,鸟亦倦飞而知还,诗人却还未寻到卢岵的居处,颇有疲倦欲返的无奈、焦虑。

这两联也不单单是暗示了诗人寻找的踪迹,更含蓄地表达了诗人一种追求的境界。众山寻他千百度,苦苦求索而不得,焦虑万分,为的是反衬结尾蓦然回首,发现满眼都是明艳的荞麦花,表达了一种开悟的心理经验,这种精神历程有颇为广泛的意义。

尾联两句又改用拗句的音节,仍是和通篇突出山居景物的特殊色彩相适应的。而写景物的特殊色彩又是为了写人,为了衬托古朴高洁的“处士”形象。“荞麦”是瘠薄山地常种的作物,春间开小白花。在日照强烈的白天里,小白花不显眼,等到日暮鸟散,才显出满山的荞麦花一片洁白。荞麦花既和描写处士的山居风光相适应,同时,也说明处士的生活虽然孤高,也并非和人世完全隔绝;借此又点明了作者造访的季节是春天。

如果从单纯的写景角度讲,诗人如果一味写幽静则意境容易晦暗、阴冷,所以,结句“满山荞麦花”,使诗中景物于幽静中又添了几分明媚。古人也惯用“以景结情”的方法来收尾,但此诗结句不仅仅是写景,更是诗人人生态度的一种象征。诗人为拜见处士而苦苦寻了一天,结果连处士的影子也没有见到,按理说应当心情沮丧,乘兴而来,扫兴而去。然而诗人却没有沮丧,心情反而若满山荞麦花似的一片明朗,象征悟到人生真谛后,心地明朗,若荞麦花一般生机勃勃。

这样的精神历程颇似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总结的“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然要经过的三种境界。如果没有确定不移的人生目标,如果没有九死不悔的苦苦寻找,诗人就不会有“满山荞麦花”的当下顿悟。诗人认识自我与认识处士是同时完成的,在坚持要认识山居处士的迷失中,历经种种周折,承受种种磨练之后,豁然开悟,获得一种精神自由,境界升华。隐士就是隐士,恬然自安,访客难见也是正常。何况,人生也无所谓扫兴不扫兴,只要随遇而安,到处都有好景色,到处都有好心情。在寻找处士的过程中,诗人发现了内心,也寻找到了自己精神的归宿。

全诗的层次非常清楚,景物写得虽多而错落有致。更重要的是通过景物的特殊色彩,表现了卢岵处士生活的古朴和人品的孤高。作者的这种比较特殊的表现手法,应该说是很成功的。

背  景
在某一年春天,温庭筠乘兴访求卢岵处士,等到日暮还没有见到卢处士,因而在卢处士居所题写此诗。其具体作年不详。
作  者
温庭筠(约812—?)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
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0)

相关推荐

  • 温庭筠《处士卢岵山居》阅读答案及赏析

    处士卢岵山居 温庭筠 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 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 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 一 (1) 二.三两联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展现了山居景物怎样的特点?(4分 ...

  • 处士卢岵山居阅读答案

    处士卢岵山居 温庭筠 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 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 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①花. 注 ①荞麦:瘠薄山地常种的作物,春间开小白花. 6.这首诗中" ...

  • 书法斗方创作:描写山居的古诗二首(书法:张德进)

    秋夜山居二首 施肩吾 [唐代] 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织新雪. 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本诗是唐代诗人施肩吾所写的七言诗.在诗中运用了"幽居"."月寒&quo ...

  • 一诗丨唐·温庭筠《题卢处士山居》:西溪问樵客,遥识楚人家

    题卢处士山居 唐·温庭筠 西溪问樵客,遥识楚人家. 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 日暮飞鸦集,满山荞麦花. 译  文 在西溪向砍柴的人打听卢岵山居的所在地,然后远远地认准方向向卢 ...

  • 杜牧在乌江写了首诗《题乌江亭》,王安石读了不服,挥笔又是一首《乌江亭》被传诵至今

    公元前202年,刘邦撕毁了此前跟项羽签订的楚河汉界各据东西的条约,与韩信.英布.彭越等等大将率领数十万大军追击项羽,并将项羽围困在了垓下.韩信此时使出妙计,令士兵齐唱楚歌.楚歌哀婉,让无数楚军丧失了斗 ...

  • 一天一首诗:张耒《夏日》

    唐诗宋词元曲赏读 读诗,读词,赏花,赏月. 43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2七律_22夏日_张耒 白云出岫 - 千家诗 夏  日 宋·张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

  • 『绝句采珠』梅舒冰雪千秋韵,我送春天一首诗。

    走进诗摘词选,品味诗意人生 投稿邮箱 mm0127m@163.com 『绝句采珠』 第503期 组稿:黄梅桃 苏颖 制图:王淑梅 绝句采珠 作品辑录 与老伴视频 作者/郁犁 窗外鸣鞭独把樽,视频祝愿共 ...

  • 一天一首诗:梅尧臣《鲁山山行》

    唐诗宋词元曲赏读 读诗,读词,赏花,赏月. 43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鲁山山行_梅尧臣 白云出岫 - 素老麻乃老师播读西游 鲁山山行 宋·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 ...

  • 一天一首诗:苏舜钦《初晴游沧浪亭》

    唐诗宋词元曲赏读 读诗,读词,赏花,赏月. 43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初晴游沧浪亭--宋·苏舜钦180623 陈琅读诗 - 经典宋诗 初晴游沧浪亭 宋·苏舜钦 夜雨连明春水生, 娇云浓暖弄阴晴. 帘虚 ...

  • 一天一首诗:纳兰性德《秣陵怀古》

    唐诗宋词元曲赏读 读诗,读词,赏花,赏月. 43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秣陵怀古 清·纳兰性德 山色江声共寂寥, 十三陵树晚萧萧. 中原事业如江左, 芳草何须怨六朝. 译  文 山的景色同江水的声音都已 ...

  • 一天一首诗:苏辙《南斋竹》

    唐诗宋词元曲赏读 读诗,读词,赏花,赏月. 43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南斋竹 宋·苏辙 幽居一室少尘缘, 妻子相看意自闲. 行到南窗修竹下, 恍然如见旧溪山. 译  文 我住的地方十分幽静,与外界很少 ...

  • 李清照50岁写下一首诗《题八咏楼》,气势浑雄、百读不厌,令人回味无穷

    作者:平酱.聊一聊中国历史,古典文学. 李清照是宋朝著名女词人,她的词句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已经成为许多人都能脱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