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很多军事专家对海湾战争预测不准?而一个搬砖头的泥瓦工兵器发烧友工的预测准得多
昨天我发了一篇文章《一段印度增兵的视频令朋友担心,我给他四点分析,他听后洗洗睡了》,这篇文章从纯装备的角度去分析问题,结果很受欢迎,当然也有很多人反对,其实支持也好、反对也好,如果本着交流讨论的目的,笔者都是欢迎的,但如果开口就是骂人的话,我一看就是喷子,就不会再理睬了。
一段印度增兵边境的视频令朋友担心,我给他四点分析,他听后高高兴兴洗洗睡了
有一位朋友让我再写一篇有关装备的文章,不过目前江郎才尽,感觉没有什么好写的,也确实写不出来,就写一篇自己的经历吧。
首先让我们穿越到上个世纪90年代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那时笔者正在安徽一个偏远农村的镇上中学读高中,当时国家的整个经济还不发达,电视也刚普及没多久,电话在我们那儿还是带有神秘色彩的新鲜事物,那时获得信息的主要方式是收音机和广播。
我所在的镇上高中,那时的高考录取比例非常低,应届生考上大学的几乎没有,如果能考上一两个,那年对于学校来说就是丰收年了。学校虽然升学率低,但是学校氛围比较好。
对于高中生活,有一句话写得非常贴切: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所以同学们一有空就喜欢讨论国际局势,大家都凭着有限的信息发表自己的看法,而那时的一个主要话题是中东。因为当时世界都把目光瞄向了那片神秘又陌生的沙漠,因为那里战争一触即发,先让我们看一下当时的背景。
1990年8月1日,伊拉克与科威特围绕石油问题宣告破裂。
1990年8月1日,美国总统布什谴责伊拉克的行动是“赤裸裸的侵略”,对美国的国家利益“构成了真正的威胁”,并宣布冻结伊拉克和科威特在美国的所有资产。
1990年8月2日凌晨1时(科威特时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并很快取得胜利。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宣布吞并科威特,将其划为伊拉克的“第19个省”,并称它“永远是伊拉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990年8月2日下午8时,美国发动防止伊拉克入侵沙特阿拉伯的“沙漠盾牌行动”。以艾森豪威尔号航空母舰和独立号航空母舰为首的两支美国海军舰队进入战斗地区。最后美军在当地的驻军达50万人。
1991年1月16日,美国东部时间上午10时30分,布什总统签署了给美军中央总部司令施瓦茨科普夫的国家安全指令文件,命令美军向伊拉克开战。
1991年1月17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轰炸巴格达,海湾战争爆发。
在每一个时间节点上,我们都围着收音机听相关消息并进行讨论,其实大家对战争的来龙去脉并不是很关心,讨论最多的内容还是战争的进程与结局。特别是1991年1月17日战争爆发后,大家的讨论更加激烈。
那时我们视野不开阔,知识量也不大,讨论具有想当然的成分,有的说美国会赢、有的说伊拉克会赢,当然最后大家一致认为美国会输、伊拉克会赢,原因是什么呢?因为很多军事专家说了。
当时的媒体还不发达,娱乐节目也不多,只能听收音机,当时电视台和广播电台请了一些军事专家谈对伊拉克战争走向的判断。我记得有一个专家信誓旦旦地预测:
美军将在伊拉克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伊军将分战略防守、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最后会将美军赶出伊拉克。而且在战争后期,美伊双方将陷入激烈的巷战,美军将会在承受巨大的伤亡后,不得不退出伊拉克。这位专家还举了二战苏德战争场的例子、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的例子。
该专家的论点明确,论据充分,在大家都没有多少视野和见识的情况下,专家的话就是绝对的权威,如果有人反驳,就会有人说,是某某专家说的,大家就不再说话了。
笔者当然也没有什么判别能力,但是我心里有一个疑问,难道美国人都是傻子?
虽然心里有疑问,但是可不敢说得太多,不然就会和大家发生争执和口角,没必要的。
当时笔者有一个初中同学,他的学习成绩比较差,尤其是英语,100分的试卷能考50分就是高分了,所以没有考上高中就去工地打工了,打工的钱虽然不多,但是基本都用来买武器装备方面的杂志和书了。
按现在的话说,他是非常纯粹的军事发烧友,不带一丝杂质。如果有2元钱,在面包和一本兵器杂志方面选,一般人都会选择面包,但是他会选择兵器杂志,当时的军事杂志种类不多,也很便宜,具体价格我忘了,我记得不到2元钱。
那时正是建筑业发达的时代,他在我们镇上不远的一个工地打工,我有一次问他海湾战争的前景和结局。结果令人意外的是,他说美国肯定吊打伊拉克,接着他便和我讲美国武器装备性能呀、参数呀,伊拉克军队里苏式装备的性能和参数呀。我尤其记得他说一架F-15能对付40架米格-23战斗机。
他说得兴高采烈,我听得不以为然,有时心里想,军事专家都预测了,你一个搬砖头的泥瓦工能预测准么?结果我那个同学预测真的比专家准确得多。
为何很多专家对海湾战争预测不准?而一个搬砖头泥瓦工预测准得多。
我那个同学其实不懂多少战争理论,也不懂什么多少战役战术,他的预测是从纯装备的角度去考虑的,用专家的话来说:解读非常片面、没有整体考虑。
中国有句成语叫做人言式微,其意思是,因为地位太低了,即使你说的话再怎么正确,也不会有人听,我同学就是这种。
有时除了我,谁会去听一个建筑工人去大谈特谈这样的国际大事呢?
不过这件事对我影响比较深,我觉得装备太重要了,所以我后来考上的是装备类的军校。后来我慢慢明白了现代战争与过去战争的区别。
①人与武器
我不是唯武器论者,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现代战争中,武器装备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为在人的意志在相差不大的情况下,起决定作用的是装备,有时即使意志再坚决,如果没有装备支持,意志也会瓦解。
我们举一个科索沃战争的例子,科索沃战争是一场由科索沃的民族矛盾直接引发、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推动下、发生在20世纪末的一场重要的高技术局部战争。其持续时间从1999年3月24日至1999年6月10日。
当时作战的双方一方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队,一方是南联盟军队,当时南联盟的总统叫米洛舍维奇,虽然南联盟的军队在米洛舍维奇的指挥下顽强抵抗,结果找不到对手,都不知道敌人在哪里,稀里糊涂输掉了战争。
我不否认意志的作用,但是意志和装备互为基础,装备的短板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用意志来弥补,但是作用是有限的,不可夸大意志的作用,尤其是在意志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主要还是装备起作用。
这就比如赛车一样,如果对方是法拉利,我开了捷达,即使我的赛车意志再强,车技再好,赢的可能性也几乎为零。除非在事先破坏对方的车辆,放个炸弹、拆个螺丝什么的,让对方车辆人为损伤。
如果对方是法拉利,我开的是保时捷,虽然从车辆本身来说还是不如法拉利,但是已相差不是那么大,这时我的车技比对方好,也有强烈取胜的意志,还是有赢的可能。
②关于专家
目前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各种各样的专家都很多,笔者感觉既不能不信专家,但也不能迷信专家。如何去识别呢?
现代信息化和古代社会有一个很明显的区别,古代社会由于科技不发达,新鲜事物少,人们主要靠经验和阅历来判断,谁的经验多,谁的阅历广,谁就有发言权,所以那时的专家通常以年龄来衡量。
笔者记得小时候,遇到什么事时,通常都是先问老人,看老人怎么说然后就怎么做。笔者小时候有一次肚子痛,我家在深山里,又没有医生,我们庄里的一个老人说把一种练树(老家土话,正式名称叫什么我也不知道)的根从土里挖出一段熬水喝。
结果真是立竿见影,我喝了一碗后,肚子立马不痛了,我对那个老人的眼神真是充满崇拜的目光。所以在电视里,以前部落的巫师通常都年龄很大、满头白发。
但是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科技的发展,新鲜事物越来越多,而掌握最新科技的都是年轻人,像笔者这种40多岁的人其实在很多方面都已经落伍了,昨天电脑显示屏不知怎么变成了浅绿色,怎么也恢复不过来,结果一个小朋友告诉我,是我无意中点了眼镜保护的按钮,在他的指导帮助下,我把问题解决了。
所以说,现在的专家越来越年轻化,尤其是关于科技方面的专家。
因此,每当听专家评论某件事,我有时会听非专家的年轻人的意见,往往比专家的预测准得多。每当看一些头发花白的老专家讲网络安全时,我都想笑,一个网络安全公司的普通技术员可能都比专家预测得准,这就是现实。
我的经验是,在传统领域,比如历史和考古等领域,年纪大、头发白的专家是可信的,在科技领域,尤其是IT和互联网等领域,还是那些掌握前沿科技年轻人的话可信。而军事领域,是各种先进科技的聚集地,如果不懂装备和科技,只能天马行空、胡侃一通,说说原则,讲讲二战的例子,最后总结一句:一切还需要经过检验。
最后以一段小故事作为今天文章的结尾,这个故事是我的朋友发我的,网上也有,我的感触颇多:
阿里巴巴史上最牛、也是最惊心动魄的一次面试是2005年西安交大少年班的一个学生,他走进了阿里巴巴的面试间申请去阿里实习,考官问他:
“你有什么能力”
年轻的学生腼腆地答道:“略懂一些电脑安全技术。”
面试官把笔记本电脑推给年轻学生,让他现场演示一下,年轻学生快速地在电脑上输入了一些代码,面试官不以为然地说:“这种复杂的代码我们这普通的技术员都会做。”
可是他的话音刚落,年轻学生敲下了回车键,阿里巴巴的内部网络瞬间瘫痪,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也没有人能够解决这个难题。面试官赶紧让年轻学生恢复网络状态,只见他在电脑上简单操作了几下,网络马上恢复了。
这可把面试官惊到了,不敢擅自做主的面试官只好层层上报情况,请示该如何对待这个年轻人的实习申请。马云得知此事后,亲自接见了这位学生,并当即做出决定:不惜一切代价,留住这个人。
最终,阿里巴巴以一年500万的年薪聘用了这位年轻人,他就是阿里云盾的总负责人吴翰清。这也是阿里巴巴史上面试三分钟,年薪500万的传奇故事由来。
精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