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修集‖085. “升降”技能解锁记

潜修集‖085. “升降”技能解锁记

我教的“根起根落”,其实就是太极拳站桩的第二步,我把马老师教给我的站桩,整理了一下,分出次第,便于教学。这是属于太极拳的内容。
但是晓青同学跟我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丹道,包括打坐、持咒等等。我教的站桩,就是一个大原则,只要不出这个圈,剩下的事,交给你自己琢磨。于是,她就很自然地把丹道和站桩结合了起来,具体地说,主要是把“金光咒”与“根起根落”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练法。
这个练法,已经超出了太极拳的层次,表面上是站桩,实际练的是丹道。这是好的一方面,但是也带来了一些不好把握的方面,比如起到头顶,意念比较集中于头部的时候,容易感觉头晕。好在晓青同学很聪明,自己知道调整,不仅解决了问题,还使自己的功夫上了一个新的层次。
但是,这是她的练法,不建议别的同学模仿。我曾经去找找感觉,看看她怎么练的,但自己也不适应。对我来说,根起根落就是一个很简单的升降,不习惯于这么复杂的观想。我的练法有我的好处,她的练法有她的妙处。只要符合丹道和太极的基本原理,都是对的。
总的来说,在这方面,她练的比我好。但我的站桩,是为推手做准备的,这一点,她的练法,能不能很顺利地和推手相衔接,还需要验证。
“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见过于师,方堪传授。”我希望跟我学的人,都比我练的好。
下面是晓青同学的练功报告,在关键地方,我随手做点评。

【网络图片】

“升降”技能解锁记

练习“根起根落”满十周了,刚开始每天琢磨怎么练,现在每天思考着怎么完善,如何让练习过程更加享受。练习“根起根落”的过程如同每天做游戏一般,老师教授给我游戏规则,我每天顺着游戏规则发现、解锁一个个新技能,寻觅、体会、享受着练功带给我的喜悦欢乐。

第一阶段 初识升降

老师教授“根起根落”当天,我随着老师的微信语音感受气息升降。当时就感受到气息上下行走的感觉:根落之时,气息顺畅下行,从脚底到头顶,都有气息下沉的感觉。根起之时,气息上行,从脚到胸,亦是通畅。但气息升到头部后,明显感到气息会堵在到额头和眼睛上,无法突破,头重眼沉。
堵着总是不舒服的,于是就开始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在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老师说帮我一把,我也不清楚是啥意思,只是觉得会有点好玩,有点期待。感恩老师耗力耗神耗功夫,三天之后,“根起根落”发生了质的变化,头顶上不那么堵了,根起之时,气息能从头顶出去了。老师说,天门开阖,能无雌乎?老师说话,我常常跟不上节奏,惯性地赶紧去百度,知道了“天门”的意思,自己感觉,似乎这股气息是从“天门”出去的。究竟是不是,并没有去深究。但是很开心,因为可以顺畅练习“根起根落”了。
【点评:我们思考、观想,刚开始都用的是后天识神,也就是我们的大脑,所以,我们的意识比较容易关注大脑本身,离大脑较远的腿脚就不太容易关注。根起根落,其实是“其根在脚”,但因为有一个升降,所以晓青同学把重点不自觉地放在了头部,这样就容易造成气在头顶盘旋,就会头晕。这个是我没有想到的,因为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在我印象中,重点放在脚下,是一种习惯。但晓青同学,没有这种习惯。
然后,在解释升降的时候,我无意中引用了老子的话:“天门开阖,能无雌乎?”然后呢,晓青同学把重点放在这上面了,随后,气到了上头,暂时解决了头晕的问题,但容易有气机外散的感觉,如果收功不好,仍然有气机在头部。
如果是我呢,这时候就会放弃头部,而主要观想脚下。但晓青同学自己发明了一个新方法,形成了一个类似“周天”的气机循环(见下文),这是她的发明,也很好。】(公众号:潜真堂)

【陈全林老师画作】

第二阶段 金光护佑

“根起根落”总体上做顺了,于是开始慢慢体察自己身体的反应。发现一个不小心,气息还是会冲进额头和眼睛,只是因为不堵了,所以没那么难受,但是瞬间冲进的感觉并不美好,还是会有不适感。
于是,我仔细地把 “根起根落”时的感受描述给老师,根落之时,仿佛身体从脚底开始,如同漏斗一半,气息360度围绕身体一层一层向中间汇入落下,从脚底直至头顶,腿上落下时比较慢,到了腰部往上,会迅速一层层落下,头顶会有气息瞬间落入脚底的感觉;根起之时,仿佛脚底有喷泉,一层一层上涌,同样,腿上涌起得较慢,到了腰部往上,会迅速上冲,此时,稍有控制不住,额头和眼睛就有冲击感。整体来讲,气息上行下行的速度自身难以很好地控制。
【注:这是结合了“金光咒”的独特练法。我试了试,我做不来。这样练,有不一样的好处,但是不建议模仿。】
老师听了我的描述,告诉我,我的气息在上下行走,骨肉并没有。为了让我理解,老师视频展示了他的“根起根落”。视频里,我似乎看到了不一样的地方,老师的“根起根落”那么敦实,我的“根起根落”相比之下,有些游走单薄的感觉。反复琢磨老师的升降之后,结合老师介绍的“胡萝卜切片”和“硬币堆积法”,我突然有了想法并开始实践:根落之时,从脚底,金光从360度一层一层漏斗式汇入下落,身体仿佛一层一层被金光融化,体内的淤堵不适随之炁化,就这样层层融化直至头顶,最后仅剩头顶和脚底;根起之时,从脚底,一股金光向上涌出,涌起落下的金光化为透明的全新的肉体,从脚底到头顶,一层一层,不疾不徐,化作一个全新的自己。
发现这个练法后,特别激动。因为,我终于可以控制自己“根起根落”的速度了,气息不再冲入额头和眼睛,而是很有节奏的,一层一层将自己重塑。在金光的护佑下,根落时,金光化去体内旧病,根起时,金光重塑透亮躯体。老师听完我的描述,给予我极大的正面激励。

【网络图片】

第三阶段 绕个圈圈

新的练法就会有新的问题产生,气息不再快速冲入额头和眼睛,练习的时候每次都要认真观想,观想不好的时候,脑袋还可能会晕,并且每次根起,气息最终是会从头顶散去,总感觉丢了点什么,但一时没想到特别好的办法。
就在这个纠结过程中,因为练习闭息鼓腹,憋气憋得太狠,大脑缺氧,脑袋又晕了。老师说,试一试,头晕的时候让进入脑袋中的气沿着后脑、头顶、两眉之间的路径,最终进入嘴巴里咽下去。老师说得比较专业,我没完全记住,大概就是这么一个过程,我当时就试了试,灵,哈哈,脑袋不晕了,而且到炁到嘴巴里的时候会变成口水,好玩极了。
【点评,她当时描述的头晕,和以前的头晕其实是不一样的,那种感觉,就是类似气冲玉枕的感觉,所以我建议她引导气机下行,甘露下降,心肾相交。】
找到这么个乐趣,我可不能放过。此时练习“根起根落”,根起到脑袋的炁,条件反射,我不再让它散去,而是顺着新发现的路径,绕个圈圈进入嘴巴里,变成口水咽下去。每做一次升降,就产生并吞咽一次口水,哈哈,这个口水和平时的口水还不完全一样,密度更大一点。
【注:这就是我在《笃学记》讲《灵源大道歌》时提到的“华池神水”,晓青同学进步太快,超出了我的想象。】(公众号:潜真堂)
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我发现不仅仅是吞咽口水这么好玩,这样的练法还帮我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头晕问题。我的头晕是老毛病,也是我练习升降的过程中,一直伴随我的最大麻烦。这个麻烦终于在一次次吞咽口水的过程中化解。二是练习质量问题。因为尚未面授,我一直在纠结,自己的升降练习得究竟怎么样,也不可能每次练习都拍摄视频给老师。而现在,我有了一个自行判断的标尺,就是口水的质和量。一个好的升降,口水恬淡充盈,一个不合格的升降,口水就很“小气”,提示我,别走神。
从第一天学习站桩至今正好满100天,练功已不仅仅是每日必做功课,更是每日快乐的重要来源。感恩老师的悉心、细心、耐心指导,我在认真练功、答疑解惑、解锁技能的循环中,逐渐体会到每日练功的乐趣所在。现在,在每天清晨的站桩时间之外,一天工作下来,我也会做几个“根起根落”,“根落”时可以卸下一身的疲惫,“根起”时,新生的活力体内充盈。
20200602
点评: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还会产生。日子叠着日子,问题叠着问题。解决了一个问题,功夫就进了一层。多体察、多体悟、多明理,才能多进步。

附:文章分类链接

笃学记丨026. 神水难言识者稀

笃学记丨027. 饥渴消除见真素

笃学记丨028. 闲闲只要养元神

论语漫言‖005.观过知人

论语漫言‖006.路有多远

番外篇‖37.关于“拿脚练拳”的几个问题

番外篇‖039.“钱投鼓”与“球投鼓”

闲情‖024.最酷最美小萝莉

传习录‖73.太极总手——揽雀尾

潜修集‖080. 守中

潜修集‖081. 蚊子,便便和睡觉

潜修集‖082. 朋友、师生和师徒

读史札记‖井陉战场古今谈⑪

年轻时代‖50.今夜落花

年轻时代‖64.痴心爱人

事问集丨002. 放松是最根本的要求

事问集丨003.信为道源功德母

事问集丨004.反求诸己

(0)

相关推荐